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覆膜机及点胶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922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点胶覆膜机及点胶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覆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胶覆膜机及点胶均匀装置。



背景技术:

水蜜桃肉质柔软,皮薄色鲜,汁多味甜,但成熟后迅速软化,储运难度很大。目前水蜜桃保鲜方法主要有三类,(1)冷藏法,相对湿度为90%条件下储存,但极易发生冷害;(2)气调法,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5%-90%,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的气调环境中保存,储存成本高;(3)化学处理法,该方法可以配合上面两种工艺,先将桃子用一些抗菌试剂处理,抑制桃子表皮滋生病原菌,该方法会给桃子带来污染。可见,还没有一种方便、安全、高效的水蜜桃保鲜工艺。

申请公布号为CN106005763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蜜桃常温保鲜包装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保鲜包装盒包括上盖、下盒,上盒顶面贴合水蒸气高透过性薄膜,下盒的侧面和底面都依次贴合高透氧、高透二氧化碳薄膜。在使用时,水蜜桃罩好泡沫网置于保鲜包装盒下盒内,当保鲜盒包装盒内的上盖与下盒紧密扣合后,水蜜桃继续在保鲜包装盒内进行呼吸作用。保鲜包装盒内初始氧气体积分数为2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0.058%,包装盒内初始相对湿度与外界相同;当上盖和下盒扣合后,保鲜包装盒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升高,水蜜桃呼吸需要的氧气需要通过下盒扩散进来,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通过下盒扩散出去,水蒸气需要通过上盖扩散出去。适宜的氧气浓度既抑制了水蜜桃呼吸速率,又不至于引起水蜜桃无氧呼吸,减缓了水蜜桃的成熟,延长水蜜桃的货架期。现在的往包装盒的上盖上贴膜,还是靠人工,效率比较低,而且人工覆膜不平整,成本也高。而且,如果采用相应的覆膜机进行操作,现有的覆膜机中的点胶装置不太适用于该薄膜的覆膜,因为,该薄膜要讲究透气性,不能采用普通涂胶的方式将薄膜与板材贴合在一起;利用现有的点胶装置,也会造成胶的不均匀,造成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胶均匀装置,以提高往板材上点胶的均匀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该点胶均匀装置的点胶覆膜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点胶均匀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点胶均匀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输送板材的输送带,机架上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点胶装置,点胶装置包括若干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点胶器,机架上于点胶装置的后方还设有均胶辊,均胶辊包括数量与点胶器的数量一致的压轮,压轮用于将板材上的胶滴压匀,压轮在前后方向与点胶器一一对应布置。

进一步地,各压轮设置在辊轴上,辊轴支撑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机架上设有电机,辊轴与电机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进一步地,机架上还设有板材压辊。

本实用新型点胶覆膜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点胶覆膜机包括点胶均匀装置及薄膜辊,点胶均匀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输送板材的输送带,机架上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点胶装置,点胶装置包括若干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点胶器,机架上于点胶装置的后方还设有均胶辊,均胶辊包括数量与点胶器的数量一致的压轮,压轮用于将板材上的胶滴压匀,压轮在前后方向与点胶器一一对应布置。

进一步地,各压轮设置在辊轴上,辊轴支撑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机架上设有电机,辊轴与电机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进一步地,机架上还设有板材压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点胶均匀装置,在点胶器的后方均对应设置了一个压轮,在点胶器将胶点在板材上之后,胶在板材上呈点滴状,通过输送带的输送,板材在经过均胶辊时,板材上的胶会被压轮压匀。本装置应用在点胶覆膜机上,会提高板材与薄膜贴合的均匀性,使得覆膜后的板材更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点胶覆膜机的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点胶覆膜机的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点胶覆膜机的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点胶覆膜机的实施例中的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机架,2、前输送带,3、板材压辊,4、点胶装置,5、匀胶辊,6、活动挡盘,7、膜轴,8、薄膜辊,9、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10、热切装置,11、后输送带,12、支撑板,13、薄膜,14、链条,90、上位置传感器,91、右支板,92、左支板,93、第一张紧辊,94、第二张紧辊,95、第三张紧辊,96、第四张紧辊,97、上覆膜辊,98、下覆膜辊,99、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点胶覆膜机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包括点胶均匀装置及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9,点胶均匀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输送板材的输送带,机架上于输送带的上方设有点胶装置。点胶装置4位于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9的前方,机架上于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9的后方还设有将薄膜切断的热切装置10。

输送带分为前后间隔开的前输送带2、后输送带11。在本实施例中,板材指的是瓦楞纸做的盒盖。输送带由相应的电机驱动。

机架1上于前输送带的上方设有板材压辊3,板材压辊3与输送带之间设置合适的间隙,保证板材的平整。板材压辊3有四个,点胶装置的两侧各有两个。板材压辊3的两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安装板的上端开有安装槽,板材压辊的上下高度可调。板材压辊3的压辊轴上间隔设有5个辊子。

