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98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除雾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分离装置,属于湿法烟气脱硫除雾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我国用于治理燃煤电厂排放的含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该技术是国内外最成熟、应用广泛的脱硫技术,在国内应用达到95%以上。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利用石灰石脱硫剂喷淋吸收含有二氧化硫有害气体的燃煤锅炉烟气,通过脱硫剂浆液和烟气接触反应吸收有害气体来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经过喷淋吸收被净化后的烟气中还残存有较多的雾滴和粉尘,其中雾滴包括水雾、没有被脱除的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的硫酸雾滴、脱硫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和亚硫酸钙液滴等,烟气从脱硫塔排出前必须用除雾器除去烟气中的雾滴,以防止烟气中所含的强酸性雾滴和亚硫酸钙等液滴腐蚀烟道等后续设备以及造成设备表面结垢。

目前国内的脱硫项目中,除雾器的形式通常有平板式和屋脊式两种,两种型式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其中屋脊式除雾器效率高,但屋脊式除雾器压力损失大,除雾系统能耗大,屋脊式除雾器高度一般为2.6m左右,投资较高;平板式除雾器效率相对较低,设计简单、压损低,高度一般为3.2~3.4m,投资相对较低。为提高除雾效率,一般的组合式除雾器装置普遍采用平板式管式除雾器加单层或者双层屋脊式折流板除雾器。然而因为系统中烟气流速高,烟气中夹带有大量的大粒径颗粒物,平板式管式除雾器会产生局部堵塞现象造成烟气流速分布不均匀,影响下游屋脊式除雾器的使用效果,从而造成除雾器除雾效果变差而无法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并且,因表面张力因素导致冲洗水膜覆盖不均、液滴与板片发生弹性碰撞重新返混进入烟气,是引起除雾效率下降的关键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效率高、阻力低、安装空间小、运行稳定可靠的高效低阻型的除雾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雾分离装置,包括圆形筒体和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在圆形筒体内部;

所述除雾器包括叶片定位筒、盲板和若干个平板型旋流叶片;所述叶片定位筒呈圆筒形,其外径与圆形筒体的内径相对应;所述盲板呈圆柱形,其沿所述叶片定位筒的中心轴设置;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沿盲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叶片定位筒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的数量为16~24个,其依次倾斜安装在盲板上,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在叶片定位筒内部设置有一层或多层,每层平板型旋流叶片之间的纵向间距为300~800mm。

进一步的,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一端固定在盲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叶片定位筒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定位筒外部设有卡槽,所述除雾器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在圆形筒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分离装置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的喷淋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分离装置通过除雾器在筒体垂直方向上构成了平板型旋流叶片布置形成的新型烟气除雾通道。所述除雾器可灵活拆卸,方便清洗和维修。在经过防腐蚀处理后,由平板型旋流叶片布置形成的烟气除雾通道能够在达到最优除雾效果的前提下兼顾结构强度、制作成本和养护便利性,完全克服了旧有除雾器在结构强度、除雾效果、生产成本和维护便利性四方面无法兼顾的缺陷。此外,该除雾分离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普及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形筒体,2-平板型旋流叶片,3-叶片定位筒,4-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3,一种除雾分离装置,包括圆形筒体和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在圆形筒体1内部;

所述除雾器包括叶片定位筒3、盲板4和若干个平板型旋流叶片2;所述叶片定位筒3呈圆筒形,其外径与圆形筒体1的内径相对应;所述盲板4呈圆柱形,其沿所述叶片定位筒3的中心轴设置;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2沿盲板4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叶片定位筒3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2的数量为16~24个,其依次倾斜安装在盲板4上,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45度,即其安装偏转角为20~45度。

优选的,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在叶片定位筒内部设置有1~3层,每层平板型旋流叶片之间的纵向间距为300~800mm。

所述平板型旋流叶片一端固定在盲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叶片定位筒的内壁上。

所述叶片定位筒3外部设有卡槽,所述除雾器通过所述卡槽固定在圆形筒体1内部。

所述除雾分离装置设置在脱硫吸收塔内的喷淋层上方。

工作原理:根据具体工况的需要,将该除雾分离装置置于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经过喷淋吸收被净化后的烟气中还残存有较多的雾滴,其中雾滴包括水雾、没有被脱除的三氧化硫遇水生成的硫酸雾滴、脱硫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和亚硫酸钙液滴等,烟气经输送管道进入该除雾分离装置,带有残留小液滴的烟气沿筒体流向除雾器,流经在除雾器中由平板型旋流叶片所形成的螺旋形除雾流道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除去烟气中残留的小液滴。平板型旋流叶片非扭曲设计效果好、减小叶片结垢的可能性、能防止叶片堵塞的优点,同时烟气从螺旋形除雾流道时烟速高因而除雾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