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料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细粉分离器进口有两种,即俯视时气粉混合物逆时针方向进入的左旋和顺时针方向进入的右旋,其结构原理为由细粉分离器上端沿切线方向进入气粉混合物,自上而下的在筒体和中心管之间向下作旋转运动,煤粉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筒体内壁而沿着壁面向下锥体底部滑落,当煤粉随着气流到达锥体底部时,气体返回向上至分离器排气口排出;当气体向排气口流动时会产生旋涡,由于旋涡的吸引力使一部分已被分离、降落下来的煤粉重新卷起,被卷起的煤粉随气体一并排出,导致分离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的新型细粉分离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包括中心管、 中心管外部螺旋向下设置的筒体、筒体下端连接的下锥体和下锥体下端设置的集粉筒及锁气器,中心管顶端向上设有排气口、向一侧设有回流口,所述下锥体内部间隔安装有内锥体。所述筒体入口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 -45°。所述筒体入口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6°。所述下锥体下端口内设有反射屏。所述入口管外侧面设有检修手孔;筒体中部设有检修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在下锥体上端口内间隔安装有内锥体,气粉混合物中的煤粉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向筒体内壁,并沿着下锥体与内锥体的间隙滑落到集粉室,由于大部分被分离的煤粉从两锥体之间流走,使沿着内锥体继续向下旋转的气流得到净化,减少了向上流动气体携带的细粉量,含粉量大幅度下降,而气体返回向上流动的旋涡携带粉量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2、下锥体下端口内设有反射屏,在排粉口圆周形成了特定的煤粉堆积角,可有效使分离出来的煤粉均勻地进入集粉筒中,同时也使锁气器开启时漏入的空气在集粉筒上部被“反射”回去,而不能直接进入分离空间,避免锁气器漏气造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有效保证分离效果。3、本实用新型在电厂使用后,经现场实测效率高达95%以上,当采用乏气作为三次风时,由于带粉量明显减少,对改善锅炉燃烧工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3[0014]图2为图1中上部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新型细粉分离器,其包括中心管2、中心管2外部螺旋向下设置的筒体1、筒体1下端连接的下锥体3和下锥体3下端设置的集粉筒14及锁气器 15,筒体1的入口管9沿中心管2切向设置,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 -45°,便于气粉混合物进入。在中心管2顶端向上设有排气口 7、向一侧设有回流口 8。下锥体3内部为集粉室12、下端口为排粉口 13,为了减少向上流动气体携带的细粉量,在下锥体3上端口内间隔安装有内锥体4;在下锥体3下端口内设有反射屏10,反射屏10通过连接板11固定在下锥体3的内壁上,在排粉口 13圆周形成了特定的煤粉堆积角,可有效使分离出来的煤粉均勻地进入集粉筒14中,同时也使锁气器15开启时漏入的空气在集粉筒14上部被“反射”回去,而不能直接进入分离空间,避免锁气器15漏气造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有效保证分离效果。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维护和检修,在入口管9外侧面设有检修手孔6,筒体1 中部设有检修人孔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筒体1的入口管9与水平面的夹角α优选。下锥体3与内锥体4的间隙不仅可以捕集煤粉,而且还可以使集粉室12进口处维持足够的静压,既保证煤粉在下锥体3与内锥体4间隙中继续向下滑落,又能防止旋转气流进入集粉室12内。本实用新型工作中,气粉混合物中的煤粉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向筒体1内壁,并沿着下锥体3与内锥体4的间隙滑落到集粉室12,由于大部分被分离的煤粉从两锥体之间流走,使沿着内锥体4继续向下旋转的气流得到净化,含粉量大幅度下降,而气体返回向上流动的旋涡携带粉量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外部螺旋向下设置的筒体、筒体下端连接的下锥体和下锥体下端设置的集粉筒及锁气器,中心管顶端向上设有排气口、向一侧设有回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内部间隔安装有内锥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细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入口管与水平面的夹角 α 为 15° -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细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入口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新型细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锥体下端口内设有反射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细粉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外侧面设有检修手孔;筒体中部设有检修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细粉分离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外部螺旋向下设置的筒体、筒体下端连接的下锥体和下锥体下端设置的集粉筒及锁气器,中心管顶端向上设有排气口、向一侧设有回流口,所述下锥体内部间隔安装有内锥体。气粉混合物中的煤粉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向筒体内壁,并沿着下锥体与内锥体的间隙滑落到集粉室,由于大部分被分离的煤粉从两锥体之间流走,使沿着内锥体继续向下旋转的气流得到净化,减少了向上流动气体携带的细粉量,含粉量大幅度下降,而气体返回向上流动的旋涡携带粉量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
文档编号B04C5/08GK201978824SQ2010206901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钊, 司军, 武书义 申请人:河南华顿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