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7581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活性炭再生法,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活性炭在环境保护,工业与民用方面己被大量使用,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然而活性炭在吸附饱合被更换后,使用活性炭吸附是一个物理过程,因此还可以采用高温蒸汽将使用过的活性炭内之杂质进行脱附,并使其恢复原有之活性,以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再生后的活性炭其用途仍可连续重复使用及再生。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现有的活性炭再生装置具有以下缺点I)再生过程中活性炭损失往往较大;(2)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有明显下降;(3)再生时产生的尾气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活性炭加热再生
目.ο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再生炉,所述再生炉固定在装置本体内,所述装置本体内为燃烧室,所述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再生炉的上方,所述再生炉的下端设有一出料口,出料口的下端至于一急冷槽内,所述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燃油管道,所述燃油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置本体上方还设有一与燃烧室相连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经过设于燃油管道上的热回收装置后排出至空气中。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再生炉上方设有一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连接至装置本体内的燃烧室。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在高温炭化阶段是使活性炭上吸附的一部分有机物沸腾、汽化脱附,一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脱附出来,残余成分留在活性炭孔隙内成为“固定炭”。在这一阶段,温度将达到800?900° C,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接下来的活化阶段中,往反应釜内通入C02、C0、H2或水蒸气等气体,以清理活性炭微孔,使其恢复吸附性能。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再生效率好,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活性炭的回收利用领域中。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标示:1_装置本体;2_再生炉;3_燃烧室;4_进料口 ;5_出料口 ;6_急冷槽; 7-燃油管道;8_控制阀;9_排气管;10-热回收装置;11_烟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装置本体I和再生炉2,所述再生炉2固定在装置本体I内,所述装置本体I内为燃烧室3,设有一进料口 4,所述进料口 4连接再生炉2的上方,所述再生炉2的下端设有一出料口 5,出料口 5的下端置于一急冷槽6内,所述装置本体I的下方设有与燃烧室3连通的燃油管道7,所述燃油管道7上设有控制阀8。所述装置本体I上方还设有一与燃烧室3相连的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经过设于燃油管道7上的热回收装置10后排出至空气中。所述再生炉2上方设有一烟气管道11,所述烟气管道11连接至装置本体内I的燃烧室3。
【主权项】
1.一种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I)和再生炉(2),所述再生炉(2)固定在装置本体(I)内,所述装置本体(I)内为燃烧室(3),设有一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⑷连接再生炉⑵的上方,所述再生炉⑵的下端设有一出料口(5),出料口(5)的下端置于一急冷槽(6)内,所述装置本体(I)的下方设有与燃烧室(3)连通的燃油管道(7),所述燃油管道(7)上设有控制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I)上方还设有一与燃烧室(3)相连的排气管(9),所述排气管(9)经过设于燃油管道(7)上的热回收装置(10)后排出至空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炉(2)上方设有一烟气管道(11),所述烟气管道(11)连接至装置本体内(I)的燃烧室(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加热再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再生炉,所述再生炉固定在装置本体内,所述装置本体内为燃烧室,所述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再生炉的上方,所述再生炉的下端设有一出料口,出料口的下端至于一急冷槽内,所述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与燃烧室连通的燃油管道,所述燃油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再生效率好,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活性炭的回收利用领域中。
【IPC分类】B01J20-34, B01J20-20
【公开号】CN204485874
【申请号】CN201520159724
【发明人】胡建洋
【申请人】胡建洋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