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991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膏生产线上的混合机的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机是石膏板行业的核心设备之一,混合机能否正常运转直接决定生产线是否能够运行。混合机主要作用是把输送过来的干湿料搅拌均匀后从出料口排出,而后进行石膏板塑形形成所要的形状以及所要达到的板材性能。

混合机一般包括一个搅拌结构和安装在搅拌转子上的搅拌装置,在搅拌腔内设置有转子、外挤压圈、导流板、搅拌棍(上、下);干湿料通过各自入料口进入混合腔体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加上搅拌棍的不断搅拌,促使干湿料混合均匀。同时,混合后的料浆通过导流板和外挤压圈进一步破碎细化,细化后的浆料进入外腔后在转子离心力的作用下释放出料浆。在实际工作中,外挤压圈经常由于不断的冲刷,产生松动而引发断裂等停机事故,另外混合机进入硬度高的异物也会发生不必要的停机事故。同时,现有外挤压圈采用断开的结构自身强度大大降低,磨损加剧时破碎效果差,也引发设备频繁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磨损率且提高破碎效果的石膏混合机。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包括:

搅拌腔,包括凹形的腔体和设置在所述腔体侧壁内表面处的内圆衬,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腔体的上盖;

搅拌装置,用于对所述腔体内的浆料进行破碎搅拌,包括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搅拌所述腔体内浆料的转子;

挤压圈,为环形的空心管结构且所述空心管的径向截面为矩形,所述挤压圈固定在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转子和所述上盖之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在所述腔体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与所述转子之间间隔有一预定间隙,所述预定间隙根据浆料的破碎需求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的空心管径向截面的宽度大于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包括上圈板和下圈板,以及垂直连接所述上圈板和所述下圈板的外环板和内环板。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通过外圆周表面与所述内圆衬的内侧壁焊接。

进一步地,在临近所述挤压圈的内侧壁的所述转子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导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垂直且活动固定在所述腔体圆心处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转子通过键连接并带动所述转子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盖的多个延伸至所述腔体内部的上搅拌棍,各所述上搅拌棍位于一条穿过所述腔体圆心的直线上,且各所述上搅拌棍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转子上的多个垂直的下搅拌棍,各所述下搅拌棍按照设定位置规律地分布于所述转子上表面,固定后的所述下搅拌棍与所述上搅拌辊的旋转轨道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向所述腔体内补充原料的原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利用径向截面为矩形且中空结构的挤压圈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环形片状的挤压圈,提高了挤压圈整体强度以及安装的稳定性,增强了浆料的搅拌破碎率、减少混合机掉块,并提高了设备开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的挤压圈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挤压圈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0-驱动装置、11-搅拌轴、20-腔体、21-内圆衬、22-上盖、23-上搅拌棍、24-下搅拌棍、25-转子、26-导流板、30-挤压圈、31-挤压圈局部放大部、32-上圈板、33-下圈板、34-外环板、35-内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膏混合机挤压装置一般性地包括作为浆料搅拌场所的搅拌腔,和对浆料进行静挤压的挤压圈30,和对浆料进行破碎搅拌的搅拌装置,以及提供驱动动力的驱动装置10。该搅拌腔包括凹形的腔体20和安装在腔体20内侧壁处的内圆衬21,以及用于封闭腔体21的上盖22;该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腔体20内用于搅拌腔体20内浆料的转子25;该挤压圈30为环形的空心管结构且空心管的径向截面为矩形,挤压圈30固定在腔体20内并位于转子25和上盖22之间;该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转子25在腔体20内转动。

工作时,驱动装置10带动转子25在腔体20内转动,从而带动内部的干湿料旋转,旋转过程中较大的凝块会在离心力下被破碎成较小的凝块,其中部分凝块会撞击到挤压圈30的内侧面而破碎,而已经破碎成一定程度的浆料则通过挤压圈30与转子25之间的间隙和转子25与腔体20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进入外腔,在转子25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外腔的出料口排出,而直径超过该间隙的凝块则继续在腔体20内进行破碎直至达到设定值后再进入外腔。本实施例利用径向截面为矩形且中空结构的挤压圈30替代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环形片状的结构,提高了挤压圈30整体强度以及安装的稳定性,增强了浆料的搅拌破碎率、减少了混合机掉块现象,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开机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挤压圈30与腔体20内转子25之间的间隙为可以调整的预定间隙,该预定间隙根据浆料的破碎需求而确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挤压圈30空心管的径向截面宽度大于高度。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延长浆料在挤压圈30与转子25之间的间隙内的流动过程,使浆料中残存的凝块得到进一步地破碎,同时,提高了改进后挤压圈30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挤压圈30可以包括上圈板32和下圈板33,以及垂直连接上圈板32和下圈板33的外环板34和内环板35。由于挤压圈30在浆料的旋转破碎中磨损较快,通过增大摩擦面积的方式来降低挤压圈30高度方向的磨损,延长挤压圈30使用寿命,以节约成本。同时采用这样的结构也便于根据不同的破碎需求,调整挤压圈30与转子25之间的间隙,提高该部件的能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等。

为避免挤压圈30移动,可以将挤压圈30通过外圆周表面与内圆衬21的内侧壁焊接。

为提高混合机破碎效果,可以在挤压圈30内侧的转子25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导流板26。导流板26能够在转子25带动浆料旋转时,对浆料中的凝块进行阻挡,从而使凝块破碎。此外,导流板26还能够与挤压圈3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个较窄的通道,对进入该通道的凝块进行挤压破碎。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10可以包括垂直且活动安装在腔体20圆心处的搅拌轴11,该搅拌轴11与转子25通过键连接并带动转子25旋转。搅拌轴11为浆料的搅拌提供动力。

为提高搅拌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搅拌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在上盖22处的多个延伸至腔体20内的上搅拌棍23,各上搅拌棍23位于一条穿过腔体20圆心的直线上,且各上搅拌辊23间隔排列。为配合上搅拌棍23的搅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搅拌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在转子25上的多个垂直的延伸入腔体20内的下搅拌棍24,各下搅拌棍24按照一定设置位置规律地分布于转子25上表面,固定后的下搅拌棍24与上搅拌辊23的旋转轨道相互错开。通过上下错开的结构,可以使下搅拌辊24在旋转至上搅拌辊23处时,在两者之间形成挤压效果,并对集中在此处的较大的凝块进行破碎,进一步提高破碎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上盖22上可以设置向腔体20内补充原料的原料孔。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