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324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布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涂布技术是为了改善加工用材料的特性或使之成为特定用途的终端产品而在其表面用特定专业装置均匀涂覆一层或多层具有特殊性能的涂料并经过干燥或其他加工过程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的高科技加工技术,它几乎覆盖了大多数加工用材料的表面加工处理领域。整个润滑过程一般需要经过清洗、涂布、干燥等过程。

目前市面上在使用的涂布技术,大都是将清洗、涂布以及干燥过程分别通过不同的设备来完成。为了提高每个过程的运转效率,通过传送带将清洗、涂布以及干燥过程连接起来。然而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1、由于清洗、涂布以及干燥过程都是分散处理,从而导致整个涂布装置占地面积过大,操作人员较多,提高了生产成本。2、每个处理过程中通过传送带连接,使涂在加工用材料表面的涂料与空气接触时间较长,从而大大降低了涂布处理时的性能与效率;3、产品针对性较强,不具有通用性,尤其是大型零件的涂布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可以减少润滑装置的占地面积,而且操作更加自动化,提高处理表面涂料的性能与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组件、涂布组件与干燥组件,所述的清洗组件包括内设有清洗液的清洗槽,所述的清洗槽上活动安装有绕中心轴旋转的第一滚筒架,所述的第一滚筒架包括卡盘、挡板与多个均匀排布、倾斜设置、表面布满网孔的滚筒,多个滚筒绕第一滚筒架的中心轴围成一圈,所述的滚筒两端开口且分别为入口与出口,多个入口构成第一圆环且直径大于多个出口构成的第二圆环的直径,所述的卡盘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架的一侧并将向下倾斜的滚筒的入口处遮挡,所述的挡板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架的另一侧并将除了最上方以外的所有滚筒的出口处遮挡,所述的涂布组件包括涂布槽以及与第一滚筒架结构相同的第二滚筒架,所述的第一滚筒架的出料口与第二滚筒架的入料口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

所述的清洗组件内设有用于控制清洗液温度的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的清洗组件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与第一滚筒架、第二滚筒架连接,所述的第一滚筒架通过横置在清洗槽两侧壁的第一转轴安装在清洗槽上,所述的第一滚筒架下部分浸入清洗液中,伺服电机与第一滚筒架连接带动第一滚筒架以预定速度绕第一转轴旋转,多个滚筒与第一转轴成预定角度角度倾斜设置。通过控制第一加热组件的工作来控制清洗槽中清洗液的温度,使进入清洗液中的产品表面达到设定温度,并在利于清洗产品表面,保证后续的表面涂布处理。

所述的卡盘为上端设置有缺口的圆盘结构件,所述的第一滚筒架上的入料口与送料滑槽衔接,最上方的滚筒沿着旋转方向相邻的滚筒的入口为入料口,所述的挡板的最上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的口径与滚筒出口的口径相适应,所述的第一传送带一端与第一滚筒架的出料口连接,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与第二滚筒架的入料口连接。通过设定伺服电机的旋转速度,使得第一滚筒架转动,并保证滚筒与进料口的位置绝对准确。以稳定的速率转动过程中,人工或上一工序自动生产线将待加工工件顺序放进入料口,在第一滚筒架转动过程中,由于滚筒上网孔的存在,工件在滚筒内会被浸入到清洗液之中可以起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当第一滚筒架旋转一周后,滚筒经过挡板上的出料口,其中的工件便会滑落到第一传送带中,进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涂布槽内设置有储水槽,所述的储水槽中间设置有药液槽,所述的药液槽的底面与储水槽的底面贴合,所述的药液槽顶部高出储水槽。当加工工件通过第一传送带到达第二滚筒架之后,工件由入料口进入第二滚筒架上的滚筒后,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第二滚筒架以稳定的速率转动,与第一滚筒架的工作原理相同,工件会被浸入到涂布液之中起到较好的涂布效果,待第二滚筒架旋转一周之后,工件由第二滚筒架的出料口进入下一道工序。

