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148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和线圈,铁芯本体由多个金属薄片组成,多个金属薄片相叠形成螺旋形叠片,金属薄片具有相同的弯曲形状和厚度,并且金属薄片的曲率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减少。金属薄片沿渐开线形成叠片。金属薄片具有1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长边中部设置有一开口,用于容纳线圈。开口到3个短边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的铁芯结构在电磁线圈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巨大的电磁力,以满足燃气喷射阀对电磁体能在短行程内能产生巨大的电磁力的要求。
【专利说明】
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气喷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燃气喷射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HEINZMANN、美国WOODWARD、奥地利H0ERBIGER和瑞典al troni c等公司,成熟的产品主要包括MEGASOL、SOGAV、PF1、ePCC等,这些产品的主要优点在于高抗冲击性、高密封性和高耐磨性等。
[0003]普通燃气喷射阀是通过电磁线圈与电子器件控制燃气向进气歧管进行燃气喷射的,进气歧管设置在气缸进气阀之前。燃气喷射阀通过气体机电子管理系统来控制其喷射时刻及喷射时长。
[0004]主流的燃气喷射阀的设计要求:
[0005]I)密封性:阀板关闭后泄漏量极小(0.25%);
[0006]2)响应性:喷射阀开闭迅速<4ms;
[0007]3)—致性:喷射一致性好(两次喷射误差0.5%);
[0008]4)经济性:加工工艺经济性。
[0009]主流的燃气喷射阀一般采用平面提升阀形式,这类燃气喷射阀通常具有盘状的带有多个流动通道的阀元件,其中阀元件密封地与阀座协同作用,阀座同样具有多个流动通道。这样的阀元件典型地包括多个同心环,这些同心环通过径向的分布在圆周上的板条相互连接。燃气喷射阀的阀元件借助中央销固定在衔铁上。衔铁与设置在燃气喷射阀中的电磁铁协同作用,可以通过电磁铁打开,其中电磁铁必须能实现足够的行程并且必须施加足够的磁力,以便能在短的打开时间内供给必需的气体量。目前燃气喷射阀电磁铁的软磁部分通常采用E形叠片,但是这种方式的电磁效率较低,在同样体积的条件下产生的电磁力相对较小,不能满足燃气喷射阀对于电磁铁能偶在短行程内产生巨大的电磁力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10]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电磁线圈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巨大的电磁力,以满足燃气喷射阀对电磁体能在短行程内能产生巨大的电磁力的要求。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和线圈,铁芯本体由多个金属薄片组成,金属薄片包括内圈和外圈,多个金属薄片相叠形成螺旋形叠片,金属薄片具有相同的弯曲形状和厚度,并且金属薄片的曲率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减少。
[0012]进一步地,金属薄片沿渐开线形成叠片。
[0013]进一步地,金属薄片具有I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长边中部设置有一开口,用于容纳线圈。
[0014]进一步地,开口到3个短边的距离相等。
[0015]进一步地,金属薄片为软磁性金属。
[0016]进一步地,软磁性金属为软铁、硅钢。
[0017]进一步地,金属薄片的曲率半径设置为内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1.3-1.7倍,外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2.4-2.6倍。
[0018]进一步地,金属薄片的曲率半径设置为内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1.5倍,夕卜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2.5倍。
[0019]进一步地,铁芯设置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设置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功能,保证撞击面的可靠性。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和线圈,铁芯本体由多个金属薄片组成,金属薄片包括内圈和外圈,多个金属薄片相叠形成螺旋形叠片,金属薄片具有相同的弯曲形状和厚度,并且金属薄片的曲率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减少。金属薄片沿渐开线形成叠片。金属薄片具有I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长边中部设置有一开口,用于容纳线圈。开口到3个短边的距离相等。金属薄片为软磁性金属。软磁性金属为软铁、硅钢。金属薄片的曲率半径设置为内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1.3-1.7倍,外圈的半径为金属薄片的厚度的2.4-2.6倍。铁芯设置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设置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功能,保证撞击面的可靠性。
[00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复位结构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2]1、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
[0023]2、本实用新型的铁芯结构可以在电磁线圈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电磁力,使得电磁铁能够在短行程内产生巨大的电磁力,从而阀体能够迅速的执行开启与关闭动作;
[0024]3、具有减震结构,以保证燃气喷射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对震动起到缓冲作用。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和线圈,铁芯本体具有一个环状外壳10,铁芯本体由多个金属薄片组成,金属薄片包括内圈23和外圈22,多个金属薄片相叠形成螺旋形叠片,金属薄片具有相同的弯曲形状和厚度,并且金属薄片的曲率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减少。金属薄片的曲率设置为所述内圈23的半径为1.3-1.7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所述外圈22的半径为2.4-2.6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金属薄片沿渐开线形成叠片,由于金属薄片形成螺旋式叠片以改变了绕线的截面,在线圈体积不变的情况下,绕线的截面增加,从而输出更大的电磁力。
[0028]金属薄片具有I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长边中部设置有一开口 17,用于容纳线圈(SP线圈的绕线位置)。开口 17到3个短边的距离相等。
[0029]金属薄片为软磁性金属,软磁性金属为软铁、硅钢。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导率,可以在通电情况下产生足够的电磁力。
[0030]目前燃气喷射阀电磁铁的软磁部分通常采用E形叠片,这种方式的电磁效率较低,在同样体积的条件下产生的电磁力较小,不能满足燃气喷射阀对于电磁铁能在短形成内产生巨大的电磁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铁芯结构呈螺旋形,然后在铁芯外面绕上相同体积的电磁线圈,这种方式下,能在电磁线圈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输出更大的电磁力。
[0031]由于铁芯是由具有相同弯曲形状和厚度的软磁性金属沿渐开线形成叠层,而其中这些软磁性金属叠片具有I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长边的中部开设一个用于容纳线圈的开17,而开口 17与另外三边距离的相同。此种设计,能保证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的更加均匀,使得短行程内输出更大的电磁力的效果更好。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铁芯设置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设置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功能,保证撞击面的可靠性,并保证燃气喷射装置在正常工作时,对震动起到缓冲作用。
[003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包括铁芯本体和线圈,所述铁芯本体由多个金属薄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多个金属薄片相叠形成螺旋形叠片,所述金属薄片具有相同的弯曲形状和厚度,并且所述金属薄片的曲率从外部向中心逐渐减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沿渐开线形成叠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具有I个长边和3个短边,在所述长边中部设置有一开口,用于容纳所述线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到所述3个短边的距离相等。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为软磁性金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性金属为软铁、硅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的曲率半径设置为所述内圈的半径为1.3-1.7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所述外圈的半径为2.4-2.6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的曲率半径设置为所述内圈的半径为1.5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所述外圈的半径为2.5倍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喷射装置的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设置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功能,保证撞击面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F38/12GK205692684SQ201620566541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4日 公开号201620566541.5, CN 201620566541, CN 205692684 U, CN 205692684U, CN-U-205692684, CN201620566541, CN201620566541.5, CN205692684 U, CN205692684U
【发明人】温江涛, 张磊, 陈海, 许跃, 杨军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