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031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方法和在透明基底与反光材料的界面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难以通过电照相方法获得具有均匀光泽的图像,如卤化银照相图像,这是因为通过粒状调色剂颗粒形成图像,因此图像表面变得不规则和不能形成均匀的光泽。
因此,已研究形成类似于卤化银照片的均匀光泽的方法。
为了形成有光泽的图像,有一种通过改进用于热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工艺的方式。然而,通过该方法不能完全解决在调色剂图像部分与其中不存在或小量存在调色剂的部分之间的光泽差异的问题。
调色剂图像部分以浮雕形式突出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Tokkai Hei7-56409提出其中将起始图像的镜像转印并在透明膜上定影,和在透明膜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上层压反光材料的方法。
在通过这一方法形成的图像中,与调色剂图像承载面相对的透明膜的表面变为最终图像的最外表面,和调色剂图像夹在透明膜和反光材料之间。因此,可获得具有高和均匀光泽的图像,这是因为图像表面是不具有调色剂图像的镜面。
然而,在用于获得具有高光泽的照片基本上优异的上述方法中仍存在下述问题。
在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过程中,因为由构成图像的部分调色剂粘附在加热元件上引起偏移现象,因此在加热元件上涂布防粘剂(例如防偏移油)的同时进行定影。然而,由于防粘剂主要由油组成,防粘剂倾向于阻止透明膜与反光材料之间的粘合。当使用这种防粘剂时,油粘附在透明膜的全部表面上,以使在透明基底上层压的反光材料倾向于容易剥离,并引起剥落和滑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和提供成像方法与成像装置,其中通过该方法与装置,形成具有均匀光泽的图像,且透明基底与反光材料难以剥落,以便可获得照片的耐久印刷。
上述目的可以是以下组成。
1.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通过调色剂在透明基底上形成镜像,和b)通过在反光材料与透明基底之间放置粘合层或者粘着层,在透明基底调色剂承载面上层压反光材料。
2.通过电照相方法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包括通过含蜡的调色剂在透明基底上形成镜像的成像部件,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上的定影设备,和将反光材料层压到透明基底的调色剂承载面上的层压部件。


图1示出了在透明基底上形成的镜像。
图2(a)、2(b)、2(c)示出了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定影设备的一个实例。
图4(a)、4(b)、4(c)示出了层压工艺。
图5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彩色成像装置。
图6示出了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框图。
图7示出了描述从图像存贮器中读出图像数据的图。
图8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彩色成像装置。
图9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彩色成像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成像方法的实施方案包括下述成像工艺、定影工艺和层压工艺。
(1)成像工艺成像工艺是在透明基底上形成调色剂镜像的工艺;尤其通过电照相方法形成调色剂图像。
即,通过使感光器充电和曝光,并使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器上形成静电潜像。
将感光器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透明基底上。
通过直接转印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元件的间接转印,进行调色剂图像从感光器到透明基底上的转印。
在透明基底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是在垂直或者水平方向上翻转的起始图像的镜像。
根据在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图像数据,通过光源如激光或LED,使感光器成像曝光;通过图像处理进行成像曝光以便形成镜像,其中所述图像处理相应于在直接转印或者间接转印过程中的转印次数。
(2)定影工艺通过将携带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基底插入到由加热元件和压制元件形成的夹持部分内,并通过夹持传送,从而进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上的定影工艺。
具有加热辊作为加热元件和压制辊作为压制元件的辊定影装置(其中通过该对辊夹持并传送记录介质),和具有带或辊作为加热元件和带或辊的带定影装置(其中通过它们夹持并传送记录介质)优选用作定影设备。
迄今为止,在涂布防偏移油如硅油的同时,进行多色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然而,防偏移油降低透明基底与反射材料之间的粘合力,以致于所得照片的耐久性退化和透明基底容易从反射材料上剥落。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不使用防偏移油的情况下进行定影,并使用本发明以下所述的调色剂,即通常其中蜡基本上不暴露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湿法制备的调色剂。
在这种调色剂内可使得蜡的含量较高,且由于在定影工艺中,即使油没有涂布在加热元件上,蜡熔化且渗出到在调色剂与加热元件接触的部分处的颗粒表面上,因此可容易地防止记录介质的偏移与缠绕。结果,在透明基底和与基底一起层压的反光材料之间的粘接力加强,因此可解决剥离与滑移的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如下所述,蜡难以在透明基底与调色剂图像之间渗出,这是因为蜡基本上不暴露于图2a和2b所示的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结果可获得下述优点透明基底难以从反光材料上剥离。
