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细粉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069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细粉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用于对煤粉渣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该细粉分离器采用外壳插入锥体,锥体插入集灰斗与其连接,上部管接口与排气管相连后插入外壳体内,上端采用螺旋板,下端用支撑管分别连接住两组件,再在外壳和排气管之间沿切向接进粉管。该种结构使煤粉不能均匀地进入集粉斗,分离效率低,阻力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率低,阻力下降的高效细粉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气管7安装在外壳6内,外壳6与锥体11连接,锥体11连接集灰斗13,外壳6与排气管7之间沿切向连接进粉管3,其特征是排气管7底端安装百叶窗8,百叶窗8连接旋流导流器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排气管7安装在外壳6内,排气管7上安装防爆门1,并装有排气管接口2,螺旋板5安装在排气管7与外壳6上,外壳6内采用支撑管10支撑。外壳6上同时安装防爆门4,外壳6和排气管7之间沿切向接进粉管3;排气管7底端安装百叶窗8,百叶窗8连接旋流导流器9,外壳6与锥体11连接,锥体11下端安装反射屏12,锥体11连接集灰斗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煤粉空气混合气流进入细粉分离器后,由于离心和重力的作用,混合气流被分离,煤粉沿外筒壁向下进入集灰斗,含粉相对较少的气流沿内筒外壁螺旋下降,经过由百叶窗形成的等压浓缩区,气流中的空气进入内筒,夹带的煤粉继续向下运动,螺旋气流到达外锥体顶部后,折向仍以螺旋线旋转上升,在进入内筒体前,先经过旋流器的气体与通过百叶窗进入内筒体的气流由于方向、角度等因素产生撞击。同时气流脱出螺旋线,变得比较“洁净”的空气由内筒体上部排出分离器,安装在下部锥体顶端的锥形反射屏在出粉口沿园周形成了特定的煤粉堆积角,使煤粉能均匀地进入集粉斗,当锥式锁气器开启时,漏入的空气在集粉斗上部即被反射回去,则不能直接进入分离器内部,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因锁气器漏风对分离过程造成的三次风带粉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煤粉进入细分离器后,由于离心和重力的作用,混合气流被分离,煤粉沿外筒壁向下进入集灰斗,分离效率可提高10%以上,阻力下降30%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采用排气管(7)安装在外壳(6)内,外壳(6)与锥体(11)连接,锥体(11)连接集灰斗(13),外壳(6)与排气管(7)之间沿切向连接进粉管(3),其特征是排气管(7)底端安装百叶窗(8)。百叶窗(8)连接旋流导流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细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11)下端安装反射屏(12)。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细粉分离器用于对煤粉渣的分离。其采用排气管安装在外壳内,外壳与锥体连接,锥体连接集灰斗,外壳与排气管之间沿切向连接进粉管,其特征是排气管底端安装百叶窗,百叶窗连接旋流导流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粉进入细分离器后,由于离心和重力的作用,混合气流被分离,煤粉沿外筒壁向下进入集灰斗,分离效率可提高10%以上,阻力下降30%左右。
文档编号B04C5/00GK2347669SQ98242900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10日
发明者陆纪清 申请人:陆纪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