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849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



背景技术:

羧甲基纤维素钠(简称CMC)因具有优良的水溶性与成膜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建材、印染、涂料、电池、日化、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被誉为“工业的味精”。1989年4月化工部将CMC列为“新领域精细化工‘八五’规划产品”。目前,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着重现有生产技术的改造与工艺的革新,以及独特性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新产品的合成。在印染行业中的应用就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划分,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要求也是更加精细化。反应均匀性很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所具备的特点就是纤维少、凝胶颗粒少及其水溶液流动性好,不但可以使得染料能够均匀分布在流体中,而且在经过织物孔隙的时候比较流畅,而且不会因纤维或凝胶颗粒堵住孔隙而导致染色不均等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中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均采用一台醚化机,醚化机采用密封设置,反应前物料计算好配比一次性加入,反应过程中不能再加入物料,尤其是反应过程中不能加入液体物料,然而现在对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纤维、凝胶颗粒、水溶液流动性等质量要求比较高,在生产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过程中,想要实现改善产品的相关质量要求,就要对生产工艺及设备上做些变更,以实现在醚化步骤进行二次加酸,改善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在醚化步骤物料混合更均匀,且实现了二次加酸,改善了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包括醚化捏合机和计量槽,所述醚化捏合机包括醚化捏合机本体、悬挂在醚化捏合机本体内的喷淋管、设置在醚化捏合机本体底部带桨叶的转动轴以及设置在醚化捏合机本体外且与转动轴连接的电机,所述醚化捏合机本体的上端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密封阀,所述计量槽的顶部设置酸加料口,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酸出料口,所述酸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喷淋管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带阀门的酸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槽为有计量刻度的耐酸小储罐。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和喷淋管都采用耐酸材料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醚化捏合机本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醚化捏合机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且两个所述电机分别与转动轴的两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计量槽,在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步骤可以进行二次加酸,改善了产品的质量,设置有喷淋管和带桨叶的转动轴,进行醚化反应时,进入的酸和物料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醚化捏合机本体;2-计量槽;3-进料口;4-密封阀;5-转动轴;6-桨叶;7-电机;8-喷淋管;9-酸出料口;10-酸加料口;11-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设备,包括醚化捏合机和计量槽2,醚化捏合机包括醚化捏合机本体1、悬挂在醚化捏合机本体1内的喷淋管8、设置在醚化捏合机本体1底部带桨叶6的转动轴5以及设置在醚化捏合机本体1外且与转动轴5连接的电机7,所述醚化捏合机本体1的上端设置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设置有密封阀4,所述计量槽2的顶部设置酸加料口10,底部设置有带阀门的酸出料口9,所述酸出料口9通过管道11与喷淋管8连接。

优选的,计量槽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带阀门的酸出料口,一个计量槽2可以实现为多个醚化捏合机进行二次加酸。

优选的,计量槽2为有计量刻度的耐酸小储罐,可以控制加入酸的量,使反应更精确。

优选的,管道11和喷淋管8都采用耐酸材料制备,防止被酸腐蚀,延迟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醚化捏合机本体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反应温度。

优选的,醚化捏合机本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机7,且两个电机7分别与转动轴5的两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醚化设备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3进入醚化捏合机本体内,开启醚化捏合机的电源,电机7带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带动物料进行搅拌,此时计算好要加入的氯乙酸的量,在计量槽2中存储相应量的氯乙酸,打开计量槽2底部的阀门,氯乙酸从酸出料口9流出,流经管道11,注入喷淋管8中,喷淋管8将氯乙酸喷淋到正在搅拌的物料中,均匀搅拌混合;本实施例在制备印染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醚化步骤可以进行二次加酸,改善了产品的质量,设置有喷淋管8和带桨叶的转动轴5,进行醚化反应时,进入的酸和物料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彻底。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