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薄膜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611发布日期:2018-12-11 20:4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聚酯薄膜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聚酯绝缘管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聚酯薄膜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绝缘管加工的第一步即是放料,在放料工序的主要目的是对聚酯绝缘涂覆胶水,涂覆胶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喷涂的方式,容易污染聚酯薄膜条的背面,同时喷涂会造成空气中弥散着胶水微粒,污染空气,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危害也比较大;二是:采用胶水辊的方式,胶水暴露在空气中稀释剂同样易挥发,同时胶辊与聚酯薄膜条不接触的地方胶水容易固化,这样导致粘接后必须及时的清洗胶辊,否则胶水会凝固在辊轮的表面,另外,辊轮的清洗浪费原材料、水资源,并且还会增加人工成本;

另外,在涂覆胶水过程中为了均匀涂覆,需要将聚酯薄膜条张紧,使聚酯薄膜条保持平整,现有的张力控制系统都是刚性张紧,在聚酯薄膜条出现卡滞时不能进行缓冲,聚酯薄膜条条一旦出现卡滞比较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酯薄膜放料装置上盖板与凹槽配合,利用胶水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压力或通过其他设备施加压力将胶水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当薄膜偶然出现卡滞时,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能够提供缓冲,减少停机次数和薄膜断裂次数。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聚酯薄膜放料装置,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聚酯薄膜卷以及用于带动聚酯薄膜卷转动的电机,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上胶水装置以及与上胶水装置相配合的张紧装置;

所述上胶水装置包括胶水杯和上胶水模具,所述上胶水模具顶端设置凹槽以及与凹槽相配合的上盖板,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进胶孔,所述上盖板与上胶水模具之间设置供聚酯薄膜条穿过的空隙,所述胶水杯通过胶水管与进胶孔连通;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所述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张紧拉杆,所述张紧拉杆通过摆动轴与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张紧拉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相对第一安装座上下转动,所述张紧拉杆远离摆动轴的一端安装第一压杆,在第一压杆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轮,在第一压杆的下方设置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压杆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支架上设置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电机电连接;

所述支架上设置第四导向轮,所述上胶水模具位于第二导向轮、第四导向轮之间,所述空隙、第四导向轮的顶端与第二导向轮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支架相对位于上胶水装置的下方设置第五导向轮。

所述支架相对位于聚酯薄膜卷与第五导向轮之前设置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与控制箱电连接。

还包括位于第二导向轮与第四导向轮之间的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的底端略低于第四导向轮的顶端。

所述支架相对位于上胶水模具的下方设置接料盘。

所述上胶水模具的底端设置多个进胶孔,多个进胶孔均与胶水管连通。

所述电机上设置磁粉离合器,所述磁粉离合器与控制箱电连接。

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导向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数量、位置与第一导向轮相适应的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控制箱电连接。

所述上胶水模具的顶端设置与上盖板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厚度小于上盖板的厚度,所述上胶水模具相对位于上盖板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上盖板的压板,所述压板通过紧固螺栓与上胶水模具连接。

所述上胶水模具的顶端相对位于凹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斜面,所述上胶水模具相对位于斜面远离凹槽的一端设置弧形导角。

所述凹槽距离空隙进口处的距离小于凹槽距离空隙出口处的距离。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上胶时,利用胶水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压力将胶水送入上胶水模具中,上盖板与凹槽配合,在胶水自身重力或作用下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张紧拉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当压杆挂在薄膜上的时候,张紧拉杆自身的重力产生一个张紧力,达到张紧的目的;当薄膜偶然出现卡滞时,张紧拉杆可沿着摆动轴上下转动,能够提供缓冲,减少停机次数和薄膜断裂次数,另外,胶水是在一个密封的模具中,通过上盖板与上胶水模具之间的空隙进行上涂胶,能够避免上胶水模具内的胶水中稀释剂蒸发,能长时间连续运行不需要清洗。

2、本实用新型光电开关与控制箱电连接,光电开关用来检查薄膜有无用完,制备聚酯薄膜卷的时候,在聚酯薄膜条上靠近末端的位置贴红色的胶带,用于方便光电开关的检查,光电开关检测到薄膜上贴的红色标记时,停止电机并更换聚酯薄膜卷。

3、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杆的底端略低于第四导向轮的顶端,用于压紧聚酯薄膜条,使聚酯薄膜条能够紧贴空隙的底面,有利于聚酯薄膜条与胶水充分接触。

4、本实用新型支架相对位于上胶水模具的下方设置接料盘,用于收集上胶过程中由空隙或薄膜上滴落的胶水。

5、本实用新型多个进胶孔均与胶水管连通,薄膜高速运动带走胶水,能够确保胶水的供应速率。

6、本实用新型磁粉离合器与控制箱电连接,磁粉离合器的电流变化导致离合器线圈的磁力变化从而使得张力发生相应变化,能够通过调节磁粉离合器的电流来控制张力.