所述的储水槽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浴温度的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的储水槽上设置有液位探测器、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的药液槽中设有搅拌电机。药液槽的体积比储水槽的小,从而在药液槽外周形成一个储水空间。在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在涂布组件侧边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当液位探测器显示低时,可通过进水管可向储水槽注入适量的水,再通过第二加热组件加热储水槽中的液体,通过热传递作用将药液槽中的涂布液加热到指定的温度。可通过液位探测器检测其中储水槽中的储水量,确保水位能达到加热要求,不会出现电加热丝干烧的情况。储水槽上方的药液槽中还设有搅拌电机,可以加速加热药液槽内的涂布液的温度,使涂布液的温度分布均匀,上升更快,以达到涂布的要求。

还包括用于支撑清洗槽、涂布槽的机架,所述的机架由多个独立设置的支撑架构成,所述的支撑架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支撑架独立设置,也就是说,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洗组件、涂布组件、干燥组件拆卸出来,单独进行使用。

所述的储水槽底面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的两个X型支撑,X型支撑的右下端和机架的底部铰接,X型支撑的右上端和储水槽的底部铰接,X型支撑的左上端与储水槽底部滑动连接,X型支撑的左下端与机架底部滑动连接,两个X型支撑的左下端、右下端之间通过支撑立杆连接,两个支撑立杆之间通过气缸连接,通过气缸的运动带动升降装置升降。升降装置实现储水槽的升降。当涂布组件中储水槽上表面降低至第二滚筒架最低点以下后,第二滚筒架旋转时工件将无法接触到涂布液,即不会进行涂布工序,此时本实用新型发挥着清洗工件并烘干的作用。

所述的干燥组件包括外框架、第二传送带和接渣盒,所述的第二传送带穿过外框架内部,所述的外框架上设置有吸气扇和排气扇,所述的排气扇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吸气扇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的第二传送带的起始端通过倾斜设置的曲型滑槽与第二滚筒架的出料口连接,第二传送带的终止端衔接有出料滑槽,所述的曲型滑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弧状结构,所述的第二传送带为网状布满孔隙,接渣槽位于第二传送带下侧。工件通过曲型滑槽到达干燥组件,随着第二传送带通过干燥组件内部,在吸气扇和排气扇的联合作用下,快速将涂布后的工件烘干。第二传送带为网状布满孔隙,能便于空气流通,加快烘干速度。在第二传送带下侧设有接渣槽,在工件完成涂布后储存滴落少量的杂质和残留的涂布液,在通过干燥组件时,这些杂质和残留涂布液会掉落到接渣槽中,而吸气扇、排气扇的位置设计则更好的确保了杂质和残留涂布液会掉落到接渣槽,需要定期清理接渣槽。当工件经过干燥组件完成烘干后,由出料滑槽滑出,可以进入下一工序。

所述的送料滑槽为倾斜设置有圆弧状滑槽,所述的送料滑槽的口径小于滚筒的口径。圆弧状滑槽且具有倾斜角度,便于加工工件滑落。送料滑槽的口径比第一滚筒架中的滚筒口径要小,保证待加工工件不会掉落到滚筒以外的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了清洗组件、涂布组件、干燥组件,将多种功能集于一身,而且操作更加自动化,可以降低完成整个涂布过程所需要的占地面积,并且可以减少涂在加工用材料表面的涂料与空气接触时间。本实用新型在清洗与涂布过程中通过结构相同的第一滚筒架、第二滚筒架来完成。第一滚筒架、第二滚筒架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得工件进入特定的液体中进行清洗或者涂布,第一滚筒架进入液体中后,液体会通过表面的网孔进入到滚筒。而卡盘与挡板的设置将滚筒的两侧开口遮挡,确保工件在清洗、涂布过程中不会从中掉落。卡盘、挡板又并没有将所有位置的滚筒的遮挡,这些位置的滚筒就构成了入料口与出料口。滚筒是倾斜设置的,当滚筒旋转到预定位置,滚筒内的工件由于重力的作用,将自动沿着滚筒滑落到出料口。与此同时,入料口、出料口的位置必须偏移。避免了工件从这个滚筒的一端进入马上就从滚筒的另一端滑出这个问题。通过旋转的滚筒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清洗与涂布,从而提高涂布处理时的性能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储水槽、药液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型一液润滑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组件、涂布组件与干燥组件,清洗组件包括内设有清洗液的清洗槽1,清洗槽1上活动安装有绕中心轴旋转的第一滚筒架2,第一滚筒架2包括卡盘3、挡板4与多个均匀排布、倾斜设置、表面布满网孔的滚筒5,多个滚筒5绕第一滚筒架2的中心轴围成一圈,滚筒5两端开口且分别为入口与出口,多个入口构成第一圆环且直径大于多个出口构成的第二圆环的直径,卡盘3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架2的一侧并将向下倾斜的滚筒5的入口处遮挡,挡板4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筒架2的另一侧并将除了最上方以外的所有滚筒5的出口处遮挡,涂布组件包括涂布槽6以及与第一滚筒架2结构相同的第二滚筒架7,第一滚筒架2的出料口12与第二滚筒架7的入料口13通过第一传送带8连接。

