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1924发布日期:2018-07-20 18:2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具,尤其涉及一种IR贴附使用的点胶治具。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41066975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翻转点胶治具,从点胶治具的一侧对模组点胶后,需要将点胶治具翻转180°对另一侧再进行点胶。而利用此种方式对模组点胶完成后,则需要采用180°翻板的方式将镜座组件转移至烘烤治具,但此时胶水并未固化,翻板时的剧烈动作会导致镜座组件上玻璃的位置产生移动进而产生间隙、旋转不良,使得产品的精度不高,增加了产品的不良率。并且采用翻转的方式将组件转移至烘烤治具后,需要人工校正产品的精度,人工成本高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产品精度的点胶治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具,包括:

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上设有中间凹陷部分,所述中间凹陷部分设有相互等间距排布的通孔;

底板;

所述承载体与所述底板相互可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底框,所述底框与所述承载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可滑动地位于所述底框和所述承载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框为四个首尾相连的底框边构成的矩形框,所述底框的中部为由四个底框边围成的中空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三个相互邻接的底框边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沿着所述底框边连续或相间延伸,所述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框边的宽度,且分别沿着相应所述底框边的外侧边缘设置,所述凸起抵靠在所述承载体的一个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体用于支承所述底板的表面的边缘上设有支承托架,所述支承托架与所述承载体固定连接,构成可滑动支承所述底板的支承滑轨,所述支承托架横截面呈L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托架在所述承载体的一个表面上沿着该表面的三个相互邻接的边缘连续或相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板包括滑动支承凸缘,所述滑动支承凸缘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个表面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个边缘上,所述滑动支承凸缘包括沿着与所述底板垂直的方向向着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与所述垂直部相互垂直并向着所述底板内延伸的支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垂直部的长度等于所述承载体的厚度,所述支承部的自由边与所述通孔的边缘相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体的材质为铝合金,表面经氧化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底框的材质为铝合金,表面经氧化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由于通孔与中空部分在底板的两侧相对设置,只需将承载体和底框之间的底板抽离出来即可完成镜座组件的转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治具而言,避免了采用180°翻板的方式将镜座组件进行转移,进而避免了因翻转动作而导致的镜座组件产生间隙、旋转不良等影响其精度的问题,无需人工校正即可保证产品的精度,减小了产品的不良率,避免人工误差,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承载体和底框之间的底板抽离出来完成镜座组件的转板的方式,使得转板更为方便快捷,效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在承载体和底框之间的容纳槽中滑动设置底板,可通过从容纳槽中抽离出底板,完成对通孔中的镜座组件的平稳转移。避免了镜座组件产生间隙、旋转不良等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底板上凸起的设置,以及凸起靠近容纳槽处的倒角设置,使得底板在容纳槽中滑动更为方便,有利于底板的滑动平稳,进而保证镜座组件转板过程中的平稳性,有利于保证产品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治具的正面立体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治具的反面立体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承载体的俯视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底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包括承载体1、底板2和底框3。承载体1上设置有通孔101,用于盛放待点胶镜座组件。承载体1与底框3相互叠合地支承在底框3上。在承载体1与底框3之间设有足够的间隙(图中未示出,参见4),在底板2上设置这个间隙。如图1中箭头所示,底板2可在承载体1和底框3 之间的间隙中自由滑动。

图2表示图1所示治具的另一面,即根据本实用新型治具的反面。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治具包括承载体1、底板2和底框3。承载体 1与底框3相互上下叠置设置,底板2位于叠置的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并且可以相对承载体1和底框3沿着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往复滑动。