7、本实用新型拉力传感器与控制箱电连接,拉力传感器测得聚酯薄膜条通过第一导向轮时的张力,对多条聚酯薄膜条的张力进行横向比较,对于某条聚酯薄膜条张力与其他的存在较大偏差或者所对应的拉力传感器数值变化频率过高,或聚酯薄膜条的张力超过上下限,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PLC,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人工处理看有无灰尘或异物阻塞,减少聚酯薄膜条断裂次数,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幅减少废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的立体图;

附图4是光电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上胶水模具的俯视图;

附图6是上胶水模具的剖视图;

附图7是上胶水模具的侧视图;

附图8是附图4的A处放大图;

附图9是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架;2、聚酯薄膜卷;21、电机;22、磁粉离合器;3、胶水杯;31、胶水管;4、上胶水模具;41、凹槽;42、上盖板;43、进胶孔;44、空隙;45、压板;46、弧形导角;47、接料盘;5、竖板;51、第一安装座;6、张紧拉杆;61、第一导向轮;611、支撑板;612、拉力传感器;62、第二导向轮;63、第一压杆;64、第四导向轮;65、第五导向轮;66、第二压杆;7、控制箱;8、聚酯薄膜条;9、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聚酯薄膜放料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设置聚酯薄膜卷2以及用于带动聚酯薄膜卷2转动的电机21,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上胶水装置以及与上胶水装置相配合的张紧装置;

所述上胶水装置包括胶水杯3和上胶水模具4,所述上胶水模具4顶端设置凹槽41以及与凹槽41相配合的上盖板42,所述凹槽41的底端设置进胶孔43,所述上盖板42与上胶水模具4之间设置供聚酯薄膜条穿过的空隙44,所述胶水杯3通过胶水管31与进胶孔43连通;

上盖板42将凹槽41覆盖,上胶水过程中胶水始终处于上胶水模具4的凹槽41内部,不与空气接触,稀释剂不会挥发,不但极大地减缓胶水的凝固时间,可长时间连续运行不需要清洗,而且能够减少空气中胶水微粒的含量。胶水管31可以为聚四氟乙烯软管,利用胶水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压力或通过其他设备施加压力将胶水送入上胶水模具4中,优选的,胶水杯3固定在高于上胶水模具4的位置,在胶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上盖板42与凹槽41配合,聚酯薄膜条的正面通过空隙44进口运动至空隙44出口带走胶水,同时新的胶水不断地补充过来也不会出现胶水凝固,这样保证能够长时间不用清洗胶水槽,同时聚酯薄膜条的背面与上盖板424贴紧,能够防止胶水涂覆到聚酯薄膜条的背面。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所述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包括竖板5,所述竖板5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座51,所述第一安装座51上设置张紧拉杆6,所述张紧拉杆6通过摆动轴与第一安装座5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拉杆6可在竖直平面内相对第一安装座51上下转动,所述张紧拉杆6远离摆动轴的一端安装第一压杆63,在第一压杆63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轮61,在第一压杆63的下方设置第二导向轮62,所述第一导向轮61、第二导向轮62、第一压杆63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支架1上设置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与电机21电连接,张紧拉杆6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当压杆挂在聚酯薄膜条上的时候,张紧拉杆6自身的重力产生一个张紧力,达到张紧的目的;当聚酯薄膜条偶然出现卡滞时,张紧拉杆6可沿着摆动轴上下转动,能够提供缓冲,减少停机次数和聚酯薄膜条断裂次数。

所述支架1上设置第四导向轮64,所述上胶水模具4位于第二导向轮62、第四导向轮64之间,所述空隙44、第四导向轮64的顶端与第二导向轮6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第四导向轮64与聚酯薄膜条的正面接触,第二导向轮62与聚酯薄膜条的反面接触,引导聚酯薄膜条水平穿过空隙44,能够有利于胶水均与涂敷于聚酯薄膜条上;

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上胶水装置的下方设置第五导向轮65,开机前人工将聚酯薄膜条依次绕过第五导向轮65、第四导向轮64进入空隙44,然后经第二导向轮62、第一压杆63、第一导向轮61,进入下一工序。