点胶装置包括5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点胶器,点胶器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点胶覆膜机包括中央传感器,当检测到点胶器下方有板材通过时,给予气缸信号,气缸通过输气管给点胶器气压,开始点胶。胶水以点滴的形式滴到板材上。为了使板材能够与后续的薄膜更好地贴合,在机架上设置了匀胶辊5,匀胶辊5将滴状的胶水均匀地压在板材上,使得薄膜可以平整地与板材结合。匀胶辊5包括辊轴及设置辊轴上的压轮,压轮与点胶器前后方向一一对应。压轮用于将板材上的胶滴压匀。辊轴的一端通过链条14传动,链条由电机驱动。压轮上设有若干减重孔,减重孔沿辊轴方向贯通设置。

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包括支架、薄膜辊8,在使用的时候,“桶状薄膜”沿水平方向套装在薄膜辊上。支架包括左右两侧的左支板92、右支板91,左支板92、右支板91之间设有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张紧辊,张紧辊包括由前向后依次交错设置第一张紧辊93、第二张紧辊94、第三张紧辊95、第四张紧辊96、覆膜辊,覆膜辊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覆膜辊97、下覆膜辊98,使用时,薄膜13从薄膜辊8处由上至下进入到第一张紧辊93后,依次绕过第二张紧辊94、第三张紧辊95、第四张紧辊96,最后从上覆膜辊97、下覆膜辊98之间的间隙中穿过,第三张紧辊95为上下可移动式的活动辊,且支架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三张紧辊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分为上位置传感器90和下位置传感器。薄膜张紧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根据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三张紧辊的位置来控制上覆膜辊是否转动的控制器。

薄膜辊8包括膜轴7及挡盘,挡盘有固定挡盘和可拆的活动挡盘6,活动挡盘6拆掉后,将“桶状薄膜”装在膜轴上。膜轴由链条带动,链条由电机驱动。

第三张紧辊95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块,左支板、右支板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99,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实现第三张紧辊的上下升降。

上覆膜辊97、下覆膜辊98上均套设有轴套。薄膜从两者之间出来后,与点有胶水的板材贴合。

热切装置位于前输送带与后输送带之间的位置,热切装置包括底座、热切刀及控制热切刀升降的气缸15。热切装置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位于前、后输送带之间的支撑板12上开设有切孔,切孔与切刀上下位置对应,热切刀将薄膜从该处切断。热切装置上设有相应的红外线感应器,当检测到没有板材也即板材通过后,热切刀动作,将薄膜切断。

点胶覆膜机的工作原理:板材在输送带的输送下,经过点胶器点胶、均胶辊均胶,然后被输送至覆膜工位。薄膜在板材上的胶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板材往前走,薄膜黏贴到板材上。板材刚好达到覆膜工位时,会触发第一红外线感应器,第一红外线感应器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使薄膜辊开始转动,减少安装在薄膜辊上的“桶状薄膜”与薄膜辊之间的摩擦力,“桶状薄膜”更易转动。当板材覆膜完成后,也即板材通过第二红外线感应器时,第二红外线感应器能够感应到,使得薄膜辊停止转动,同时热切装置开始对薄膜热切,保证热切后,板材上薄膜尺寸与板材一致。第一红外线感应器、第二红外线感应器均设置在热切装置上。由于薄膜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如果张紧力太大,很容易发生断裂,张紧力太小又容易出现覆膜不平整的问题。因此,设计了第三张紧辊95,来调节薄膜的张紧力。在薄膜随着板材往前走过程中,若张紧力太大,第三张紧辊95会在薄膜的拉力作用下往上移动。当第三张紧辊95达到上极限位置时,上位置传感器给控制器一个信号,使上覆膜辊97开始转动,上覆膜辊97的转速稍快于板材往前移动的速度,随后,薄膜松弛,张紧力会减小,第三张紧辊95就会因重力下降,处于合适的位置。当第三张紧辊95到达下极限位置时,下位置传感器给控制器一个信号,使上覆膜辊97暂时停止转动,薄膜张紧力会变大,使得第三张紧辊95在薄膜的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控制第三张紧辊95处于一个上下合适的位置,使薄膜张紧力大小合适,既要防止薄膜断裂,又要保证覆膜的平整。薄膜辊、上覆膜辊均由相应的电机驱动,需要时在电机的控制下转动,其他张紧辊一直固定不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左、右支板上开设滑槽,供第三张紧辊上下升降,进一步地,可在第三张紧辊的两端设置轴承,轴承位于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点胶均匀装置的实施例,点胶均匀装置的结构及原理与上述点胶覆膜机实施例中的点胶均匀装置相同,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