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8353发布日期:2019-08-23 23: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O型圈加工成型后要进行检测,现有的O型圈检测方法通常为人工检测,采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其检测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人工测量存在误差,而且现有O型圈采用高度规抽检,存在漏检的出货客户投诉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其提高了O型圈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降低了检测误差,较好地控制了漏检。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盘和分度盘,所述振动盘与所述分度盘间通过送料导轨连接,所述工作台上对应所述分度盘设置有O型圈检测头、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所述分度盘上设置有与所述O型圈检测头、所述良品卸料装置和所述不良品卸料装置对应的或者所述分度盘旋转后与所述O型圈检测头、所述良品卸料装置和所述不良品卸料装置对应的O型圈放置槽。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检测头包括O型圈直径检测头和O型圈平面检测头;所述 O型圈检测头包括检测头支架,所述检测头支架上设置O型圈直径检测头气缸和O型圈平面检测头,所述O型圈直径检测头气缸22连接所述O型圈直径检测头,所述O型圈平面检测头连接所述O型圈平面检测头;所述分度盘连接驱动马达;所述工作台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分度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马达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良品卸料装置包括良品卸料吹气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良品下料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良品卸料口对应的第二良品卸料口,所述第一支架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良品卸料口对应的良品收集料装置;所述不良品卸料装置包括不良品卸料吹气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不良品下料口,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不良品卸料口对应的第二不良品卸料口,所述第一支架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不良品卸料口对应的不良品收集料装置;所述送料导轨为双送料导轨;所述送料导轨上设置有振动盘缺料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工作台上设置有振动盘和分度盘,振动盘与分度盘间通过送料导轨连接,工作台上对应分度盘设置有O型圈检测头、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分度盘上设置有与O型圈检测头、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对应的或者分度盘旋转后与O型圈检测头、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对应的O型圈放置槽,振动盘内的O型圈通过送料导轨送入分度盘中O型圈放置槽内,分度盘旋转,O型圈进入O型圈检测头,通过检测分选出良品和不良品,良品和不良品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分别进入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中,实现O型圈的检测,其提高了O型圈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降低了检测误差,较好地控制了漏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检测装置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其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振动盘2和分度盘3,振动盘2与分度盘3间通过送料导轨4连接,工作台1上对应分度盘3设置有O型圈检测头5、良品卸料装置6和不良品卸料装置7,分度盘3上设置有与O型圈检测头5、良品卸料装置6和不良品卸料装置7对应的或者分度盘3旋转后与O型圈检测头5、良品卸料装置6和不良品卸料装置7对应的O型圈放置槽8,通过检测分选出良品和不良品,良品和不良品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分别进入良品卸料装置和不良品卸料装置中,实现O型圈的检测,其提高了O型圈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降低了检测误差,较好地控制了漏检。

O型圈检测头5包括检测头支架21,检测头支架21上设置O型圈直径检测头气缸22和O型圈平面检测头23,O型圈直径检测头气缸22连接O型圈直径检测头9,O型圈平面检测头23连接O型圈平面检测头10,实现依次设置的放置槽上O型圈的平面和直径的检测,较好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工作台1设置在第一支架12上,第一支架12上设置有第二支架13,分度盘3设置在第二支架13上,马达11设置在第二支架13内,分度盘3连接驱动马达11。

良品卸料装置6包括良品卸料吹气管14和设置在第二支架13上的第一良品下料口15,第一支架12上设置有与第一良品卸料口15对应的第二良品卸料口16,第一支架12内设置有与第二良品卸料口16对应的良品收集料装置24,不良品卸料装置7包括不良品卸料吹气管17和设置在第二支架13上的第一不良品下料口18,第一支架12上设置有与第一不良品卸料口18对应的第二不良品卸料口19,第一支架12内设置有与第二不良品卸料口19对应的不良品收集料装置25,实现了良品和不良品的单独收集。

送料导轨4为双送料导轨,送料导轨4上设置有振动盘缺料检测装置20。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