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4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推板71在凹槽61的下方,所述的气杆四73 —端与推板71连接,所述的气杆三3另一端与气缸四72连接,通过气缸四72推动气杆四73带动推板71上行,通过胶桶43对工件进行上胶。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推板71尺寸小于转盘6凹槽61的尺寸。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烘干机构3包括支架一 31和紫外灯管32,所述的支架一 31安装在工作台I上,所述的紫外灯管32安装在支架一 31下方通过烘干机构3的设置,保证了上胶后工件的迅速干胶。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正面点胶2机构包括胶桶43和支架二 21,所述的支架二 21固定在工作台I上,所述的胶桶43安装在支架二 21上,通过正面点胶机构2对工件的正面进行点胶。
[0031]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一 5为步进电机,电机一 5为传动轴一 8的转动提供了动力。
[0032]进一步的,所述的取出口 10—侧设有传感器11,当取出口 10有烘干完毕的工件后,通过传感器11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机构,如果无人取出工件控制机构控制机器停止工作。
[0033]进一步的,所述的输送带12h前侧设有缓冲块12j,通过缓冲块12j的设置,保证了卡抓二 12d夹住工件后,防止了工件的损坏,达到了缓冲的作用。
[0034]本实用新型中,当输送带二 13h—侧的传感器一 13 j感应到输送带二 13h上有工件后,通过控制机构启动电机四13c,带动传动轴四13b旋转,将卡抓三13d旋转到输送带二13h的上方,将工件夹起,随后电机四13c启动带动传动轴四13b旋转,将工件加持到上料口9时,随后气缸三13f进行泄压,随后将控制放置在转盘6的凹槽61内,通过电机一 5带动传动轴一 8进行旋转,随后自动上推机构7的气杆四73推动推板71上行,通过正面点胶机构2对工件进行正面点胶,随后电机一 5带动传动轴一 8进行旋转工件达到烘干机构3的下方,通过烘干机构3对工件进行紫外烘干,随后控制机构控制电机一 5启动带动传动轴一8旋转至反面点胶机构4,通过自动上推机构7的气杆四73带动推板71将工件上推,随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气杆一 47和气缸一 46的配合将工件夹起,随后通过电机二 41控制传动轴二 44旋转180度,随后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气杆一 47和气缸一 46的配合将工件放置在推板71上,进行点胶,随后工件进入烘干机构3,进行反面烘干,随后工件达到取出口 10,当取出口 10有烘干完毕的工件后,通过传感器11将信号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自动上推机构7的推板71上行,电机三12c将卡抓二 12d转到出料口 10的一侧,通过气缸二 12f,气杆二 12g和卡抓二 12d的配合将推板71上的工件夹起,通过电机三12c将卡抓二 12d转动到另一侧,放置在输送带12h上,随后气缸二 12f泄压,将工件防止在输送带12h上,工件进入下一道工序。
[003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的点胶,烘干和翻转,通过自动卸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对涂胶后的工件进行自动卸料输送,同时通过自动上料机构的设置对操作人员组装好的工件输送到转盘上自动涂胶,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劳动力输出,同时也克服了人工点胶的不均匀性。
[003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包括工作台,正面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反面点胶机构,电机一,转盘,自动上推机构,传动轴一,上料口,取出口,自动卸料机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的电机一与传动轴一连接,所述的工作台中部设有转盘,所述的转盘圆周阵列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下方设有自动上推机构,所述的转盘圆周一侧设有正面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反面点胶机构和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面点胶机构包括电机二,固定板,胶桶,传动轴二,卡抓一,气缸一和气杆一,所述的电机二固定在固定板的后侧,所述的卡抓固定在转动轴二的一端,所述的卡抓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二的两侧,所述的卡抓通过气缸一和气杆一连接,所述的自动卸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一,传动轴三,电机三,卡抓二,连接杆一,气缸二,气杆二,输送带一,所述的支撑架一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传动轴三一端与电机三连接,所述的卡抓二与传动轴三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一两侧分别设有卡抓二,所述的卡抓二之间设有气缸二和气杆二,所述的输送带一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在转盘的一侧,所述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架二,传动轴四,电机四,卡抓三,连接杆二,气缸三,气杆三,输送带二,所述的支撑架二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传动轴四一端与电机四连接,所述的卡抓三与传动轴四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二两侧分别设有卡抓三,所述的卡抓三之间设有气缸三和气杆三,所述的输送带二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输送带二一侧设有传感器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二为步进电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抓一内层设有橡胶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上推机构包括推板,气缸四和气杆四,所述的推板在凹槽的下方,所述的气杆四一端与推板连接,所述的气杆四另一端与气缸四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尺寸小于转盘凹槽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支架一和紫外灯管,所述的支架一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紫外灯管安装在支架一下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面点胶机构包括胶桶和支架二,所述的支架二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胶桶安装在支架二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一为步进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出口一侧设有传感器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前侧设有缓冲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料和卸料点胶机,包括工作台,正面点胶机构,烘干机构,反面点胶机构,电机一,转盘,自动上推机构,传动轴一,上料口,取出口,自动卸料机构,自动上料机构,传动轴四,电机四,卡抓三,连接杆二,气缸三,气杆三,输送带二,所述的支撑架二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传动轴四一端与电机四连接,所述的卡抓三之间设有气缸三和气杆三,所述的输送带二在工作台的上方,所述的输送带二一侧设有传感器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的点胶,烘干和翻转,通过自动上料机构的设置对操作人员组装好的工件输送到转盘上自动涂胶,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劳动力输出,同时也克服了人工点胶的不均匀性。
【IPC分类】B05D3-06, B05C13-02, B05C5-00
【公开号】CN204503460
【申请号】CN201520160237
【发明人】陈聪灵
【申请人】陈聪灵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