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铁芯的防锈处理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730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轨7和第四导轨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块8,工作板9固定在第二滑块8上,工作板9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滑块8上;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能将工作板9推向第二盛放箱6的第三气缸10,安装板16下部还固定有第四气缸20,安装板16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固定有第四气缸20 ;第四气缸20的活塞杆竖直向下。
[0042]如图1、图3所示,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箱13,第一烘箱13固定在第四气缸20的活塞杆下端处,第一烘箱1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四气缸20的活塞杆下端处;第一烘箱13内设置有若干根第一电加热管28或电加热丝,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烘箱13内固定有五根第一电加热管28 ;第一烘箱13下部开设有若干个热量出口 13a,在本实施例中,热量出口 13a的数量为五个;热量出口 13a能处于工作板9的正上方。
[0043]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实施方案,S卩:第一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箱13,第一烘箱13固定在第四气缸20的活塞杆下端处,第一烘箱13下端具有出口,出口处固定有隔网一,第一烘箱13中部固定有隔网二,隔网二上固定有若干第一电加热管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加热管28的数量为五根;第一烘箱13内部的顶板上固定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向下设置。
[0044]如图1所不,抓持输送装置包括第五气缸23、第六气缸24、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相互平行的固定在安装板16下部处,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6下部处;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中设置有第三滑块22,第五气缸23的缸体固定在第三滑块22下部处,第五气缸23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三滑块22下部处;第五气缸23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五气缸23的活塞杆下端固定有电磁铁25,第五气缸23的活塞杆下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电磁铁25,电磁铁2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第六气缸24固定在安装板16上,第六气缸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板16上;第六气缸24的活塞杆与第三滑块22相固定,第六气缸24的活塞杆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22相固定。
[0045]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该种实施方案,即:抓持输送装置包括第五气缸23、第六气缸24、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相互平行的固定在安装板16下部处,第五导轨21和第六导轨中设置有第三滑块22,第五气缸23的缸体固定在第三滑块22下部处,第三气缸10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第三气缸10的活塞杆下端固定有真空吸盘,真空吸盘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第六气缸24固定在安装板16上,第六气缸24的活塞杆与第三滑块22相固定。
[0046]如图1、图4所示,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第二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包括第二烘箱5,第二烘箱5固定在工作台2上,第二烘箱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2上;第二烘箱5上端开设有若干出热孔5a,在本实施例中,出热孔5a的数量为五个;第二烘箱5中部固定有隔网三29,第二烘箱5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隔网三29;隔网三29上固定有若干第二电加热管30,隔网三29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第二电加热管3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加热管30的数量为五根;第二烘箱5底部上固定有第二风机31,第二风机31的出风口向上设置。