相反,当通过图2c所示的粉碎的调色剂,使调色剂图像显影时,在粉碎的调色剂本身内蜡的含量难以增加,和防偏移的油难以消除。因此,在透明基底和与该基底一起层压的反光材料之间的粘接力下降,且倾向于引起剥离和滑移的问题。
此外,蜡从调色剂转印到加热元件上,且由于大部分调色剂颗粒表面被蜡覆盖,因此容易地从加热元件再转印到透明基底上。结果在透明基底和与该基底一起层压的反光材料之间的粘接力下降,且倾向于引起剥离和滑移的问题,正如以下将详细描述的。
图3示出了定影设备的优选实例。
在图3中,定影带11a在应变下通过支持辊11c和11d布置,并通过压制与压制辊11b接触。在支持辊11d内提供加热器11e,和加热器11e加热支持辊11d与定影带11a,以便通过定影温度提高定影带的温度。
通过热传感器11k检测定影带11a的表面温度,和根据所检测的温度控制定影带11a的温度,以便保持该温度在恒定的水平下。
夹持携带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基底F并通过定影带11a和压制辊11b在箭头标记的方向上传送,并在穿过定影带11a和11b之间的夹持部分时加热,以便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F上。
元件11f-11j是用以清洗定影带11a的清洗没备,其中通过在主体(bulk)辊11h与取出辊11i之间的拉伸布置的清洗网11f通过压制辊g与定影带11a接触,并清洗定影带11a以供除去粘附在定影带11a上的蜡。经定影设备的每一指定工作时间之后更新清洗网11f。
包含在调色剂内的蜡对定影带11a的粘合量不足以以与涂布到加热元件上的防偏移油引起的程度相类似的程度降低透明基底与反光材料之间的粘合力,和通过清洗网11f清洗,形成其中透明膜F与纸张P更坚固地粘接的印刷品。
(3)层压工艺在层压工艺中,透明基底与反光材料一起层压,并使透明基底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与反光材料接触。调色剂图像夹在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之间,因此镜像以正常图像形式出现,这是因为从没有携带调色剂图像的透明基底侧观察图像所致。
图4示出了层压工艺的一个实例。
如图4所示,在透明基底B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T。从箭头W1一侧观察到的调色剂图像是在垂直或水平方向翻转的镜像。
之后,如图4b所示,通过粘附或粘着在透明基底B1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上,层压反光材料B2。
从箭头标记W2的方向观察通过层压完成的照片。结果观察到正常的图像。
通过粘合或粘着进行层压。粘合层或粘着层在事先提供的或通过在层压工艺过程中涂布形成的反光材料上。
已知的粘合剂,例如主要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或改性聚烯烃组成的热熔粘合剂,和热硬化型粘合剂如环氧型,可用作粘合剂。
可使用已知的粘着剂如溶剂类丙烯酰基粘着剂和乳液类粘着剂。
(4)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优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其厚度优选50-500微米。
在一些情况下,小于50微米的厚度引起由在照片的印刷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导致的不规则的外观。当厚度超过500微米时,在一些情况下,在通常的电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受阻。
反光材料是白色、乳白色或银白色的反射片材,和优选用于印刷的涂料纸,合成纸张如具有商品名Yupo的纸张,树脂涂布的纸张和树脂膜。
当涂料纸的涂层含有聚烯烃如链烷烃、聚乙烯和聚丙烯时,这种组分与蜡一起溶解并充当粘合剂。因此,通过使用含有能与蜡一起溶解用以使涂层作为粘合层或粘着层的物质的涂料纸,可通过热粘合更坚固地粘接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
(5)显影剂和含蜡的调色剂通过使用双组分显影剂,进行显影。对于构成双组分显影剂的载体中的磁性载体颗粒来说,可使用已知材料如金属如铁、铁素体和磁铁矿,该金属与另一金属如铝或铅的合金。特别优选铁素体。磁性颗粒的体积平均直径优选15-100微米,和更优选25-80微米。
一般可通过具有湿型分散机HELOS(由Sympatec Co.,Ltd.制造)的激光衍射粒度分布测量装置,测量载体颗粒的体积平均直径。
含通过树脂涂布的磁性颗粒的载体或者分散在树脂内的磁性颗粒(所谓的树脂分散型载体)优选用作载体。尽管没有特别限制涂布磁性颗粒的树脂,但可使用例如烯烃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酰类树脂、酯类树脂和氟树脂。作为构成树脂分散型载体的树脂,可无任何限制地使用已知的树脂,例如可使用苯乙烯-丙烯酰类树脂、聚酯树脂、氟树脂和酚醛树脂。
使用含蜡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作为含蜡的调色剂,使用蜡难以渗出其表面的调色剂。
通过使用这种调色剂,在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之间的粘合或粘着变得均匀和坚固,和可形成其中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的剥落或滑移很少的耐久的印刷图像。
这样的调色剂之一是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
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是通过其中调色剂颗粒在液体如含水介质内形成的方法生产的调色剂,例如通过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化分散法、分散聚合法或种子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
优选聚合的调色剂,其中通过聚合或多个由聚合形成的颗粒的熔化制备调色剂颗粒。尤其优选通过悬浮聚合法或乳液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和最优选通过乳液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
<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法的实例如下所述。