清洗组件内设有用于控制清洗液温度的第一加热组件23,清洗组件上还设置有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与第一滚筒架2、第二滚筒架7连接,第一滚筒架2通过横置在清洗槽1两侧壁的第一转轴22安装在清洗槽1上,第一滚筒架2下部分浸入清洗液中,伺服电机21与第一滚筒架2连接带动第一滚筒架2以预定速度绕第一转轴22旋转,多个滚筒5与第一转轴22成预定角度倾斜设置。

卡盘3为上端设置有缺口的圆盘结构件,第一滚筒架2上的入料口11与送料滑槽31衔接,最上方的滚筒5沿着旋转方向相邻的滚筒5的入口为入料口11,挡板4的最上方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的口径与滚筒5出口的口径相适应,第一传送带8一端与第一滚筒架2的出料口12连接,第一传送带8的另一端与第二滚筒架7的入料口13连接。

涂布槽6内设置有储水槽41,储水槽41中间设置有药液槽42,药液槽42的底面与储水槽41的底面贴合,药液槽42顶部高出储水槽41。

储水槽4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浴温度的第二加热组件53,储水槽41上设置有液位探测器、进水管51与出水管52,药液槽42中设有搅拌电机。

还包括用于支撑清洗槽1、涂布槽6的机架,机架由多个独立设置的支撑架61构成,支撑架6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62。

储水槽41底面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的两个X型支撑71,X型支撑71的右下端和机架的底部铰接,X型支撑71的右上端和储水槽41的底部铰接,X型支撑71的左上端与储水槽41底部滑动连接,X型支撑71的左下端与机架底部滑动连接,两个X型支撑71的左下端、右下端之间通过支撑立杆72连接,两个支撑立杆72之间通过气缸73连接,通过气缸73的运动带动升降装置升降。

干燥组件包括外框架81、第二传送带82和接渣盒83,第二传送带82穿过外框架81内部,外框架81上设置有吸气扇84和排气扇85,排气扇85位于第二传送带82的上方,吸气扇84位于第二传送带82的下方,第二传送带82的起始端通过倾斜设置的曲型滑槽86与第二滚筒架7的出料口14连接,第二传送带82的终止端衔接有出料滑槽87,曲型滑槽86的横截面为半圆弧状结构,第二传送带82为网状布满孔隙,接渣槽位于第二传送带82下侧。送料滑槽31为倾斜设置有圆弧状滑槽,送料滑槽31的口径小于滚筒5的口径。

工件依次放入清洗组件的入料口11,工件落入第一滚筒架2内,通过伺服电机21控制第一滚筒架2旋转,工件随着滚筒5转动一周后完成清洗经过第一传送带8进入第二滚筒架7,第二滚筒架7的转动也是通过伺服电机21控制的,随着滚筒5转动一周后完成涂布经过曲型滑槽86,进入第二传送带82,在吸气扇84、排气扇85的作用下进行烘干,直至到达出料滑槽87,再由下一工序进行分拣,至此完成了工件的清洗、涂布、干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