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异氰酸酯胶生产用溶解釜。
背景技术:
在聚异氰酸酯胶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溶解釜,且溶解釜应具有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异氰酸酯胶生产用溶解釜,其具有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聚异氰酸酯胶生产用溶解釜,包括顶部开口的竖置釜体,所述釜体设有竖置圆柱形内腔;
所述釜体顶部配有平置顶盖,所述釜体顶部开口由该顶盖封闭;
所述顶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釜体内腔底壁固定有竖置圆柱形电热管,该电热管与釜体内腔共轴心;
所述电热管底部固定有平置的导热盘,所述导热盘与电热管共轴心;
所述导热盘顶面固定有若干竖置导热杆,且导热杆沿导热盘周向均布;
一竖置旋转轴贯穿顶盖并伸入釜体内腔,该旋转轴与釜体内腔共轴心;所述顶盖顶面固定有驱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旋转轴底端固定有平置的旋转杆,该旋转杆位于导热杆上方;
所述旋转杆上固定有一对竖置的内搅拌杆,该对内搅拌杆以旋转轴对称设置,且内搅拌杆与旋转轴的水平间距小于导热杆与旋转轴的水平间距;
所述旋转杆上还固定有一对竖置的外搅拌杆,该对外搅拌杆以旋转轴对称设置,且外搅拌杆与旋转轴的水平间距大于导热杆与旋转轴的水平间距。
优选的,所述釜体底部还设有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导热盘上还均布有若干竖置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3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聚异氰酸酯胶生产用溶解釜,其具有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使用方便。
旋转轴能通过旋转杆带动一对内搅拌杆和一对外搅拌杆进行搅拌。
电热管能进行加热,导热盘和导热杆的设置,能提高加热效果。
且导热盘上均布有通孔,能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聚异氰酸酯胶生产用溶解釜,包括顶部开口的竖置釜体11,所述釜体11设有竖置圆柱形内腔;
所述釜体11顶部配有平置顶盖12,所述釜体11顶部开口由该顶盖12封闭;
所述顶盖12上设有进料口13,所述釜体11底部设有出料口14;
所述釜体11内腔底壁固定有竖置圆柱形电热管21,该电热管21与釜体11内腔共轴心;
所述电热管21底部固定有平置的导热盘22,所述导热盘22与电热管21共轴心;
所述导热盘22顶面固定有若干竖置导热杆23,且导热杆23沿导热盘22周向均布;
一竖置旋转轴31贯穿顶盖12并伸入釜体11内腔,该旋转轴31与釜体11内腔共轴心;所述顶盖12顶面固定有驱动旋转轴31转动的驱动装置15;
所述旋转轴31底端固定有平置的旋转杆32,该旋转杆32位于导热杆23上方;
所述旋转杆32上固定有一对竖置的内搅拌杆33,该对内搅拌杆33以旋转轴31对称设置,且内搅拌杆33与旋转轴31的水平间距小于导热杆23与旋转轴31的水平间距;
所述旋转杆32上还固定有一对竖置的外搅拌杆34,该对外搅拌杆34以旋转轴31对称设置,且外搅拌杆34与旋转轴31的水平间距大于导热杆23与旋转轴31的水平间距。
所述釜体11底部还设有固定架16。
所述导热盘22上还均布有若干竖置的通孔。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3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