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087发布日期:2018-06-28 01:5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材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层压制品属电工绝缘材料一个重要的类别,其制造工艺流程为:首先对所需使用的树脂胶液在混合釜中进行混制,然后在上胶机上进行上胶(即对采用的纸、棉布或玻璃布等增强材料浸渍或涂敷树脂胶液)、干燥、剪切或收卷,制成半固化的上胶纸、上胶棉布或上胶玻璃布,最后用这些上胶纸、上胶棉布和上胶玻璃布等经过层压、卷制或模压等不同成型工艺制成层压板、层压管或层压棒等不同形态的层压制品。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上胶为关键工序之一,上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层压制品的品质好坏。如何通过上胶机均匀地将树脂胶液浸渍或涂敷在补强材料纸、棉布、玻璃布上,是绝缘材料制造领域一直研究的问题。上胶机通常采用挤胶辊间隙来控制上胶纸布的树脂含量,但是随着增强材料对胶槽胶液的带出,小部份胶液通过挤胶辊间隙保留到增强材料上,大部分胶液会被挤胶辊和刮刀截留回胶槽,在这个胶液带出流回的胶液消耗过程中,胶槽中胶液的溶剂挥发很大,这使胶槽中的胶液在变少的同时粘度越来越大,超出了挤胶辊间隙能调整的范围,这就使上胶纸布的树脂含量变得越来越大。许多生产厂家采用定期间歇式朝胶槽加入新胶的方式来补给胶液和调整胶槽胶液的粘度,也有些厂家采用小流量长流式朝胶槽加入新胶方式来补给胶液和调整胶槽胶液的粘度,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通过加入粘度较小的新胶和胶槽粘度较大的老胶混合的方式来调整胶槽胶液粘度,这就存在新胶补给量不好控制、新老胶液粘度相差大在胶槽短时内不易混匀、部分胶液组分随时间推移出现沉降等不良现象。胶槽胶液粘度的不稳定最终使上胶纸布的树脂含量时大时小、波动范围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减缓了上胶机胶槽胶液组份的沉降,有效地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胶槽胶液粘度的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包括上胶机胶槽、高位罐以及至少两个气动隔膜泵;所述上胶机胶槽内设置有两个溢流隔板,两个溢流隔板与上胶机胶槽长向外壁平行,底部及两端与上胶机胶槽的内壁相接触;两个溢流隔板与上胶机胶槽侧壁之间的区域为溢流槽;两个溢流隔板之间的区域为浸胶区,浸胶区设置有平行于上胶机胶槽底面且将浸胶区分为上下两层的分隔板,上层为注胶槽,下层为储胶腔,且分隔板表面开设有槽底分注胶口;所述上胶机胶槽在垂直于上胶机上胶方向的外壁上沿上胶机上胶的方向设置有接胶盘;上胶机胶槽的外壁上开设有总注胶口和溢流出胶口,所述高位罐通过总注胶口和溢流出胶口与储胶腔和溢流槽相连通;储胶腔的总注胶口上依次连通第一气动隔膜泵、高位罐、第二气动隔膜泵以及溢流出胶口,构成一个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还包括回流罐,所述回流罐设置有回流罐进胶口和回流罐出胶口,所述溢流出胶口与回流罐进胶口相连通,回流罐出胶口通过第二气动隔膜泵与高位罐相连通。

