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6582发布日期:2020-12-29 13:3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学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威胁。其中水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尤其是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以太阳能为动力源,可有效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影响其光催化性能的因素有催化剂材料的形貌、不同光源辐照、材料本身等。其中,材料本身的形貌特征如尺寸大小会影响其比表面积的大小,而光催化反应过程是发生在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显然,比表面积会直接影响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所以,制备出拥有较多较大比表面积的半导体催化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bi4ti3o12是一类含铋层状钙钛矿衍生结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它的带隙较大,对可见光的响应不理想,这就会对光催化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钛酸铋纳米粉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4mmolbi(no3)3·5h2o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得到溶液a;

s2、在溶液a中滴加3mmol钛酸四丁酯,得到溶液b;

s3、配置40ml3mol/l的naoh溶液,记为溶液c;

s4、将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b中,磁力搅拌,得到溶液d;

s5、按比例量取适量叔丁胺:油酸,加入溶液d,磁力搅拌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100ml反应釜中,加热至180℃,保持24h后,关闭干燥箱,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下的bi4ti3o12粉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叔丁胺∶油酸为18mmol∶12mmol/6mmol∶12mmol/6mmol∶6mmol/12mmol∶0mmol/12mmol∶6mmol。优选地,所述叔丁胺∶油酸比例为12mmol∶6mmol。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加入叔丁胺∶油酸,实现了bi4ti3012的形貌的调控,从而可以制备出由纳米片构建成的分级结构微米棒bi4ti3o12,实现对光的多次反射,增强对光的吸收,从而增强光催化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系列的钛酸铋粉体的xrd图谱。

图2为光催化性能最佳,叔丁胺∶油酸比为12mmol∶6mmol的纳米片构建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012粉体的sem照片;

图中:(a)是*500倍,(b)是*10000倍。

图3为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系列的钛酸铋降解罗丹明b的曲率图及相应的一阶动力学曲线。

图4为不加入叔丁胺与油酸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形貌。

图5为4mmol∶3mmol∶12mmol∶0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

图6为4mmol∶3mmol∶6mmol∶6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

图7为4mmol∶3mmol∶18mmol∶12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

图8为4mmol∶3mmol∶6mmol∶12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验例

s1、将4mmolbi(no3)3·5h2o溶于20ml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得到溶液a;

s2、在溶液a中滴加3mmol钛酸四丁酯得到溶液b;

s3、配置40ml,3mol/l的naoh溶液记为溶液c;

s4、将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b中,磁力搅拌,得到溶液d;

s5、量取叔丁胺∶油酸为18mmol∶12mmol;6mmol∶12mmol;6mmol∶6mmol;12mmol∶0mmol;12mmol∶6mmol;0mmol∶0mmol,分别加入不同的溶液d中,磁力搅拌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100ml反应釜中,加热至180℃,保持24h后关闭干燥箱,自然冷却至室温,收集反应产生的沉淀物,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洗涤3次,置于60℃干燥箱中干燥12h,得到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下的bi4ti3012粉体。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系列的钛酸铋粉体的xrd图谱。通过与bi4ti3o12标准粉末衍射数据的比较,发现18tb-120a、12tb-60a、12tb-00a和0tb-00a样品均为纯正交相,晶胞参数为a=0.5449nm,b=3.2815nm,c=0.541nm。

图2为光催化性能最佳,叔丁胺∶油酸比为12mmol∶6mmol的纳米片构建微米棒分级结构bi4ti3o12粉体的sem照片,可以看到此时样品结晶成长度为2-15μm,直径为0.5-1.7μm分级微棒形态,分级微棒又由厚度为20-50nm、直径为300-1700nm的纳米片组成。

以浓度为5mg/lrhb水溶液为目标有机污染物,在200w氙灯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测试了在不同叔丁胺∶油酸比例下制作的bi4ti3o12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实验中,将0.1g催化剂加入100ml的rhb溶液中,在黑暗中搅拌30min,使rhb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达到平衡,吸附完成后取3ml溶液后在光照下进行光催化反应,每间隔30min取3ml反应液离心去除催化剂,加上原液共有7个待测样品,使用uv-vis分光光度计调节波长为554nm并测定所取7个样品的浓度。结果见图3,表明:12tb-60a样品的光降解活性最高,即光催化性能最好的配比为叔丁胺∶油酸比例为12mmol∶6mmol。可能的原因是12tb-60a样品具有由大直径、小厚度的纳米片组成的棒状层次结构的特殊形貌。bi4ti3o12纳米薄片具有高度暴露的(010)面-高光催化活性的面,使12tb-60a样品具有比其他样品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图4为不加入叔丁胺与油酸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形貌,分级空心微球(直径0.8-1.6μm),由纳米薄片组成(厚度30-70nm,直径130-250nm)

图5为4mmol∶3mmol∶12mmol∶0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分级空心微球(直径3~4μm),由纳米薄片组成(厚度60~100nm,直径150~350nm)。

图6为4mmol∶3mmol∶6mmol∶6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除少量由纳米片组成的分级微棒外,占主导地位的为分级空心微球(直径2-3.5μm),具有较小的分级微棒,由纳米薄片(厚度50-100nm,直径300-1000nm)组成。

图7为4mmol∶3mmol∶18mmol∶12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分级空心微球(直径2.5-3.5μm),由纳米薄片组成(厚度70-100nm,直径150-350nm)。

图8为4mmol∶3mmol∶6mmol∶12mmol的钛酸铋纳米粉体的sem,分级空心微球(直径2.5~4.5μm),由纳米薄片组成(厚度50~90nm,直径200~700nm)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