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15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浓缩装置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的水、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媒料液的浓缩。在现有的制药行业,部分液体药剂(如中药煎剂)的药量太多,难以服用,严重影响了药剂的使用率和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结构简单,浓缩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包括壳体、支架、蒸汽导管、进料管、出水管、压力表、出料管、进水管,所述支架的上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支架的下部设置有防振机构;所述壳体的上部内设置有冷凝管,且冷凝管与蒸汽导管相连接;所述进料管、进水管设置于壳体的一侧,且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管盖;所述出水管、压力表设置于壳体的另一侧,且压力表设置于出水管的下方位置;所述出料管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且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管盖;所述冷凝管包括外冷却管体、冷凝管体,所述外冷却管体的上部设有冷却出口连接管、外冷却管体的下部设有冷却入口连接管;所述冷凝管体设置于外冷却管体内,且冷凝管体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入口管、冷凝管体的下部设置有冷凝出口管;所述防振机构包括外壳、连接板,所述外壳包括底板与侧板,该侧板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支架的底部相连接,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内侧设置有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设置有进料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下方设置有挡水罩,该挡水罩设置于壳体上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体呈蛇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入口管设置有导流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与缓冲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连接板与缓冲板之间,且支撑板平行于侧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支撑板的外侧,所述弹簧设置于弹性件与支撑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突出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凹槽与弹性件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浓缩效果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医药用浓缩装置,包括壳体1、支架2、蒸汽导管3、进料管4、出水管5、压力表7、出料管8、进水管12,所述支架2的上部与壳体1固定连接、支架2的下部设置有防振机构6;所述壳体1的上部内设置有冷凝管9,且冷凝管9与蒸汽导管3相连接;所述进料管4、进水管12设置于壳体1的一侧,且进料管4上设置有进料管盖41;所述出水管5、压力表7设置于壳体1的另一侧,且压力表7设置于出水管5的下方位置;所述出料管8设置于壳体1的底部,且出料管8上设置有出料管盖81;所述壳体1设置有进料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表10;所述冷凝管9下方设置有挡水罩11,该挡水罩11设置于壳体1上部内;实施时,结构简单,浓缩效果好。

如图2所示,所述冷凝管9包括外冷却管体91、冷凝管体92,所述外冷却管体91的上部设有冷却出口连接管93、外冷却管体91的下部设有冷却入口连接管94;所述冷凝管体92设置于外冷却管体91内,且冷凝管体92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入口管95、冷凝管体92的下部设置有冷凝出口管96;所述冷凝管体92呈蛇形,所述冷凝入口管95设置有导流管97;实施时导流管97封闭,将冷却入口连接管94与进水管12相连接,冷却出口连接管93与出水管5相连接,蒸汽导管3将蒸汽导入冷凝入口管96,使得蒸汽通入冷凝管体92进行冷却,同时将封闭的导流管97与出水管5相连接,回收残留蒸汽。

如图3所示,所述防振机构6包括外壳、连接板61,所述外壳包括底板62与侧板63,该侧板63的下部设置有凹槽64;所述连接板61的上表面与支架2的底部相连接,连接板6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板65;所述缓冲板65与连接板6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66,该弹性件66内侧设置有弹簧67;所述连接板61与缓冲板65之间设有支撑板68;所述支撑68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于连接板61与缓冲板65之间,且支撑板68平行于侧板63;所述弹性件66设置于支撑68板的外侧,所述弹簧67设置于弹性件66与支撑板68之间;所述弹性件66突出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凹槽64与弹性件66相配合。实施时,装置运行时或者搬运时振动使得连接板61向下运动,使两侧的弹性件66沿着侧板63的凹槽64向内侧滑动,由于弹簧67的作用使弹性件66向内滑动的速度减慢,同时在弹簧67的作用下弹性件66向两边弹出,并沿着凹槽64向上方移动,带动连接板61,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