在可聚合的单体中,溶解电荷控制树脂,并添加各种组成材料如着色剂、蜡和添加剂如聚合引发剂,然后通过均化器、砂磨机、砂磨床(sand grinder)或超声分散器,在可聚合单体内溶解或分散各组成材料。使用均相混合机或均化器,将其中溶解或分散由各组成材料的可聚合单体分散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的含水介质内,以便使可聚合单体成为具有用于调色剂的所需尺寸的油滴状态。之后,将分散体倒入如下所述具有搅拌叶片的反应容器(搅拌容器)内,并加热使聚合反应进行。在反应完成之后,除去分散稳定剂并过滤颗粒,洗涤并干燥,制备调色剂。
<乳液聚合法>
作为乳液聚合法,可采用在Tokkai Hei 5-256252和9-96919中所述的那些。即,其中制备可聚合单体与必要添加剂的乳液,并聚合,形成树脂颗粒,和盐析该树脂颗粒、凝结,并与各组成材料如着色剂的分散颗粒一起熔化,和通过使用乳化剂分散这些颗粒,并通过添加用量不小于临界凝结浓度的凝结剂盐析,和同时通过在使凝结的颗粒熔化用的不小于所形成聚合物的玻璃转化点的温度下加热,形成熔化颗粒并使之逐渐生长的方法。在颗粒的直径达到目的尺寸时,通过添加大量水终止颗粒的生长,然后进一步加热,并搅拌,通过使颗粒表面光滑,从而控制颗粒形状。然后,通过在含湿气的流体状态下加热,干燥该颗粒。因此,可获得适合于本发明的调色剂。在所制备的调色剂颗粒中,蜡可均匀地分散,且与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的调色剂颗粒相比,可提高定影时的防偏移效果。图2a示出了通过乳液聚合制备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和图2b示出了通过悬浮聚合制备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能与水自由混合的溶剂如醇,可与凝结剂同时添加。
在通过以上所述的聚合方法形成的调色剂中,可使蜡的量大于在通过粉碎方法制备的常用调色剂中的量。因此,通过没有涂布油的蜡可防止在定影过程中向加热辊上的偏移。
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与通过粉碎方法生产的调色剂有如下不同。
图2显示出与通过粉碎方法生产的调色剂的横截面相比,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的横截面。
作为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的实例,图2a示出了通过乳液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和图2b示出了通过悬浮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和图2c示出了通过粉碎方法生产的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
在通过乳液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颗粒或者通过悬浮聚合法生产的调色剂颗粒中,其表面SF几乎被粘合剂树脂BR覆盖,和蜡基本上没有暴露于表面SF上。
相反,在通过粉碎方法生产的调色剂中,蜡WX暴露于颗粒表面SF上,和几乎全部颗粒表面被蜡WX覆盖,如图2c所示。图2c所示的颗粒形状必然通过粉碎方法形成,这是因为颗粒在作为裂开面的蜡的存在部分处被粉碎。因此大部分表面被蜡占据。
在定影工艺中,加热在片材或者透明基底上的调色剂图像(由加热辊和压制辊的加热辊侧施加热量)。因此,在加热辊侧和在片材侧上的热传导状况不同。
即,在使调色剂图像穿过加热辊和压制辊之间的夹持部分的短的持续时间内,在调色剂的加热辊侧和压制辊侧之间引起温差。在通过湿法生产的调色剂情况下,根据温差,蜡渗出到加热辊的调色剂颗粒表面上,但在压制辊侧渗出的蜡少。结果即使防止了偏移,也不会引起蜡的不必要的渗出。
在粉碎的调色剂情况下,在颗粒表面上的蜡熔化并粘合到加热辊与片材上。因此,当弯曲层压的印刷品时,透明基底与反光材料倾向于彼此剥落,且倾向于滑移。
在彩色图像如照片中,这种倾向尤其加剧,这是因为在整个全部片材表面上形成图像。可生产如图2a和2c所示的其中蜡基本上不暴露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调色剂。
当制备其中在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的层压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印刷品时,通过使用这种调色剂,透明基底和反光材料可通过粘合或粘着坚固地粘接。
其中蜡基本上不暴露于其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是其中不小于90%的颗粒表面被蜡以外的组分如粘合剂占据的颗粒。
通过下述方法测量蜡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暴露程度。
通过本领域已知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如由Topcon Co.,Ltd.制造的LEM-2000,可充分地观察调色剂颗粒的结构。在本发明中,根据放大倍数为10000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的投影图像计算蜡的暴露程度。
通过通常已知的测量调色剂颗粒的方法,进行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片拍摄。具体地,通过下述方法测量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在通常可热硬化的环氧树脂中分散调色剂颗粒,并硬化以供包埋,或者在颗粒直径为约100nm的苯乙烯细粉内分散调色剂颗粒,并通过压制模塑,然后根据需要,通过Os4O3或Ru4O3使如此获得的块染色,并通过具有金刚石边缘的切片机切片,制备薄片形样品,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样品内调色剂颗粒的横截面。在该照片中,可区别调色剂颗粒的轮廓和蜡的轮廓。
因此,检测其中调色剂颗粒的轮廓和蜡的轮廓重叠的蜡的暴露部分,且计算并平均照片上暴露的蜡的轮廓的长度对调色剂颗粒的轮廓的长度之比。
“不小于90%的颗粒表面被蜡以外的组分占据”是指平均比小于10%,对于拍摄样品内的10个颗粒计算该比的平均值。
作为形成含蜡或覆盖层的树脂颗粒的合适聚合方法,可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其中通过施加机械能,将由单体和溶解在单体内的蜡组成的单体溶液以油滴形式在浓度不大于临界胶束形成浓度下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含水介质内,并向所得分散体中添加聚合引发剂,以便单体在油滴内通过自由基聚合方式聚合。由于通过使用该调色剂可提高本发明的效果,优选这种聚合所生产的调色剂。在上述方法中,可采用油溶性聚合引发剂替代水溶性聚合引发剂或与之一起使用。