[0047]如图1、图5、图6所示,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当第一盛放箱11内的有机硅覆盖漆液面低于设定值时能自动补充有机硅覆盖漆的自动补充装置一;工作台2上还设置有当第二盛放箱6内的有机硅覆盖漆液面低于设定值时能自动补充有机硅覆盖漆的自动补充装置二 ;自动补充装置一包括储漆桶一 37、输送泵一 39、液位传感器一 38和电磁阀一 40,液位传感器一 38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液位传感器一 38的高位探头设置在第一盛放箱11内,且液位传感器一 38的高位探头与第一盛放箱11最上部距离为2-4cm,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一 38的高位探头与第一盛放箱11最上部距离为3cm ;液位传感器一38的低位探头设置在第一盛放箱11内,且液位传感器一 38的低位探头与第一盛放箱11最下部距离为2-4cm,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一 38的低位探头与第一盛放箱11最下部距离为3cm ;储漆桶一 37固定在工作台2上,储漆桶一 37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2上;储漆桶一 37的容积为第一盛放箱11的容积的5-10倍,在本实施例中,储漆桶一 37的容积为第一盛放箱11的容积的8倍;输送泵一 39的输入管一与储漆桶一 37相连通,输送泵一 39的输出管一与第一盛放箱11相连通,电磁阀一 40设置在输送泵一 39的输出管一中,电磁阀一 40、液位传感器一 38和输送泵一 39均与一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米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PLC可编程控制器,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储漆桶一 37上部固定有顶板一36,储漆桶一 37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顶板一 36 ;储漆桶一 37侧部上安装有补漆阀一 34,顶板一 36下部固定有搅拌电机一 35,顶板一 36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搅拌电机一 35 ;搅拌电机一 3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搅拌电机一 3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一 33,搅拌轴一 33上固定有若干呈螺旋状或S型的搅拌叶片一 32,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轴一 33上固定有四个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一 32 ;自动补充装置二包括储漆桶二 46、输送泵二 48、液位传感器二 47和电磁阀二 49,液位传感器二 47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液位传感器二 47的高位探头设置在第二盛放箱6内,且液位传感器二 47的高位探头与第二盛放箱6最上部距离为2-4cm,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二 47的高位探头与第二盛放箱6最上部距离为3cm ;液位传感器二 47的低位探头设置在第二盛放箱6内,且液位传感器二 47的低位探头与第二盛放箱6最下部距离为2-4cm,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二 47的低位探头与第二盛放箱6最下部距离为3cm ;储漆桶二 46固定在工作台2上,储漆桶二4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2上;储漆桶二 46的容积为第二盛放箱6的容积的5-10倍,在本实施例中,储漆桶二 46的容积为第二盛放箱6的容积的8倍;输送泵二 48的输入管二与储漆桶二 46相连通,输送泵二 48的输出管二与第二盛放箱6相连通,电磁阀二49设置在输送泵二 48的输出管二中,电磁阀二 49、液位传感器二 47和输送泵二 48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储漆桶二 46上部固定有顶板二 45,储漆桶二 46上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顶板二 45 ;储漆桶二 46侧部上安装有补漆阀二 43,顶板二 45下部固定有搅拌电机二44,顶板二 45下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搅拌电机二 44 ;搅拌电机二 44的输出轴竖直向下,搅拌电机二 44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二 42,搅拌轴二 42上固定有若干呈螺旋状或S型的搅拌叶片二 41,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轴二 42上固定有四个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二41ο
[0048]如图1、图7所示,工作台2上还固定有试验桶3,工作台2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还固定有试验桶3 ;试验桶3包括底板3a以及呈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均贯通的内筒体3c和外筒体3d,内筒体3c和外筒体3d下端均固定在底板3a上,内筒体3c和外筒体3d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均固定在底板3a上;内筒体3c和外筒体3d上端通过呈圆环形的连接板3b相固定,内筒体3c上部还铰接有能将其封闭住的端盖50,从而可使试验桶3处于封闭状态;外筒体3d和内筒体3c之间具有呈环形的通道,内筒体3c的上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3cl,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3cl的数量为十个;通道内装有水,水面的高度处于出气孔3cl下方,通道内还装有第三电加热管51。
[0049]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员控制第二气缸17的活塞杆带动第一滑块19靠近第一盛放箱11的上方,第一滑块19带动第一气缸14靠近第一盛放箱11的上方,第一气缸14带动刷子12靠近第一盛放箱11的上方,使刷子12处于第一盛放箱11的上方,控制第一气缸14的活塞杆带动刷子12向下移动,使刷子12和第一盛放箱11中的有机娃覆盖漆接触,刷子12将有机硅覆盖漆涂到铁芯的上表面,控制第三气缸10的活塞杆带动工作板9靠近第一烘箱13的下方,工作板9带动铁芯靠近第一烘箱13的下方,控制第四气缸20的活塞杆带动第一烘箱13向下移动,使铁芯处于第一烘箱13内,接通第一电加热管28的电源,第一电加热管28产生的热量将铁芯的上表面烘干,控制第六气缸24的活塞杆带动第三滑块22靠近工作板9的上方,第三滑块22带动第五气缸23靠近工作板9的上方,第五气缸23带动电磁铁25靠近工作板9的上方,使电磁铁25处于工作板9的上方,控制第五气缸23的活塞杆带动电磁铁25向下移动,使电磁铁25和工作板9上的铁芯接触,接通电磁铁25的电源,电磁铁25将铁芯抓持住并输送到涂漆辊筒26上,控制转动电机27的输出轴带动涂漆辊筒26转动,通过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