底框3由四条底框边301组成,四条底框边301的两端分别相互顺序连接,围拢形成封闭的矩形框。由四条底框边301围合而成的矩形框的中部是空的,由此形成中空部分302。如图2所示,当将底板2插放在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时,承载体1上用于盛放待点胶镜座组件的通孔101和底框3上的中空部分302分别位于底板3的两侧。在实际使用中,当完成对盛放在通孔101中的待点胶镜座组件的点胶工序后,仅需将底板2沿着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向外拉出,镜座组件便在重力作用下,脱离通孔101,再穿过中空部分302,直接落入下一个组装工步中的治具或其他必要的夹卡工装中,以便于执行下一个加工工序。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可相对承载体1滑动移动的底板2,即可实现在不翻转整个治具的情况下,将盛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径中、已经完成点胶工序的镜座组件直接转移到下一个工装或治具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便于更加稳定的上料,在承载体1 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中间凹陷部分。中间凹陷部分的尺寸与上料治具的尺寸是相匹配的,并且所有的通孔101位于中间凹陷部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101相互相间一致的间距规则排布在中间凹陷部分中。在中间凹陷部分的四个角上可设置圆角,方便上料治具的定位。此外,通孔101的四角也可设置为圆角,避免镜座在上料过程中与通孔101发生碰撞造成损伤。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底板2并允许底板2相对承载体1和底框3滑动的空间,在底框3 上三个相互邻接的底框边301上分别设置有等高的凸起303。这三个相互邻接的底框边301相互首尾相连形成凹字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必须在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所形成的、用于容纳底板2的空间中预留敞开部分,以便将底板3从这个敞开部分中抽出,进而将完成点胶的镜座组件从承载体1中卸出。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303沿着相应的底框边301延伸,但并未在整个底框边301的长度上延伸。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303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凸台,也可以是断续的多个凸台。凸起303的功能在于在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形成凹字容纳槽,用于容纳底板2并允许底板2在这个容纳槽中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303的外侧边缘与底框边301的外侧边缘相互对齐。凸起303的宽度小于底框边301的宽度,由此在底框边301靠近中空部分302一侧形成用于构成容纳槽的平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体1叠放在底框3的凸起303上。如图所示,在凸起303上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承载体1与底框3固定连接。此时,在未设置有凸起303的一个底框边301处形成一个开口端,底板2可以从这个开口端插入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或从中抽出。在底框边301邻近中空部分302的平台处形成用于放置底板2的容纳槽。容纳槽的高度大于底板2的厚度,底板2可从开口端处可滑动地在容纳槽中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体1和底框3采用铝合金制成,且其表面经氧化处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对镜座造成污染的掉屑现象。底板2采用不锈钢制成,底板2沿着滑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方便底板2在容纳槽中的抽放。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用拉环、凹槽等替代凸起,用于持握底板2对其进行推拉。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底板 2的抽放,可在凸起303靠近开口端的一侧,即图4中凸起303的下侧,设置沿着向中空部分302方向倾斜的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的治具,承载体1上的通孔101用于盛放镜座组件。当对通孔101中镜座组件实施点胶后,将底板2从承载体1 和底框3之间的容纳槽中抽离出来。由于通孔101与中空部分302在底板 2的两侧相对设置,所以当底板2从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的容纳槽中抽离出来时,通孔101与中空部分302将会连通。因此,位于通孔101中的镜座组件将会平稳地落入底框3的中空部分302中。通常,在中空部分302 预先置放用于后续工艺的烘烤治具。因此,当抽出底板2时,镜座组件平稳的落入烘烤治具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点胶治具而言,上述实施方式的治具避免了采用 180°翻板的方式将镜座组件转移到后续工艺的烘烤治具中,进而避免了因翻转动作而导致的镜座组件产生间隙、旋转不良等影响其精度的问题,无需人工校正即可保证产品的精度,减小了产品的不良率,避免人工误差,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承载体1和底框3之间的底板2抽离出来完成镜座组件的转板的方式,使得转板更为方便快捷,效率更高。同时底板2上凸起的设置,以及凸起303靠近开口端倒角的设置,有利于底板2在承载体1与底框3之间的容纳槽中更为平稳的滑动,使得镜座组件在落至嵌入中空部分302的烘烤治具时震动较小,有利于保证产品的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包括承载体1和底板2,承载体1与底板2相互可滑动地连接。

与本实用新型上述本实施方式相同,承载体1整体呈矩形板状,承载体1上设置有通孔101。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为了容纳和支承底板2并允许底板2在承载体 1上相互相对滑动,在承载体1上至少两个相对的边缘上固定设置有等高的支承托架。这些支承托架设置在承载体1的同一个表面上,都向着远离承载体1该表面的方向伸出,并且沿着承载体1的这个表面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延伸。支承托架的作用像沿着承载体1的表面设置的钩槽一样,将底板2钩挂在支承体1上,并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允许底板2相对承载体 1滑动。支承托架的横截面呈L型,两个L型的支承托架在承载体1相对的两边缘上相对设置,形成支承滑轨。底板2可滑动地支承在支承滑轨上。也可以在承载体1另一边缘设置的支承托架对底板2起到限位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架可沿着承载体1相邻的三边连续设置或者相间设置,只要满足支承强度即可。为不影响镜座组件的转移,L型支承托架向着承载体1内部延伸的长度除了满足支承强度外,还应保证不对通孔101形成遮挡。

支承托架可以与承载体1为一体的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由螺栓或铆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承载体1相互固定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体1同样由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表面经氧化处理。底板2采用不锈钢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包括承载体1和底板2,承载体1与底板2相互可滑动地连接。承载体1 上设置有通孔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板2相对的两条边缘上固定设置滑动支承凸缘。滑动支承凸缘呈倒L型,两滑动支承凸缘相对设置。形成滑轨,滑轨可与承载体1相互配合,实现承载体1与底板2的可相对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底板2的两条相对的边沿向上卷起,形成倒钩,用于钩在承载体1 的边缘上,从而使得底板2可以相对承载体1滑动或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支承凸缘包括沿着垂直于底板2的方向远离底板2延伸的垂直部和与垂直部相互垂直并向着底板2内延伸的支承部。滑动支承凸缘的垂直部的高度等于承载体1的厚度,支承部自由边与承载体 1上的通孔101相间设置,避免对通孔101造成遮挡。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2上设置有滑动支承凸缘相对两边之间的另一边上,也可以设有滑动支承凸缘,用于对承载体1滑动时形成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治具,由于底板2上设有滑动支承凸缘,当承载体1上通孔101中的镜座组件点胶完成后,可通过抽动底板2实现镜座组件的转移,同样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精度,同时转移过程更为简便,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