通过下述工序制备以下所述的含蜡的调色剂在没有着色剂存在下形成复合树脂颗粒,和将着色剂分散体加入到所得复合树脂颗粒分散体中,然后盐析并熔化复合树脂颗粒与着色剂颗粒。在不含着色剂的体系内制备复合树脂颗粒没有妨碍获得复合树脂颗粒的聚合反应。因此,调色剂的抗偏移能力没有劣化,和当使用这种调色剂时,没有引起因调色剂的累积产生的定影设备或图像的污染。
在调色剂颗粒内没有残留任何单体或低聚物,因为获得复合树脂颗粒的聚合反应完全进行;因此,在使用这种调色剂的成像方法的热定影工艺中,没有引起坏臭味。
描述乳液聚合生产调色剂的方法的每一工艺。
<聚合工艺>
在含蜡的调色剂的生产方法中,特征之一是,在含水介质内使可聚合单体聚合。即,通过在单体内溶解蜡,并以油滴形式在含水介质内分散所得单体溶液,且通过添加聚合引发剂,对该分散体进行聚合处理,从而获得胶乳颗粒形式的含蜡的树脂颗粒(芯颗粒)或覆盖层(中间层)。
含水介质是含50-100重量%水和0-50重量%与水互溶(water-permissible)的有机溶剂的介质。作为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可例举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酮、甲乙酮和四氢呋喃,且优选不能溶解所得树脂的醇类有机溶剂。
通过其中通过机械法形成油滴的微乳液法,溶解在油相内的蜡难以释放和足量蜡可包含在所得树脂颗粒或者覆盖层内,这种情况不同于通常的乳液聚合方法。
分散颗粒的直径为10-1000nm,优选50-1000nm,和更优选30-300nm。控制相分离结构以便均匀,且控制最近的壁距以便通过给出分散粒径的分布,在特定值下不具有峰值。
通过聚合工艺获得的复合树脂颗粒的直径以重均直径(通过电泳光散射光度计ELS-800(由Ootsuka Denshi Co.,Ltd.制造)测量)计,优选在10-1000nm范围内。
复合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点(Tg)优选在48-74℃范围内,更优选52-64℃。
复合树脂颗粒的软化点优选在95-140℃范围内。
<盐析/熔化工艺>
盐析/熔化工艺是通过盐析/熔化(同时发生盐析和熔化)由上述聚合工艺获得的复合树脂颗粒与着色剂颗粒,获得不规则形状(非球形)调色剂颗粒的工艺。
“盐析/熔化”是指同时发生盐析(颗粒的凝结)和熔化(颗粒之间界面的消失)或者同时进行盐析和熔化。对于同时发生盐析和熔化来说,必要的是在不高于构成复合颗粒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Tg)的温度下使颗粒(复合树脂颗粒和着色剂颗粒)凝结。
在盐析/熔化工艺中,数均初级粒径为约10-1000nm的内添加剂颗粒如电荷控制剂,可与复合树脂颗粒和着色剂颗粒一起盐析/熔化。可对着色剂颗粒进行其中可使用已知表面改性剂的表面改性处理。
<熟成工艺>
熟成(ripening)工艺是在盐析/熔化工艺之后的工艺,并且是通过在接近熔点,优选熔点±20℃的温度下的熔化后,保持树脂颗粒,并在恒定强度下搅拌,从而相分离蜡的工艺。也可在这一工艺中控制蜡在调色剂颗粒内的分散状态。
<过滤-洗涤工艺>
在过滤-洗涤工艺中,进行从在上述工艺中获得的调色剂颗粒的分散体系内滤出调色剂颗粒的过滤处理,和从过滤的调色剂颗粒(饼状块料)中除去粘附材料如表面活性剂和盐析剂的洗涤处理。对于过滤,可毫无限制地采用诸如离心法、使用Nutsche漏斗的真空过滤和通过压滤器过滤的方法。
<干燥工艺>
该工艺是干燥洗涤过的调色剂颗粒的工艺。
在该工艺中,可采用喷雾干燥器、真空冷冻干燥机和真空干燥器,和优选可采用固定架干燥机、移动架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旋转干燥机和搅拌干燥机。
在干燥的调色剂颗粒内的湿度优选不大于5%。和更优选不大于2%。
调色剂颗粒具有均匀的性能和尖锐的电荷分布,因此,可长时间地形成清晰度优良的图像。通过在组合物内均匀的这种调色剂颗粒,可改进分子量和表面性能、抗偏移性能和防缠绕(winding)能力,同时保持对图像载体良好的粘合性(高的定影强度)和可获得具有合适光泽度的图像。
以下详细地描述了在生产调色剂的工艺中所使用的各种构成组分。
<可聚合单体>
对于在形成树脂或粘合剂的工艺中要使用的可聚合单体,疏水单体是必要的,且根据需要,使用可交联单体。期望在其结构内包含至少一种具有酸性极性基团的单体。
(1)疏水单体可没有具体限制地使用已知的单体作为构成单体组合物的疏水单体。可使用一种或多种单体以满足所需性能。
具体地,可使用单乙烯基芳族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酯类单体、乙烯基醚类单体、单烯烃类单体、二烯烃类单体和卤代烯烃类单体。
乙烯基芳族类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类单体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笨乙烯、对笨基笨乙烯、对氯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己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β-羟基丙烯酸乙酯、γ-氨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
乙烯基酯类单体的实例包括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苯甲酸乙烯酯,和乙烯基醚类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异丁基基醚和乙烯基苯基醚。
单烯烃类单体的实例包括乙烯、丙烯、异丁烯、1-丁烯、1-戊烯和4-甲基-1-戊烯,和二烯烃单体的实例包括丁二烯、异戊二烯和氯丁二烯。
(2)可交联单体可添加可交联单体以改进树脂颗粒的性能。作为可交联单体,可采用具有两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如二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萘、二乙烯基醚、甲基丙烯酸二甘醇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3)具有酸性极性基团的单体作为具有酸性极性基团的单体,可例举(a)具有羧基(-COOH)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和(b)具有磺酸基(-SO3H)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
(a)具有羧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肉桂酸、马来酸单丁酯、马来酸单辛酯及其金属盐,其中该金属如Na和Zn。
(b)具有磺酸基的α,β-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包括磺化苯乙烯及其钠盐、烯丙基磺基琥珀酸、烯丙基磺基琥珀酸辛酯及其钠盐。
