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232发布日期:2019-02-11 00:0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及煤矸石破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煤或煤矸石用的筛分破碎一体机,其主体结构包括破碎机壳体、位于壳体上方的筛分布料器、位于壳体内部且设置有破碎装置的破碎腔以及位于破碎腔下方的出料口。

目前的筛分破碎一体机,物料在破碎腔内的撞击次数较少,导致面对硬物料时很难保证破碎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筛分破碎一体机进行改进,通过增加物料在破碎腔内的撞击次数来提高破碎效果。

另外,多数筛分破碎一体机的破碎装置均采用的是筛板,当物料具有一定水分的时候,筛板很容易堵塞,导致筛板上会形成结板,这样会加剧锤头和筛板的磨损,减少破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破碎机,其破碎腔主要包括装有锤头的主转子和位于主转子一侧的破碎装置,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物料进入破碎腔后,物料撞击次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破碎装置和物料进入破碎机的落料点大多都在主转子的同侧,物料落入主转子时,锤头会将物料向下锤击,这样使得锤头对单个物料的打击次数通常不会超过2次,面对对硬物料时很难保证破碎效果,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435903B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可逆式破碎机,便是落料点(即该专利中的破碎进料口)与破碎装置(即该专利中的反击架)位于主转子的同侧。

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破碎机,通过更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增加物料在破碎腔内的撞击次数,以提高破碎机对硬物料的破碎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破碎机,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破碎腔、位于破碎腔下方的出料口以及位于破碎腔上部的落料口,所述破碎腔内设置有装有锤头的主转子和齿板式破碎部,所述的破碎腔由一假定的主轴面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该主轴面为一垂向面且穿过所述主转子的旋转轴心线;工作时,所述主转子绕所述旋转轴心线呈360°旋转,且旋转方向为由第一腔体绕过破碎腔的最低点后向第二腔体旋转;所述的齿板式破碎部呈弧形布置于主转子的侧旁,其主体部分位于第一腔体内,其起始端越过所述主轴面始于第二腔体内靠近主轴面的位置,其末端止于第一腔体内主转子最低点的斜上方;所述的落料口对应所述的第二腔体设置,位于齿板式破碎部起始端的斜下方、主转子的斜上方;

其中,齿板式破碎部与主转子的间距,由齿板式破碎部的起始端向其末端逐渐缩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结构的改变将落料口与破碎装置(即上述的齿板式破碎部)分别设计在主转子的两侧,且依据上述结构可知主转子的旋转方向与物料落入的方向相反,当物料落入破碎腔,受到主转子锤头的猛烈打击后,物料会沿着斜向上的方向反向运动并撞击在齿板式破碎部上,之后又被反弹回主转子,再次被锤头打击后又反向撞击到齿板式破碎部上,如此反复来回多次撞击;另外,依据齿板式破碎部起始端、末端的位置可知,齿板式破碎部所跨越的弧度较大,因此通常单个物料至少能被反复打击4-5次,从而提高了物料的在破碎腔内的撞击次数,面对硬物料时,破碎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齿板式破碎部相对于主转子所覆盖的角度为110°-160°。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板式破碎部包括一固定板和一活动板,其中,固定板位于活动板的上方,活动板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于机壳上,活动板的下端配置有调节杆,该调节杆用于调节活动板,使其基于其顶部的转动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的主转子。

可根据出料粒度调节活动板与主转子之间的间距,当物料进入到活动板的下部位置时,主转子的锤头会对物料进行挤压,间距越小挤压效果越强,利于物料的破碎。

进一步的,在紧邻所述齿板式破碎部的末端处设置有挤压辊组,该挤压辊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于主转子侧旁的挤压辊,分别为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两个挤压辊的外表均沿其轴线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凸齿环,且两个挤压辊的凸齿环相互交错嵌入对方凸齿环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辊组配置有调节盒,该调节盒用于调节挤压辊组与主转子之间的距离。

物料进入到齿板式破碎部的尾部(也即上述活动板的尾部)后,在主转子锤头的挤压过程中,物料由于自身的惯性以及锤头的驱赶作用会继续下行而进入到挤压辊组处。根据出料粒度预先调节好挤压辊组与锤头之间的间距,当物料进入后,因相邻挤压辊之间的凸齿环相互交错咬合且能转动,物料受到凸齿环和锤头的挤压,凸齿环对物料有剪切作用,从而能更有效的保证出料粒度。