优选的,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聚酯薄膜卷2与第五导向轮65之前设置光电开关9,所述光电开关9与控制箱7电连接,光电开关9用来检查聚酯薄膜条有无用完,制备聚酯薄膜卷2的时候,在聚酯薄膜条上靠近末端的位置贴红色的胶带,用于方便光电开关9的检查,光电开关9检测到聚酯薄膜条上贴的红色标记时,停止电机21并更换聚酯薄膜卷2。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第二导向轮62与第四导向轮64之间的第二压杆66,所述第二压杆66的底端略低于第四导向轮64的顶端,用于压紧聚酯薄膜条,使聚酯薄膜条能够紧贴空隙44的底面,有利于聚酯薄膜条与胶水充分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上胶水模具4的下方设置接料盘47,用于收集上胶过程中由空隙44或聚酯薄膜条上滴落的胶水。

优选的,所述上胶水模具4的底端设置多个进胶孔43,多个进胶孔43均与胶水管31连通,聚酯薄膜条高速运动带走胶水,能够确保胶水的供应速率。

优选的,所述电机21上设置磁粉离合器22,所述磁粉离合器22与控制箱7电连接,调节磁粉离合器22的电流来控制张力。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导向轮61的支撑板611,所述支撑板611上设置数量、位置与第一导向轮61相适应的拉力传感器612,所述拉力传感器612与控制箱7电连接,拉力传感器612测得聚酯薄膜条通过第一导向轮61时的张力,对多条聚酯薄膜条的张力进行横向比较,对于某条聚酯薄膜条张力与其他的存在较大偏差或者所对应的拉力传感器612数值变化频率过高,或聚酯薄膜条的张力超过上下限,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至控制箱7,控制箱7控制电机21停止转动,停止系统的自动运行,PLC是装在控制箱中,PLC通过变频器的端口控制变频器的启动和停止,人工处理看有无灰尘或异物阻塞,减少聚酯薄膜条断裂次数,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幅减少废品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上胶水模具4的顶端相对位于凹槽4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斜面,所述上胶水模具4相对位于斜面远离凹槽41的一端设置弧形导角46,斜面的底端与凹槽41顶端的连接处设置弧形导角46,斜面与上盖板42之间形成容纳胶水的空腔,所述空腔与凹槽41连通,在两个弧形导角46的之间的距离全部充满胶水,增加聚酯薄膜条与胶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有利于将胶水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41距离空隙44进口处的距离小于凹槽41距离空隙44出口处的距离,聚酯薄膜条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聚酯薄膜条的上表面与上模具接触,无胶水,下表面与胶水接触涂布胶水,当运行到斜面处,由凹槽41至空隙44出口之间,上模与下模之间间距逐渐变小直到间隙为上模上空隙44的宽度,此时多余的胶水就被挤回下模的胶水腔中,达到去除多余胶水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胶水杯3的底部设置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控胶水量,杜绝因缺胶水供应问题,而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

优选的,所述上胶水模具4的顶端设置与上盖板42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厚度小于上盖板42的厚度,所述上胶水模具4相对位于上盖板42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上盖板42的压板45,所述压板45通过紧固螺栓与上胶水模具4连接,既方便将上盖板42固定在上胶水模具4上,也能方便更换新的上盖板42。

实施例1:

