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080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碎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药材在食品及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药材的深度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药材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粉碎。在对药材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一般会应用到万能粉碎机对药材进行粉碎,将药材通过进料斗送入到粉碎室内进行粉碎,在通过粉碎室底端的出料口将粉碎完的药材排出。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76994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粉碎机,包括万能粉碎机机体,机体包括加料斗、位于加料斗下方的抖动机、与抖动机连接的入料口、位于入料口下方的粉碎室、位于粉碎室下方的出粉口、固定底座,粉碎室包括粉碎装置、位于粉碎室外围的冷却装置,粉碎装置包括固定室、室盖面,固定室与室盖面可通过连锁止装置锁止,固定室包括位于固定室中心位置处的转子、与转子固定连接的粉碎面、与粉碎面固定连接的环状筛板,转子固定连接电机,粉碎面上设有旋转钢齿,室盖面装有与旋转钢齿结构一致、位置相互交叉排列的固定钢齿,旋转钢齿和固定钢齿均为圆锥型,钢齿表面均匀分布钢齿凸起。

虽然该万能粉碎机在转子转动过程中,旋转钢齿围绕固定钢齿旋转,万能粉碎机的固定钢齿与旋转钢齿均设置为圆锥型,且相互交叉排列,物料在钢齿之间的研磨、劈裂、撕裂效果更好,且钢齿表面设有凸起,该凸起加大了物料与钢齿之间的接触面,碾磨作用更强,粉碎更快,同时可减少物料的发热、结炭现象。

但是该万能粉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在粉碎室内部被粉碎,粉碎物料时容易产生粉尘,由于该万能粉碎机的加料斗和粉碎室之前无遮挡,且对于入料口并没有进行除尘处理,导致在粉碎物料时,粉碎室内产生的粉尘可能会通过加料斗或入料口向外溢出,对生产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机,其防止粉碎室内物料粉碎产生的粉尘从进料斗处溢散到空气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粉碎机,包括粉碎室和设置于粉碎室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和粉碎室相连通,所述进料斗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与进料斗转动连接,所述防尘盖开设有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出尘口穿设有出尘管,所述出尘管位于进料斗外的一端设置有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尘盖盖设于进料斗的开口处,粉碎室内部粉碎物料时,启动风机,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风机的作用下,粉尘通过第一出尘口进入出尘管并由出尘管排出。通过防尘盖与进料斗转动连接,将防尘盖密封进料斗的开口,从而防止粉碎室内的粉尘从进料斗的开口处溢出,进而避免粉尘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盖的一侧与进料斗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进料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防尘盖,使得防尘盖盖合进料斗的开口或远离进料斗的开口,便于将物料从进料斗处投放至粉碎室内部,通过固定组件,将防尘盖和进料斗固定连接,防止在粉碎过程中,防尘盖脱离进料斗的开口,避免粉尘从进料斗的开口处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和紧固件,所述进料斗固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防尘盖固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和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设于让位孔后与紧固件螺纹连接,所述紧固件与第二固定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防尘盖盖合于进料斗的开口处时,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抵接,转动固定杆,固定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固定座的让位孔,固定杆延伸至第二固定座的外部,位于第二固定座外部的固定杆和紧固件螺纹连接,使紧固件顶紧第二固定座,从而防止固定杆脱出第二固定座,实现防尘盖和进料斗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尘管和防尘盖通过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出尘管和防尘盖可拆卸连接,使出尘管的设置不妨碍防尘盖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为多组,多组所述限位组件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限位组件,增加出尘管和防尘盖的连接强度,防止出尘管脱出第一出尘口,从而便于粉尘从出尘管被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柱和抵接片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防尘盖于第一出尘口处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和第一出尘口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出尘管贯穿于过孔,所述抵接片抵接于出尘管,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供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抵接片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限位孔,所述连接座和抵接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抵接片、另一端抵接于连接座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尘管顺次穿设于过孔和第一出尘口,出尘管作用于抵接片,抵接片在出尘管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柱沿限位孔运动,同时抵接片作用于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处于非自然状态,当解除对出尘管的作用力时,出尘管和第一出尘口相对位置固定,弹性复位件产生回复自然状态的趋势,弹性复位件反作用于抵接片,抵接片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顶紧出尘管,从而使出尘管限位于第一出尘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片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尘管和连接座之间间隔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抵接于连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板密封出尘管和连接座之间间隔,防止粉尘从出尘管和连接座之间间隔溢出,进一步防止粉碎室内物料粉碎产生的粉尘从进料斗处溢散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盖于第一出尘口处设置有除尘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除尘滤网,防止在风机的作用下,粉碎室内的物料从第一出尘口被吸出,通过设置除尘滤网,将物料阻隔在进料斗和粉碎室内,从而避免物料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碎室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接料室,所述接料室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接料室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尘口,所述第二出尘口处设置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过粉碎室粉碎完成后经由出料口进入接料室内部被收集,被粉碎的物料进入接料室后可能产生粉尘,粉尘通过第二出尘口进入过滤室,粉尘被收集在集尘袋的内部,通过设置集尘袋,防止粉尘进入空气中,进而避免粉尘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室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集尘袋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固定柱上,所述固定柱于靠近集尘袋的一侧设置防止限位环脱出的弯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和弯钩部连接,从而将集尘袋挂设在过滤室的内部,实现过滤室和集尘袋的可拆卸连接,当集尘袋内部集满粉尘时,便于更换集尘袋,从而保持集尘袋的集尘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防尘盖与进料斗转动连接,将防尘盖密封进料斗的开口,从而防止粉碎室内的粉尘从进料斗的开口处溢出;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风机的作用下,粉尘通过出尘口进入出尘管并由出尘管排出,进而避免粉尘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通过设置除尘滤网,将物料阻隔在进料斗和粉碎室内,从而避免物料资源浪费。