进一步的,环绕凸齿环在各凸齿环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刮头,该刮头用于清扫相邻挤压辊上相邻凸齿环间隙之间的残留物料。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挤压辊的旋转速度不同。

在挤压辊的每个凸齿环上均设计有刮头,刮头可以清理、扫下相邻挤压辊凸齿环间隙之间粘附的物料,能有效的避免物料堵塞挤压辊的情况。且,由于两个挤压辊的旋转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长时间的旋转过程中,刮头能扫到相邻挤压辊的各个位置,并不是定点扫过同一位置,从而可以全角度地清理相邻挤压辊上粘附的物料。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挤压辊的旋转方向相同,且均可正转或反转。

由于挤压辊具备正反转的功能,当挤压辊正转时,物料排出速度会加快,可减少物料在挤压辊组中的停留时间,进而增大破碎机的产量,而当挤压辊反转时,物料排出速度会减慢,可增加物料在挤压辊组中的停留时间,进而能更有效地控制破碎机的出料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破碎机还包括筛分布料器,该筛分布料器安装于所述破碎腔的上方,用于筛分出无需破碎的物料,筛分布料器末端出料口即为所述的落料口。

筛分布料器可以筛分出合格的物料,使合格物料无需破碎便可直接排出,从而可减少破碎腔内部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图1中挤压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两个挤压辊的凸齿环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挤压辊组正转或反转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机壳,20-破碎腔,30-出料口,40-落料口,50-主转子,60-齿板式破碎部,70-主轴面,80-挤压辊组,90-调节盒,100-筛分布料器;

201-第一腔体,202-第二腔体,501-锤头,502-旋转轴心线,601-固定板,602-活动板,603-调节杆,801-第一挤压辊,802-第二挤压辊,803-凸齿环,804-刮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碎机,其包括机壳10、位于机壳10内的破碎腔20、位于破碎腔20下方的出料口30以及位于破碎腔20上部的落料口40,所述破碎腔 20内设置有装有锤头501的主转子50和齿板式破碎部60。

所述的破碎腔20由一假定的主轴面70分隔为第一腔体201和第二腔体202,该主轴面70为一垂向面且穿过所述主转子50的旋转轴心线502,如图1和图2所示,即第一腔体201 位于图中的左侧,第二腔体202位于图中的右侧。工作时,所述主转子50绕所述旋转轴心线 502呈360°旋转,且旋转方向为由第一腔体201绕过破碎腔20的最低点后向第二腔体202 旋转,即由图1或图2来看为逆时针旋转。所述的齿板式破碎部60呈弧形布置于主转子50 的侧旁,其主体部分位于第一腔体201内,其起始端越过所述主轴面70始于第二腔体202内靠近主轴面70的位置,其末端止于第一腔体201内主转子50最低点的斜上方,即由图2来看,齿板式破碎部60起始端至主转子50旋转轴心线502的连线与主轴面70的夹角α>0°,且α为10°左右时较佳。所述的落料口40对应所述的第二腔体202设置,位于齿板式破碎部60起始端的斜下方、主转子50的斜上方。

其中,齿板式破碎部60与主转子50的间距,由齿板式破碎部60的起始端向其末端逐渐缩小,参见图1或图2。

所述的齿板式破碎部60的一侧为齿形破碎板,另一侧为支撑架,支撑架与机壳10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齿板式破碎部60相对于主转子50所覆盖的角度为110°-160°。该覆盖角度使得齿板式破碎部60能形成三级破碎,如图2所示,由上而下可依次区分为一级破碎部、二级破碎部以及三级破碎部。

由上述结构可知,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改变将落料口40与破碎装置(即上述的齿板式破碎部60)分别设计在主转子50的左右两侧,且依据上述结构可知主转子50的旋转方向与物料落入的方向相反,即参见图2可知,物料往下落入右侧的第二腔体202中,主转子50逆时针旋转将物料反向击飞。所以,当物料落入破碎腔20,受到主转子50锤头501 的猛烈打击后,物料会沿着斜向上的方向反向运动并撞击在齿板式破碎部60上,之后又被反弹回主转子50,再次被锤头501打击后又反向撞击到齿板式破碎部60上,如此反复来回多次撞击。由于齿板式破碎部60所跨越的弧度较大,因此通常单个物料会顺着齿板式破碎部 60的一、二、三级破碎部在齿板破碎部60和主转子50之间来回被打击,通常单个物料来回被打击的次数至少为4到5次。

