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448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黏剂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一部分胶黏剂是非均相体系,其中包括颜填料以及主体树脂成分,因此在停放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分离情况。在施工之前需要将其进行搅拌保证其均匀性,否则胶黏剂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失效风险。现有的胶黏剂搅拌装置在使用过后很容易在叶片以及搅拌棒上残留胶黏剂,在搅拌不同型号胶黏剂时需要进行清洗才能使用,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造成胶黏剂的浪费。

另外,对于黏度比较强的胶黏剂,单一搅拌棒的搅拌效果均匀性具有一定的差异。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易于清洗且搅拌效率高、搅拌效果高、不造成胶黏剂浪费的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搅拌器、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其在所述桶体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第二搅拌棒,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与所述第一搅拌棒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和所述第二搅拌棒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设置于桶体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有2~3组扇形搅拌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2~3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的下边缘以30~45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形搅拌叶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5~1c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10个圆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6个圆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端的厚度为0.5~1.5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下端的厚度为0.2~0.5c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两组搅拌棒,该结构能有效地降低流动损失,将轴向导流和径向搅拌两部分结构有机地结合,即形成轴向和径向流动,提高搅拌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有效的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孔,多个圆孔的存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的同时增加了胶粘剂在体系中的流动性;搅拌轴上两组搅拌棒的协同作用,保证了物料的混合均匀,进而保证胶粘剂的质量;另外采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搅拌器上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避免了胶黏剂粘附在搅拌装置上,便于搅拌装置的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示意图

1、扇形搅拌叶;2、第一搅拌棒;3、搅拌轴;4、第二搅拌棒;5、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6、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圆孔;7、桶体;8、电机。

图2搅拌轴上搅拌棒的横截面图

1、扇形搅拌叶;2、第一搅拌棒;4、第二搅拌棒;5、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搅拌器、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其在所述桶体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第二搅拌棒,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与所述第一搅拌棒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和所述第二搅拌棒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设置于桶体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有2~3组扇形搅拌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2~3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的下边缘以30~45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扇形搅拌叶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5~1cm;优选地,所述扇形搅拌叶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7c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10个圆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6个圆孔;优选地,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4个圆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端的厚度为0.5~1.5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下端的厚度为0.2~0.5cm;优选地,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端的厚度为0.6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下端的厚度为0.3c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超疏水自洁涂料为ZXL-CSS超疏水型纳米自清洁涂料(购于莱阳子西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所述疏油涂料为ZXL-SS-02超疏水疏油涂料(购于莱阳子西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用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搅拌器、电机;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其在所述桶体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有2~3组扇形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棒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2~3个,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的下边缘以30~45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上,所述扇形搅拌叶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5~1cm;第二搅拌棒,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与所述第一搅拌棒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和所述第二搅拌棒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10个圆孔,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2~6个圆孔,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端的厚度为0.5~1.5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下端的厚度为0.2~0.5cm;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所述电机设置于桶体上方;本实用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两组搅拌棒,该结构能有效地降低流动损失,将轴向导流和径向搅拌两部分结构有机地结合,即形成轴向和径向流动,提高搅拌效率和效果的同时也有效的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孔,多个圆孔的存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的同时增加了胶粘剂在体系中的流动性;搅拌轴上两组搅拌棒的协同作用,保证了物料的混合均匀,进而保证胶粘剂的质量;另外采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搅拌器上搅拌轴、搅拌棒、扇形搅拌叶、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避免了胶黏剂粘附在搅拌装置上,便于搅拌装置的清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7)、搅拌器、电机(8);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2),其在所述桶体(7)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有2组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1)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3个,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1)的下边缘以30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2)上,所述扇形搅拌叶(1)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7cm;第二搅拌棒(4),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4)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2)和所述第二搅拌棒(4)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设置4个圆孔(6),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设置端的厚度为0.6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下端的厚度为0.3cm;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所述超疏水自洁涂料为ZXL-CSS超疏水型纳米自清洁涂料;所述疏油涂料为ZXL-SS-02超疏水疏油涂料;所述电机(8)设置于桶体上方。

实施例2

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7)、搅拌器、电机(8);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2),其在所述桶体(7)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有3组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1)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2个,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1)的下边缘以45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2)上,所述扇形搅拌叶(1)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7cm;第二搅拌棒(4),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4)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2)和所述第二搅拌棒(4)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设置4个圆孔(6),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设置端的厚度为0.6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下端的厚度为0.3cm;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所述超疏水自洁涂料为ZXL-CSS超疏水型纳米自清洁涂料;所述疏油涂料为ZXL-SS-02超疏水疏油涂料;所述电机(8)设置于桶体上方。

实施例3

所述新型胶黏剂搅拌装置包括桶体(7)、搅拌器、电机(8);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搅拌轴(3)上设置两组搅拌棒,第一搅拌棒(2),其在所述桶体(7)中沿垂直面延伸,并设置有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有3组扇形搅拌叶(1),所述第一搅拌棒(2)上设置的每组扇形搅拌叶(1)上搅拌叶片的个数为3个,所述每组扇形搅拌叶(1)的下边缘以30度固定于第一搅拌棒(2)上,所述扇形搅拌叶(1)上的搅拌叶片的厚度为0.7cm;第二搅拌棒(4),其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平行,并设置有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的厚度沿着搅拌棒从上而下的方向依次递减,所述第二搅拌棒(4)与所述第一搅拌棒(2)的搅拌叶配合,以搅拌浆料,所述第一搅拌棒(2)和所述第二搅拌棒(4)在同一方向转动;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设置端的厚度为0.6cm,所述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下端的厚度为0.3cm;所述搅拌器上搅拌轴(3)、搅拌棒、扇形搅拌叶(1)、弧形刀片形式搅拌叶(5)上依次用超疏水自洁涂料和疏油涂料进行处理,所述超疏水自洁涂料为ZXL-CSS超疏水型纳米自清洁涂料;所述疏油涂料为ZXL-SS-02超疏水疏油涂料;所述电机(8)设置于桶体上方。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