所述回流罐的容积为(600±100)mm×(500±100)mm×(900±100)mm。

所述回流罐的回流罐进胶口与回流罐出胶口分别设置在回流罐的侧面顶部与相邻侧面底部。

所述回流罐设置有用于添加溶剂的顶盖。

还包括过滤罐,所述上胶机胶槽的总注胶口依次连通过滤罐、第一气动隔膜泵以及高位罐。

所述过滤罐的罐体内设有滤网,滤网为20~60目的能够清洗的不锈钢滤网。

所述过滤罐至少有两个,并且通过两个三通换向阀首尾相互并联。

所述高位罐的进胶口与出胶口分别安装有直通阀。

所述上胶机胶槽的总注胶口和溢流出胶口分别安装有直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回路,实现了胶槽胶液小环境和高位罐中混合胶液大环境的动态循环,使得胶槽胶液粘度随时间推移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由于上胶机胶槽采用了下进上出的注胶采方式,减缓了胶液组份的沉降;由于上胶机胶槽采用了接胶盘的设计,使因溶剂挥发而粘度较大的挤胶辊刮刀板上的胶液不直接流进胶槽,而是通过溢流槽直接流入回流罐,减少了粘度较大的挤胶辊刮刀板胶液对胶槽内胶液的粘度的影响;由于胶槽溢流设计使胶槽的液位始终稳定,保证了增强材料和胶液的充分浸润;采用回流罐顶盖开口的设计,方便了生产过程中对回流罐胶液粘度进行微调时溶剂的加入;由于回流罐内胶液要注入容积很大的高位罐中进行搅拌,所以回流罐内胶液粘度的波动对胶槽胶液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有效地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胶槽胶液粘度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胶机的胶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流罐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高位罐;2-上胶机胶槽;3-回流罐;4-过滤罐;5-第一气动隔膜泵;6-第二气动隔膜泵;7-三通换向阀;21-溢流隔板;22-溢流槽;23-槽底分注胶口;24-接胶盘;25-溢流出胶口;26-总注胶口;31-回流罐顶盖;32-回流罐进胶口;33-回流罐出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装置,包括高位罐1、上胶机胶槽2、回流罐3、过滤罐4、第一气动隔膜泵5、第二气动隔膜泵6、三通换向阀7,所述高位罐1设置有进胶口和出胶口,其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高位罐1通过第一启动隔膜泵5与过滤罐4相连通;所述过滤罐4为两个过滤罐并联,并在首首结合部和尾尾结合部安装有三通换向阀,在工作时通过三通换向阀可实现使用一个,备用一个,方便随时更换过滤网,过滤罐4内设置有 20~60目的能够清洗的不锈钢滤网;所述过滤罐4通过上胶机胶槽2的总注胶管26、槽底分注胶口25与所述上胶机胶槽2的浸胶区连通;浸胶区两侧设置两个溢流隔板21,两个溢流隔板 21与上胶机胶槽长向外壁平行,底部及两端与上胶机胶槽(2)的内壁相接,顶部比上胶机胶槽外沿底20-50mm;两个溢流隔板21与上胶机胶槽2侧壁之间的区域为溢流槽22,溢流槽底部设有溢流出胶口25;所述上胶机胶槽2长向上方设置有接胶盘24,接胶盘24和上胶机胶槽 2外壁夹角为45°~60°,接胶盘(24)的作用是在胶槽主体宽度不大的情况下,确保被上胶纸、布带出的多余胶液能顺利地收集到溢流槽中;浸胶区多余的胶液通过溢流隔板21进入溢流槽22,被上胶纸布带出的多余胶液通过接胶盘24也进入溢流槽22;所述溢流槽22在上胶机胶槽2的外壁上开设有溢流出胶口25,并通过溢流出胶口25与所述回流罐3的回流罐进胶口32 相连通;所述回流罐3的回流罐进胶口32和回流罐出胶口33分别设置在回流罐3的侧面顶部和相邻侧面底部,且所述回流罐3设置有用于添加溶剂的顶盖31,其回流罐3的容积为(600 ±100)mm×(500±100)mm×(900±100)mm;回流罐出胶口33通过第二气动隔膜泵6 与所述高位罐1相连通;且所述高位罐1的进胶口和出胶口以及上胶机胶槽2的总注胶口26 和溢流出胶口25都设置有直通阀,所述高位罐1通过与第一气动隔膜本分5、过滤罐4、上胶机胶槽2、回流罐3以及第二气动隔膜泵6依次相连通,共同构成一个上胶机胶槽胶液的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如图1所示,向高位罐1中加入胶液,胶液经过高位罐1流向过滤罐4,该过滤罐4为两个,并通过两个用于切换胶液流动路径的三通换向阀7首尾相互并联,在工作时通过三通换向阀可实现使用一个,备用一个,方便随时更换过滤网;胶液经过过滤4后,以第一气动隔膜泵 5为动力将其由总注胶口26注入上胶机胶槽2的储胶腔,储胶腔内的胶液通过槽底分注胶口 23由下向上注入注胶槽;注胶槽内的胶液通过上胶机S浸胶辊的反复挤压均匀的浸润在预浸胶的(纸、棉布、玻璃布等)增强材料上;浸上胶的增强材料带着胶液通过挤胶辊,部分胶液流回上胶机胶槽2,而粘在挤胶辊上的粘度较大的胶液由刮刀板刮下,并流到接胶盘24上,再由接胶盘24流入溢流槽22,有少量的胶液通过溢流隔板21的限高位流入溢流槽22;溢流槽22内的胶液通过溢流出胶口25流入回流罐3,由回流罐3的顶盖31向回流罐3中溶剂进行胶液粘度微调;之后以第二气动隔膜泵6为动力,将回流罐3中经过微调后的胶液送入高位罐1,高位罐1的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高位罐1中的胶液通过搅拌装置的充分搅拌混合后送入过滤罐4,且高位罐1的进胶口和出胶口与上胶机胶槽2的总注胶口26和溢流出胶口25都设有直通阀,通过控制直通阀阀门的开口角度控制循环回路中胶液的流量,如此反复循环,实现上胶机胶槽2内胶液和高位罐1内胶液的动态循环。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