<聚合引发剂>
可任选地使用水溶性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使用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偶氮类化合物如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及其盐和2,2’-偶氮-双(2-脒基丙烷)盐,和过氧化物。根据需要,可通过结合还原剂,使上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成为氧化还原类引发剂。通过使用氧化还原类引发剂,可获得优点,如可提高聚合活性并可降低聚合温度,和可缩短聚合时间。
聚合温度例如是50℃-90℃,但不特别限定温度,只要它不低于聚合引发剂的最低自由基生成温度即可。可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和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的组合制备的常温聚合引发剂,在室温或更低下进行聚合。
<链转移剂>
可使用已知的链转移剂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尽管不特别限定链转移剂,但可使用具有巯基的化合物,如辛硫醇、十二烷硫醇和叔十二烷硫醇。优选使用具有巯基的化合物,因为可获得具有尖锐分子量分布且储存稳定性、定影强度和抗偏移性能优良的调色剂。具有巯基的化合物的优选实例包括硫基乙醇酸乙酯、硫基乙醇酸丙酯、硫基乙醇酸丁酯、硫基乙醇酸叔丁酯、硫基乙醇酸2-乙基己酯、硫基乙醇酸辛酯、硫基乙醇酸癸酯、硫基乙醇酸十二烷酯、具有巯基的乙二醇衍生物、具有巯基的新戊二醇衍生物、和具有巯基的季戊四醇(pentaerythrytol)衍生物。其中,尤其优选正辛基-3-巯基丙酸酯,在热定影调色剂时其抑制不良外观。
<表面活性剂>
当进行可聚合单体的微乳液聚合时,优选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在含水介质里将单体分散成为油滴。尽管不特别限定在这一情况下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但可例举下述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合适的化合物。
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磺酸盐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芳烷基聚醚磺酸钠、3,3-二磺基二笨基脲(disulfondiphenylurea)-4,4-重氮-双-氨基-8-萘酚-6-磺酸钠、邻羧基笨-偶氮-二甲基苯胺钠和2,2,5,5-四甲基-三苯基甲烷-4,4-重氮-双-β-萘酚-6-磺酸钠,硫酸酯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和十五烷基硫酸钠和辛基硫酸钠,脂肪酸盐如油酸钠、月桂酸钠、癸酸钠、辛酸钠、己酸(capronate)钠、硬脂酸钾和油酸钙。
优选使用由下式1和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
式1R1(OR2)nOSO3M式2R1(OR2)nSO3M在式1和2中,R1是各自具有6-2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烷基,优选各自具有8-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烷基,且更优选各自具有9-16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烷基。
由R1表示的具有6-2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六烷基、环丙基、环戊基和环己基,和由R1表示的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二苯甲基、肉桂基、苯乙烯基、三苯甲基和乙氧苯基。
在式1和2中,R2是具有2-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且优选具有2或3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由R2表示的具有2-6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亚乙基、三亚甲基、四亚甲基、亚丙基和乙基亚乙基。
在式1和2中,n是1-11的整数,优选2-10,更优选2-5,和尤其优选2或3。
在式1和2中,由M表示的单价金属例如是钠、钾和锂。其中,优选使用钠。
以下列出了由式1或2表示的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它们。
化合物101 C10H21(OCH2CH2)2OSO3Na化合物102 C10H21(OCH2CH2)3OSO3Na化合物103 C10H21(OCH2CH2)2SO3Na化合物104 C10H21(OCH2CH2)3SO3Na化合物105 C8H17(OCH2CH(CH3))2OSO3Na化合物106 C18H37(OCH2CH2)2OSO3Na<凝结剂>
在从含水介质内制备的树脂颗粒的分散体中盐析、凝结和熔化树脂颗粒的工艺中可使用金属盐;和更优选使用二价或三价金属的盐,因为二价或三价金属盐的临界凝结浓度(凝结值或凝结点)低于单价金属盐。
可在上述工艺中使用的凝结剂的实例包括单价或碱金属如钠、钾和锂的盐,二价金属,例如碱土金属如钙和镁、锰和铜的盐,和三价金属如铁和铝的盐。
金属盐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可使用单价金属盐如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锂,二价金属盐如氯化钙、氯化锌、硫酸铜、硫酸镁和硫酸锰,和三价金属盐氯化铝和氯化铁。该盐任选地选自这些盐,和优选具有低临界凝结浓度的二价与三价金属盐。
临界凝结浓度是与在含水分散体系内分散质稳定性有关的指标,且是当凝结剂加入到分散体系中时引起凝结的凝结剂浓度。取决于胶乳本身和凝结剂,凝结浓度变化很大。可通过例如S.Okamura等在“Koubunshi Kagay(Polymer Chemistry)”,17,601,1960中的描述,获悉临界凝结浓度。可按照另一种方式,在添加所需的盐到分散体中,以便改变其在悬浮液中的浓度的同时,测量分散体的ζ-电势,并在其中ζ-电势开始变化的点处测定凝结浓度。