第三、通过设置集尘袋,防止粉尘进入空气中,进而避免粉尘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尘盖和出尘管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上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b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部放大图。

图中,1、左柜体;11、接料室;12、第二出尘口;2、右柜体;21、动力室;22、过滤室;221、上过滤层;222、下过滤层;23、吸气室;3、固定组件;31、固定杆;32、紧固件;4、第一固定座;5、第二固定座;51、让位孔;6、限位组件;61、限位柱;62、抵接片;63、压缩弹簧;7、粉碎室;8、出料斗;9、电机;10、集尘袋;101、限位环;102、弹性绳;20、分隔板;30、过滤网;40、定位柱;50、固定柱;501、弯钩部;60、风机;70、进料斗;80、防尘盖;801、第一出尘口;90、转轴;100、连接座;200、出尘管;300、除尘滤网;400、柔性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粉碎机,包括左柜体1和右柜体2,左柜体1和右柜体2并列设置。左柜体1的顶端安装有粉碎室7,粉碎室7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左柜体1于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斗8,出料斗8设置于左柜体1的内部,左柜体1呈中空设置。左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接料室11,接料室11和出料口相连通。接料室11于其靠近右柜体2的一侧上端开设有第二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12呈条形设置。

右柜体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动力室21、过滤室22以及吸气室23。动力室21的内部设置有为粉碎室7提供的动力的电机9。过滤室22和吸气室23相连通,过滤室22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集尘袋10。过滤室22包括上过滤层221和下过滤层222,上过滤层221和下过滤层222之间通过分隔板20分隔。分隔板20于其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连通上过滤层221和下过滤层222,第二出尘口12连通接料室11和下过滤层222。过滤室22于通孔处安装有防止接料室11内部物料进入过滤室22的过滤网30。

分隔板20的上表面于通孔处焊接有定位柱40,定位柱40为具有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集尘袋10和固定柱50可拆卸连接。集尘袋10为柔性过滤袋,集尘袋10的开口端朝向定位柱40。集尘袋10的开口端通过绑扎固定连接有弹性绳102,定位柱40于其与集尘袋10的连接端开设有限位环101槽,弹性绳102套设于定位柱40的外部,且弹性绳102限位于限位环101槽的内部。