聚酯薄膜放料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设置聚酯薄膜卷2以及用于带动聚酯薄膜卷2转动的电机21,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上胶水装置以及与上胶水装置相配合的张紧装置,所述电机21上设置磁粉离合器22,所述磁粉离合器22与控制箱7电连接。所述上胶水装置包括胶水杯3和上胶水模具4,所述上胶水模具4顶端设置凹槽41以及与凹槽41相配合的上盖板42,所述凹槽41的底端设置多个进胶孔43,所述上盖板42与上胶水模具4之间设置供聚酯薄膜条穿过的空隙44,所述胶水杯3通过胶水管31与多个进胶孔43连通,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上胶水模具4的下方设置接料盘47。聚酯薄膜条的正面通过空隙44进口运动至空隙44出口带走胶水,同时新的胶水不断地补充过来也不会出现胶水凝固,这样保证能够长时间不用清洗胶水槽,同时聚酯薄膜条的背面与上盖板42贴紧,能够防止胶水涂覆到聚酯薄膜条的背面。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所述聚酯薄膜条张紧机构包括竖板5,所述竖板5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座51,所述第一安装座51上设置张紧拉杆6,所述张紧拉杆6通过摆动轴与第一安装座51转动连接,所述张紧拉杆6可在竖直平面内相对第一安装座51上下转动,所述张紧拉杆6远离摆动轴的一端安装第一压杆63,在第一压杆63的上方设置第一导向轮61,在第一压杆63的下方设置第二导向轮62,第一压杆63上安装第三导向轮,若干第二导向轮62位于第三导向轮的下方并套设在同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导向轮61、第二导向轮62、第一压杆63呈三角形分布,所述支架1上设置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与电机21电连接,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导向轮61的支撑板611,所述支撑板611上设置数量、位置与第一导向轮61相适应的拉力传感器612,所述拉力传感器612与控制箱7电连接。张紧拉杆6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当压杆挂在聚酯薄膜条上的时候,张紧拉杆6自身的重力产生一个张紧力,达到张紧的目的;当聚酯薄膜条偶然出现卡滞时,张紧拉杆6可沿着摆动轴上下转动,能够提供缓冲,减少停机次数和聚酯薄膜条断裂次数。所述支架1上设置第四导向轮64,还包括位于第二导向轮62与第四导向轮64之间的第二压杆66,所述第二压杆66的底端略低于第四导向轮64的顶端,所述上胶水模具4位于第二导向轮62、第四导向轮64之间,所述空隙44、第四导向轮64的顶端与第二导向轮62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第四导向轮64与聚酯薄膜条的正面接触,第二导向轮62与聚酯薄膜条的反面接触,引导聚酯薄膜条水平穿过空隙44,能够有利于胶水均与涂敷于聚酯薄膜条上。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上胶水装置的下方设置第五导向轮65,所述支架1相对位于聚酯薄膜卷2与第五导向轮65之前设置光电开关9,所述光电开关9与控制箱7电连接,光电开关9为KS-rg32光电开关。开机前人工将聚酯薄膜条依次绕过第五导向轮65、第四导向轮64进入空隙44,然后经第二导向轮62、第一压杆63、第一导向轮61,进入下一工序。

对于某条聚酯薄膜条张力与其他的存在较大偏差或者阶梯调节频率过高,都会智能提示,薄膜的张力超过上下限设备会自动停机减少薄膜断裂次数。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幅减少废品的产生。

实施例2:

聚酯薄膜放料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端设置聚酯薄膜卷2以及用于带动聚酯薄膜卷2转动的电机21,所述支架1的顶端设置上胶水装置以及与上胶水装置相配合的张紧装置;

聚酯薄膜条上胶水装置,包括胶水杯3和上胶水模具4,所述胶水杯3的底部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箱7电连接,实时监控胶水量,杜绝因确胶水供应问题,而导致不合格品的产生,胶水杯3固定在高于上胶水模具4的位置,在胶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并且借助自身重力不会使凹槽41内胶水的压力过大而使胶水从空隙44溢出。所述上胶水模具4顶端设置凹槽41以及与凹槽41相配合的上盖板42,所述上盖板42与上胶水模具4之间设置供聚酯薄膜条穿过的空隙44,所述胶水杯3通过胶水管31与上胶水模具4连通,所述上胶水模具4的顶端相对位于凹槽4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斜面,所述上胶水模具4相对位于斜面远离凹槽41的一端设置弧形导角46,斜面的底端与凹槽41顶端的连接处同样设置弧形导角,斜面与上盖板42之间形成容纳胶水的空腔,所述空腔与凹槽41连通,在两个弧形导角46的之间的距离全部充满胶水,增加聚酯薄膜条与胶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有利于将胶水均匀的涂布在聚酯薄膜条上。所述凹槽41距离空隙44进口处的距离小于凹槽41距离空隙44出口处的距离,薄膜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薄膜的上表面与上模具接触,无胶水,下表面与胶水接触涂布胶水,当运行到斜面处,由凹槽41至空隙44出口之间,上模与下模之间间距逐渐变小直到间隙为上模上空隙44的宽度,此时多余的胶水就被挤回下模的胶水腔中,达到去除多余胶水的目的。

所述上胶水模具4的顶端设置与上盖板42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厚度小于上盖板42的厚度,所述上胶水模具4相对位于上盖板42的两端设置用于固定上盖板42的压板45,所述压板45通过紧固螺栓与上胶水模具4连接。为了根据聚酯薄膜条的厚度控制空隙44的宽度,可在上盖板42的底端设置垫块,根据不同厚度的聚酯薄膜条选择不同厚度的垫块,对应加工,所述凹槽41的底端设置出胶孔,所述上盖板42与上胶水模具4之间设置供聚酯薄膜条穿过的空隙44,所述胶水杯3通过胶水管31与凹槽41连通,张紧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