在上述工艺中,通过金属盐处理聚合物细粒分散体,以便金属盐的浓度超过临界凝结浓度。在此情况下,根据目的来自然地选择以固态或以含水的溶液状态添加金属盐。以含水的溶液状态添加盐,必要的是所添加的盐的浓度超过在聚合物颗粒分散体和金属盐溶液的总体积内聚合物颗粒的临界凝结。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工艺中金属盐的浓度优选是临界凝结浓度的1.2倍,且更优选1.5倍,即使浓度可以是超过临界凝结浓度的某一数值。
<着色剂>
将获得含蜡调色剂所需的着色剂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含水介质内。
表面活性剂以不小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浓度溶解在其中分散有着色剂的含水介质中。可用的表面活性剂与可用于前述聚合工艺中的相同。
着色剂细粒的重均粒径(分散颗粒的直径)为30-500nm,且优选50-300nm。在上述范围外的情况下,着色剂难以引入到调色剂颗粒内,因为当重均粒径小于30nm时,着色剂颗粒的飘浮变得严重,且当重均粒径大于500nm时,着色剂颗粒不能合适地分散,容易在含水体系内沉淀。在这种条件下,着色剂颗粒不包括在调色剂颗粒内,和不合需要地以游离状态保持在含水介质内。可通过由OotsukaDenshi Co.,Ltd.制造的电泳光散射光度计ELS-800,测量着色剂颗粒的重均粒径。
将着色剂放入含表面活性剂的含水介质内,然后通过螺旋桨搅拌器初步分散(粗分散),制备其中分散有着色剂的凝结颗粒的初步分散体。将该初步分散体供给到具有用以隔开搅拌室和在搅拌室内具有高速旋转的转子的隔板的搅拌装置内,并通过该装置分散,以制备处于合适的分散状态下的着色剂细粒的分散体。
由M·Tech Co.,Ltd.制造的Cleamix可用作搅拌装置用以分散着色剂细粒成合适的分散状态。Cleamix具有高速旋转的转子(搅拌叶片)和固定隔板,所述固定隔板围绕该转子并产生剪切力(sharing force)、碰撞力、压力变化、空化和通过这种结构将潜在的芯变为待处理的液体的功能,以便通过上述功能的协同作用有效地乳化并分散待处理的液体。
尽管Cleamix最初用于形成乳液(液体细粒的分散体),但发明人发现,通过采用Cleamix作为将固态着色剂细粒分散到含水介质内的装置,可获得具有合适的平均直径和尖锐的粒径分布的着色剂细粒分散体。
在含水介质内,对处于分散状态的着色剂细粒进行盐析/熔化处理。其中分散有着色剂细粒的含水介质优选是含有浓度不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
为了盐析/熔化复合树脂颗粒与着色剂颗粒,有必要将不小于临界凝结浓度的量的盐析剂(凝结剂)添加到复合树脂颗粒和着色剂颗粒在其内分散的分散体中,并用不低于该复合树脂颗粒的玻璃化转变点(Tg)的温度加热该分散体。
适于盐析/熔化的温度范围为(Tg+10℃)-(Tg+50℃),且尤其优选(Tg+15℃)-(Tg+40℃)。为了有效进行熔化,可添加能与水自由混合的有机溶剂。
在通过树脂颗粒和着色剂颗粒在含水介质中的盐析、凝结和熔化而获得着色的颗粒(以下称作调色剂颗粒)之后。然后从含水介质中分离调色剂颗粒。优选在不小于含水介质内存在的表面活性剂的克拉夫特点的温度下,和更优选在克拉夫特点到克拉夫特点+2℃的范围内进行分离。
<克拉夫特点>
克拉夫特点是其中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开始变浑浊时的温度,且如下所述测量克拉夫特点。
通过将实际使用量的凝结剂添加到在盐析、凝结和熔化工艺中将使用的含水介质内,制备表面活性剂溶液,并在1℃下储存5天。之后,在搅拌的同时,逐渐加热该溶液,直到变得透明。溶液变透明时的温度定义为克拉夫特点。
各种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染料可用作着色剂。可使用已知的无机颜料,且以下列举了其具体实例。
作为黑色着色剂,例如可使用炭黑如炉黑、槽法炭黑、乙炔黑、热裂炭黑和灯黑,和磁性粉末如磁铁矿和铁素体。
可单独或以选择的多种的组合使用这些无机颜料。颜料的添加量为聚合物的2-20重量%,和优选3-15重量%。
当调色剂是磁性调色剂时,可添加上述磁铁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以调色剂的20-60重量%的量添加磁铁矿用以得到指定的磁性性能。
也可使用已知的有机颜料和染料。以下列出了其具体实例。
品红或红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红2、C.I.颜料红3、C.I.颜料红5、C.I.颜料红6、C.I.颜料红7、C.I.颜料红15、C.I.颜料红16、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53:1、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23、C.I.颜料红139、C.I.颜料红144、C.I.颜料红149、C.I.颜料红166、C.I.颜料红177、C.I.颜料红178和C.I.颜料红222。
橙色或黄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橙31、C.I.颜料橙43、C.I.颜料黄12、C.I.颜料黄13、C.I.颜料黄14、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7、C.I.颜料黄93、C.I.颜料黄94、C.I.颜料黄138、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C.I.颜料黄155和C.I.颜料黄156。
绿色或青色颜料的实例包括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6、C.I.颜料蓝60和C.I.颜料绿7。
作为染料,例如可使用C.I.溶剂红1、49、52、58、63、111和122,C.I.溶剂黄19、44、77、79、81、82、93、98、103、104、112和162,C.I.溶剂蓝25、36、60、70、93和95,还可使用其混合物。
根据需要,可单独或以其选择的各种的组合使用这些颜料和染料。颜料的添加量为聚合物的2-20重量%,和优选3-15重量%。
构成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在其表面上改性。优选采用已知的表面改性剂如硅烷偶联剂和钛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烷氧基硅烷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硅氧烷如六甲基二硅氧烷和γ-氯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钛偶联剂的实例包括各自由Ajinomoto Co.,Ltd.以商品名Plenact推入市场的TTS、9S、38S、41B、46B、55、138S和238S,和各自由Nihon Soda Co.,Ltd.推入市场的A-1、B-1、TOT、TST、TAA、TAT、TLA、TOG、TMSTA、A-10、TMT、B-2、B-4、B-7、B-10、TBSTA-400、TTS、TOA-30、TSDMA、TTAB和TTOP。铝偶联剂的实例例如是由Ajinomoto Co.,Ltd.制造的Plenact AL-M。
