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870发布日期:2019-02-10 23: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氯乙酸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在医药、染料、农药、造纸、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氯乙酸又称一氯乙酸,在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乙酸催化氯化法来制备,该方法生产的优点在于原料乙酸供应充足,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投资少。

在乙酸催化氯化法生产氯乙酸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是连续氯化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制备氯乙酸,都需要对反应后含有氯乙酸的液体进行结晶,以获得氯乙酸晶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其能够实现氯乙酸晶体的快速析出,提高析出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与旋转法兰的顶部连接,旋转法兰的底部与中空的搅拌轴连接,中空的搅拌轴上分布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多层横向设置的L型搅拌杆,L型搅拌杆上分布有若干的通孔,通孔与L型搅拌杆内部的通道贯通,L型搅拌杆内部的通道与搅拌轴贯通;所述的L型搅拌杆位于锥台型的筒体中,在锥台型的筒体的上端设置有通过紧固螺栓组件安装的盖体,盖体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盖体上还安装有泵送装置,泵送装置的管路与旋转法兰的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筒体的侧壁设置有夹层,夹层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液出口。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驱动电机是安装于驱动机架上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采用锥台型的筒体、L型搅拌杆体的分布、通过搅拌杆体和搅拌轴的作用来加速析出,提高氯乙酸的析出效率进而提高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2、变速箱;3、驱动机架;4、旋转法兰;5、泵送装置;6、进料管;7、盖体;8、进液管;9、筒体;10、L型搅拌杆;11、废液出口;12、搅拌轴;13、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氯乙酸生产用结晶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与变速箱2连接,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端与旋转法兰4的顶部连接,旋转法兰4的底部与中空的搅拌轴12连接,中空的搅拌轴12上分布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多层横向设置的L型搅拌杆10,L型搅拌杆10上分布有若干的通孔,通孔与L型搅拌杆10内部的通道贯通,L型搅拌杆10内部的通道与搅拌轴12贯通;所述的L型搅拌杆10位于锥台型的筒体9中,在锥台型的筒体9的上端设置有通过紧固螺栓组件安装的盖体7,盖体7上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盖体7上还安装有泵送装置5,泵送装置5的管路与旋转法兰4的管路连接。所述筒体9的侧壁设置有夹层,夹层包括进液管8和出液管13。所述筒体9的底部设置有废液出口11。所述驱动电机1是安装于驱动机架3上的。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主体结构包括外部为锥台型的筒体9和筒体9上方通过螺栓组件安装的可拆卸式的盖体7,其中在盖体7上安装有驱动支架3,驱动支架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采用可调速电机,在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与变速箱2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2的输出端与旋转法兰4连接。

旋转法兰4采用永立机械高速旋转接头双向HS型号,其能够实现带动搅拌轴12旋转的同时实现与泵送装置5的连接,最高转速1500rpm~4000rpm。采用旋转法兰的作用在于其能够实现中空的搅拌轴12转动,并且能够将泵送装置5与搅拌轴12的中空通道联通。中空的搅拌轴12其作用在于联通水平分层对称设置的L型搅拌杆10,L型搅拌杆10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L型搅拌杆10内部的通道联通,L型搅拌杆10内部的通道与搅拌轴12内部的通道贯通。

在搅拌过程中,驱动电机1带动与之连接的变速箱2,变速箱2将驱动电机的转速降低扭矩增大并输出,变速箱2输出的作用力带动通过旋转法兰连接的搅拌轴12。搅拌轴12带动筒体9内部的母液旋转,并且在旋转过程中对其中的母液进行冷却,以增加氯乙酸的析出程度。冷却作业采用的是在筒体9侧壁上加装夹层,夹层内通过进液管8和出液管13来实现冷却液的通入与循环。

在本申请中采用锥台型的筒体,并且采用分层设置的、横向的L型搅拌杆10对称分布在搅拌轴12上,能够分层对母液进行搅拌,加速晶体的析出。本申请中所述的含有氯乙酸的母液是通过顶部的进料管6进入到锥台型筒体9中的。

由于在本申请中,搅拌轴12底部的L型搅拌杆10的不能够与筒体9的底部发生干涉,因此在泵送装置5通过L型搅拌杆10将含有析出晶体的混合液抽出后,在筒体9的底部还会剩余一部分的混合液。此时打开筒体9底部的废液出口11上的截止阀即可实现底部混合有析出晶体的混合液排出。采用中空的L型搅拌杆10、中空的搅拌轴12可有效减少附加管路对筒体9内部的侵占,提高搅拌作业的面积,提高搅拌析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