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落料点与破碎装置位于主转子同侧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将落料点和破碎装置分别设计在主转子两侧,使得物料进入破碎腔后,物料被向上击起,之后从上而下在齿板式破碎部60和主转子50之间发生多次碰撞,增大了物料的在破碎腔20内的撞击次数。当面对硬物料时,破碎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齿板式破碎部60包括一固定板601和一活动板602,其中,固定板601位于活动板602的上方,活动板602的上端可转动连接于机壳10上,活动板602的下端配置有调节杆603,该调节杆603用于调节活动板602,使其基于其顶部的转动点靠近或远离所述的主转子50。

可根据出料粒度预先调节好活动板602与主转子50之间的间距,当物料进入到活动板 62的下部位置时,主转子50的锤头501会对物料进行挤压,间距越小挤压效果越强,利于物料的破碎。

进一步的,在紧邻所述齿板式破碎部60的末端(也即上述活动板602的尾部)处设置有挤压辊组80,该挤压辊组8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于主转子50侧旁的挤压辊,分别为第一挤压辊801和第二挤压辊802,两个挤压辊801、802的外表均沿其轴线等间距设置有若干凸齿环 803,且两个挤压辊801、802的凸齿环803相互交错嵌入对方凸齿环803的间隙中。两个挤压辊801、802的旋转均由电机带动。

所述的挤压辊组80配置有调节盒90,该调节盒90用于调节挤压辊组80与主转子50之间的距离,调节方向可参见图2。

由此,破碎机可以形成两个物料挤压部,分别是活动板602下部位与主转子50之间形成的一级挤压部,以及挤压辊组80与主转子50之间形成的二级挤压部,可参考图2。物料进入到齿板式破碎部60的尾部(也即活动板602的尾部)后,会受到一级挤压部的挤压,物料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碎,之后,在主转子50锤头501的挤压过程中,物料由于自身的惯性以及锤头50的驱赶作用会继续下行而进入到二级挤压部中。预先根据出料粒度调节好挤压辊组 80与锤头501之间的间距,当物料进入后二级挤压部后,因相邻挤压辊801、802之间的凸齿环803相互交错咬合且能转动,物料会受到凸齿环803和锤头501的挤压,凸齿环803对物料有剪切作用,从而实现物料的二次压碎。经过两级挤压部的依次挤压,能更有效的保证出料粒度。

为了防止物料残渣堵塞挤压辊,尤其是物料具有一定水分时,物料残渣长期粘附在挤压辊上造成的堵塞。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进行如下改进:环绕凸齿环803在各凸齿环803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凸起的刮头804,如图4所示,多个刮头804在凸齿环803 上等间距分布。并且,为了保证刮头804能全角度清渣,工作时还需保证两个挤压辊801、 802的旋转速度不同。

刮头804可以清理、扫下相邻挤压辊凸齿环803间隙之间粘附的物料,能有效的避免物料堵塞挤压辊的情况。且,由于两个挤压辊的旋转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在长时间的旋转过程中,刮头804能扫到相邻挤压辊的各个位置,并不是定点扫过同一位置,从而可以全角度地清理相邻挤压辊上粘附的物料残渣。增加刮头804后,在二次挤压的过程中,挤压辊可以自行清理粘附在相邻挤压辊上的物料残渣。

为了对出料速度或出料粒度进行有效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挤压辊801、802均可正转或反转,且旋转方向相同,如图5所示。

由于挤压辊具备正反转的功能,当两个挤压辊同时正转时,物料排出速度会加快,可减少物料在挤压辊组中的停留时间,进而可以加快破碎机的出料速度,增大产量,而当两个挤压辊同时反转时,物料排出速度会减慢,可增加物料在挤压辊组中的停留时间,进而能更有效地控制破碎机的出料粒度,尤其是破碎硬物料时,增加停留时间便能延长挤压破碎的时间,可防止物料过硬,未完全破碎而发生的卡料现象。

通常地,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还可包括筛分布料器100。该筛分布料器100安装于所述破碎腔20的上方,可以筛分出合格的物料,使合格物料无需破碎便可直接排出,从而可减少破碎腔内部件的磨损。增加筛分布料器100后,筛分布料器100末端的出料口即为所述的落料口40。安装的筛分布料器100可通过壳体与破碎机的机壳10一体连接,形成一体机,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成为筛分破碎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破碎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最终能实现在破碎煤及煤矸石的过程中,当进料粒度不超过300mm时,出料粒度可以达到小于8mm,甚至小于6mm。并且在破碎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破碎腔的现象,使用过程中能实现出料粒度的调节,同时也能实现产量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