添加量优选是着色剂的0.01-20重量%,和更优选0.1-5重量%。为了改性着色剂颗粒,采用其中将表面改性剂加入到着色剂颗粒的分散体中,并加热该体系以反应的方法。因此,通过过滤和用与分散溶剂相同的溶剂反复洗涤并干燥,从而获得表面改性的着色剂颗粒。
<金属元素>
从抑制调色剂颗粒上过量电荷和得到均匀的充电能力的角度考虑,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优选含有金属态或金属离子状态的上述金属元素,其用量为调色剂的250-20000ppm,更优选800-5000ppm用以稳定和维持与环境条件有关的充电性能。
作为凝结剂添加的二价或三价金属元素和作为凝结终止剂添加的单价金属元素的总量优选350-35000ppm。可通过由Rigaku Denki Kogyo Co.,Ltd.制造的荧光X-射线分析装置System3270,测量由用作凝结剂的金属种类,如来源于氯化钙内的钙产生的荧光X-射线的强度,从而确定调色剂内的残余量的金属离子。在具体的测量方法中,制备多种调色剂,所述多种调色剂每个含有彼此不同的已知量的金属盐凝结剂,和使5g每种调色剂形成丸片(pellet),和制作金属盐凝结剂的含量(以重量ppm计)与由该金属盐的金属种类产生的荧光X-射线的强度之间的关系(校准曲线)。之后,以与以上所述相同的方式,将要进行金属盐凝结剂含量测量的调色剂样品形成为丸片,并测量来自金属盐凝结剂中金属种类的荧光X-射线强度,且根据上述校准曲线可确定调色剂内金属离子的含量或残余量。
<蜡>
通过以上所述的工艺获得的调色剂是通过在含水介质内熔化含蜡的树脂颗粒并通过熟成工艺合适地使蜡凝结而形成的具有海-岛结构的调色剂。可通过在含水介质内盐析/熔化如此形成的含蜡树脂颗粒与着色剂颗粒,从而获得蜡在其中细分散的调色剂。
作为具有防粘功能的调色剂,优选数均分子量为1500-9000的低分子量聚丙烯,或者低分子量聚乙烯,且尤其优选由下式表示的酯类化合物。
R1-(OCO-R2)n在该式中,n是1-4的整数,优选2-4,和更优选3或4。R1和R2各自为可具有取代基的烃基。由R1表示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40,优选1-20,和更优选2-5。由R2表示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40,优选16-30,和更优选18-26。
以下列出了典型化合物的实例。
1)CH3-(CH2)12-COO-(CH2)17-CH32)CH3-(CH2)18-COO-(CH2)17-CH33)CH3-(CH2)20-COO-(CH2)17-CH34)CH3-(CH2)14-COO-(CH2)19-CH35)CH3-(CH2)20-COO-(CH2)6-O-CO-(CH2)20-CH3
蜡的添加量为全部调色剂重量的10-30%,和优选12-25重量%。
当添加量小于10%时,倾向于发生偏移。
(6)成像装置图5示出了涉及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彩色成像装置的第一个实例。
彩色成像装置包括成像部件M1、层压部件M2和切割部件M3。
成像部件具有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Y,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M,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C,和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K。
成像装置Y、M、C和K其结构相同。因此,仅在黄色成像单元Y上提供表示构成部件的符号,并省去在其它成像单元上的符号,且尽管仅仅描述了黄色成像单元Y的机械装置,但成像单元M、C和K的机械装置与成像单元Y相同。
充电设备2、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主转印设备5和清洗设备6围绕鼓状感光器1排列。
当形成图像时,顺时针旋转感光器1,和通过充电设备2充电以及通过曝光设备3曝光,在感光器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设备4使所得静电潜像显影,以便在感光器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在感光器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主转印设备5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7上。
在通过多个辊8拉伸布置并在箭头符号的方向上移动的中间转印元件7上,将通过黄色成像单元Y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通过品红色成像单元M形成的品红色调色剂图像,通过青色成像单元C形成的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通过黑色成像单元K形成的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叠加,以便形成多色调色剂图像。
在中间转印元件7上的多色调色剂图像通过次转印设备10被转印到转印膜F的片材上。
透明膜F储存在暗盒12内并通过供应辊13逐一供应。
作为充电设备2,优选使用具有放电电极和格栅的scorotron充电装置。
作为曝光设备3,优选根据图像数据发光以使感光器点曝光的曝光装置,和优选使用激光扫描曝光装置和LED通道曝光装置。
显影设备4优选是通过使用主要由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含蜡调色剂和载体组成的双组分进行反转显影的显影装置。
作为主转印设备5和次转印设备10,优选使用转印电压施加在其上的转印辊,或者具有放电电极的电晕管充电器件。
清洗设备6和9优选是使用弹性叶片的叶片清洗器件。
作为定影设备11,使用以上所述的定影设备。
通过穿过定影设备11使携带转印的多色调色剂图像的透明膜F定影,然后从成像部件M1中输出,并传送到层压部件中。在层压部件中,作为反光材料的辊状纸张P与透明膜F一起堆叠并穿过压制辊对21的辊隙。事先在作为反光材料的纸张P上提供粘合剂的粘着剂层,和透明膜F与纸张P通过粘合或粘着层压。通过一对压制辊21压制或者在压力下加热,进行粘合或粘着。
层压的物体或印刷品FP被传送到切割部件M3中并通过切割机23切割成片状印刷品,和从切割部件M3中输出。
在每一成像单元Y、M、C和K中,通过曝光装置3进行曝光,以便在感光器上形成镜像。通过图6和7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图像处理,形成镜像。图6示出了形成镜像的图像处理方法。
