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4343发布日期:2018-06-15 21:1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带的防粘连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是铜加工中的重要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耐蚀、电连接、电接触、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如机械、电子、汽车、电力、通信、交通等。2014年,我国铜板带生产企业有300余家,产量为250万吨,进口量为35.82万吨,出口量为18.95 万吨,此数据每年还呈现上升趋势,我国一般产品已经出现过剩,高档产品仍依赖进口,我国铜板带加工水平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行业要求。近年来,具有高导热、高导电、高致密度、高延伸率等特性的高性能铜带是真空电子等间断领域的基本材料。

而现有的铜带加工工序存在一定缺陷,使得铜带在退火过程中容易出现粘连的情况,从而熬制铜带表面质量以及板型比较差,报废率高,难以满足高端电子铜带产品。

为解决此问题出现了很多解决方法,最传统的就是在退火前对铜带进行松卷作业,以降低铜带层与层之间的紧密度,然而这种方法增加了一道工序,因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在专利201210038002.0一种铜带表面处理方法及装置中,提出了喷淋防粘剂的概念,其在铜带表面喷淋二氧化硅或氧化铝与酒精混合液,该方法成本较高,且二氧化硅及氧化铝硬度较大,在大长度生产过程中易造成铜带表面凹凸缺陷。专利201610694975.8一种铜带表面防粘连涂油装置及处理方法中,制作油槽进行涂油,此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铜带版型造成涂油不均匀,导致退火粘带。油孔细小,长期使用废的精轧制油容易堵塞,造成滴落量不同也会造成涂油不均,增加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利用精轧制后的废轧制油对铜带表面进行涂覆,在铜带表面形成防粘连层从而有效防止铜带在退火过程中粘连,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以及铜带产品合格率,且采用油气混合喷涂的方式节省了轧制油的用量,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用于对轧制后的铜带表面进行涂油处理,包括油雾润滑装置,硬质PVC输油管,输气软管以及喷涂头,其中油雾润滑装置进气口通过输气软管连接压缩氮气系统,而油雾润滑装置的油雾喷嘴连接硬质PVC输油管,所述硬质PVC输油管呈L型,其一端通过直角弯头与油雾润滑装置固定,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连接升降管,且升降管端部安装有喷涂头,位于铜带正上方。

所述喷涂头底面具有多个喷洒孔,且喷洒孔孔径为1mm。

所述输气软管与油雾润滑装置的连接处设有阀门,调节油雾喷出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铜带收卷前进行涂覆,边收卷边涂油,不会影响收卷工序,采用轧制油废物利用,不增加额外成本,通过油雾润滑装置将废油进行处理使其形成雾状喷洒在铜带表面,相比滴落的形式不仅喷涂均匀度高,而且雾状的形态不会堵塞喷洒孔,而且减少轧制油的使用量,同时增加调节阀门,使得喷涂装置可以根据铜带宽度进行喷涂量的调节,不仅减少轧制油的使用量,且铜带表面不会出现因油量过多而导致收卷时易塔形,从而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铜带通过涂油工艺后使得铜带在退火时不存在粘连情况,不仅提升了抗拉强度,导电率以及延伸率,同时降低了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涂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铜带表面轧制油喷涂装置,用于对轧制后的铜带表面进行涂油处理,包括油雾润滑装置1,硬质PVC输油管2,输气软管3以及喷涂头4。

其中油雾润滑装置1进气口通过输气软管3连接压缩氮气系统,且输气软管与油雾润滑装置的连接处设有阀门5,调节油雾喷出量。油雾润滑装置的油雾喷嘴连接硬质PVC输油管2,所述硬质PVC输油管呈L型,其一端通过直角弯头 6与油雾润滑装置固定,另一端通过直角弯头连接升降管7,且升降管端部安装有喷涂头4,位于铜带正上方,所述喷涂头底面具有多个喷洒孔,且喷洒孔孔径为1mm。

一种铜带表面防粘连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粗轧,无氧铜带坯通过铜带可逆四辊粗轧机经过10个道次往复轧制,将铜带加工为厚度为0.55mm的半成品,然后进行切边,将粗轧后的铜带送入切边机中进行切边处理,两边各剪掉5mm,速度控制为80~100m/min,收卷张垫气压控制在0.2~0.4Mpa,边部细微的裂口被完全切除,边部完好整齐,然后用收卷机进行收卷;

涂油,根据油雾润滑装置液位计提示添加适量轧制油,调节喷嘴的离铜带表面的高度,打开气流阀门,控制油雾能够均匀喷涂在铜带表面,近铜带压紧后形成一层防粘连膜,然后利用收卷机收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归属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