结合图2和图3,集尘袋10的上端一体编织成型有限位环101,过滤室22的内壁上端焊接有四个固定柱50,四个固定柱50沿过滤室22分别设置于过滤室22的四个角部,限位环101和固定柱50一一对应。固定柱50于其与限位环101的连接端向上弯折有防止限位环101脱出的弯钩部501。吸气室23的内部设置有为过滤室22提供吸力的风机60,通过风机60对接料室11进行吸气,使接料室11内的粉尘经过过滤室22的过滤,再经过集尘袋10的过滤,最后通过吸气室23将过滤完的空气排出,从而减少粉尘的排放。

结合图2和图4,左柜体1的顶端还安装有进料斗70,进料斗70与粉碎室7固定连接,且进料斗70和粉碎室7相连通,经由进料斗70将物料送入粉碎室7内进行粉碎。

进料斗70的上方设置有防尘盖80,防尘盖80与进料斗70转动连接,防尘盖80的一侧与进料斗70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3与进料斗70连接。

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杆31和紧固件32,进料斗70的上端焊接有第一固定座4,防尘盖80焊接有第二固定座5,当防尘盖80盖设于进料斗70时,第一固定座4的上表面抵接于第二固定座5的下表面。固定杆31通过转轴90和第一固定座4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座4开设有竖向安装槽,竖向安装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转动孔,转轴9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转动孔内,固定杆31和转轴90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座5开设有让位孔51,让位孔51和竖向安装槽向相连通,固定杆31远离转轴90的一端顺次贯穿于竖向安装槽和让位孔51并延伸至让位孔51的外部,位于让位孔51外部的固定杆31和紧固件32螺纹连接,当防尘盖80盖设于进料斗70时,紧固件32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二固定座5的上表面,且紧固件32横向跨设于让位孔51的端面。

结合图5和图6,防尘盖80于其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出尘口801,第一出尘口801与进料斗70相连通,防尘盖80的上表面于第一出尘口801处焊接有连接座100,连接座100呈圆柱形设置,连接座100于其中心处开设有过孔,过孔和第一出尘口801处于一条直线上。

连接座100上设置有出尘管200,出尘管200与进料斗70(参照图2)相连通。防尘盖80于第一出尘口801处安装防止进料斗70和粉碎室7内部物料溢出的除尘滤网300,出尘管200的端部设置于除尘滤网300的正上方。

结合图6和图7,出尘管200和连接座100通过限位组件6可拆卸连接。限位组件6为多组,多组限位组件6以连接座100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

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柱61和抵接片62以及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63。

连接座100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限位柱61一一对应,限位柱61呈横向设置,限位柱61的端部穿设于限位孔并延伸至过孔的内部,限位柱61位于连接座100内部的一端与抵接片62焊接,抵接片62呈竖向设置,抵接片62远离限位柱61的一端抵接于出尘管200。压缩弹簧63套设于限位柱61,压缩弹簧63的一端抵接于抵接片62、另一端抵接于连接座100的内周壁。

抵接片6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出尘管200和连接座100之间间隔的密封板,密封板为柔性橡胶垫400,柔性橡胶垫400的下表面和抵接片62的上端粘结固定。柔性橡胶垫400呈环形设置,柔性橡胶垫400的下表面抵接于连接座100的上表面。

出尘管200远离防尘盖80一端与过滤室22(参照图2)的下过滤层222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通过防尘盖80盖设于进料斗70的开口处,并通过固定杆31和紧固件32固定。当粉碎室7内部粉碎物料时,启动风机60,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风机60的作用下,粉尘通过第一出尘口801进入出尘管200并由出尘管200排出至过滤室22的内部,吸气室23的内部设置有为过滤室22提供吸力的风机60,通过风机60对过滤室22进行吸气,使粉尘经过过滤室22的过滤,再经过集尘袋10的过滤,最后通过吸气室23将过滤完的空气排出,从而减少粉尘的排放。通过防尘盖80与进料斗70转动连接,将防尘盖80密封进料斗70的开口,从而防止粉碎室7内的粉尘从进料斗70的开口处溢出,进而避免粉尘影响工作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