用于形成驱动曝光设备3的数据的图像处理设备30从图像存储器31中读出图像数据,并形成图像数据32b。当要形成镜像时,图像处理设备30在扫描方向上以与写入顺序相反的顺序x2,和在次扫描方向上以写入顺序y读出在图像存储器1中存储的图像数据32a,形成图像数据32b。
在中间转印元件7上使在感光器1上形成的镜像变为正常图像,并通过转印到透明膜F上,转化成镜像。
当通过层压透明膜F和纸张P制备印刷品FP时,在透明膜F上形成的镜像观察到为正常图像。
图8示出了彩色成像装置的第二个实例。
成像部件具有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Y,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M,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C,和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K。
成像装置Y、M、C和K其结构相同。因此,仅在黄色成像单元Y上提供表示构成部件的符号,并省去在其它成像单元上的符号,和尽管仅仅描述了黄色成像单元Y的机械装置,但成像单元M、C和K的机械装置与成像单元Y相同。
充电设备2、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主转印设备5和清洗设备6围绕鼓状感光器1排列。
当形成图像时,顺时针旋转感光器1,和通过充电设备2充电以及通过曝光设备3曝光,在感光器1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设备4使所得静电潜像显影,以便在感光器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在感光器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主转印设备5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7上。
在黄色成像单元Y上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在品红色成像单元M上形成的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在青色成像单元C上形成的青色调色剂图像,和在黑色成像单元K上形成的黑色调色剂图像层状转印到透明膜F上,以便形成多色调色剂图像。
使多色调色剂图像在其上形成的透明膜F穿过使多色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设备11并传送到压制辊对21上。除此之外,由主体辊20供应具有粘着层或粘合层的纸张P,并在压制辊处与透明膜F一起交叠。透明膜F与由主体辊20供应的纸张P一起交叠,并通过穿过压制辊对21层压,形成印刷品FP。通过切割机23,将印刷品FP切割成指定尺寸。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曝光设备3,在感光器1上形成起始图像的正常调色剂图像,并在透明膜F上形成镜像。
通过纸张P支持镜像,制备照片,从透明膜F的图像承载面的反侧观察该照片为正常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图像处理设备30从图像存储器31中以与写入x1相同的顺序读出图像数据,形成图像数据32b,通过该数据驱动曝光设备3。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彩色成像装置的第三个实例。
该实施方案的成像部件具有与实施方案1相同的结构。
该实施方案与实施方案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层压部件M2,并在成像部件内建造层压设备与粘合涂布设备。
在其上通过以上所述的成像过程,形成多色调色剂图像的透明膜F通过定影装置11定影,并穿过压制辊对21。然后通过涂布设备25,在面对由主体辊20供应的纸张P的透明膜F表面上涂布粘着剂或粘合剂。通过压制辊对21层压透明膜F和纸张P,并通过切割机23,切割成消费者指定的尺寸。
通过上述构造,可形成不具有因调色剂图像引起的不规则表面的图像,和形成表面层的透明基底与形成衬里层(backing layer)的反光材料在如此制备的图像内一起坚固地粘接。因此,可制备其中在表面层与支持层之间的剥离或滑移很小的印刷品。如此获得的印刷品适合于照片的印刷。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通过调色剂,在透明基底上形成镜像,和b)通过在反光材料与透明基底之间放置粘着层或粘合层,层压透明基底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与反光材料。
2.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通过湿法生产调色剂。
3.权利要求2的成像方法,其中通过聚合方法生产调色剂。
4.权利要求3的成像方法,其中通过乳液聚合方法生产调色剂。
5.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蜡基本上不暴露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
6.权利要求5的成像方法,其中不小于90%的颗粒表面被不同于蜡的组分占据。
7.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蜡在调色剂内的含量为10-30%。
8.权利要求7的成像方法,其中蜡在调色剂内的含量为12-25%。
9.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无需涂布任何防粘剂,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上的步骤。
10.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反光材料事先具有粘着或粘合层。
11.权利要求10的成像方法,其中反光材料是涂料纸,和在该涂料纸上的涂层具有粘着或粘合层。
12.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调色剂含有彩色调色剂,和调色剂图像是颜色彼此不同的多种彩色调色剂图像叠加的多色调色剂图像。
13.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反光材料是白色、乳白色或银白色的着色纸张或树脂薄膜的至少一种。
14.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透明基底是树脂薄膜。
15.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其中通过电照相方法,在透明基底上形成调色剂的镜像。
16.通过权利要求1的成像方法形成的印刷材料。
17.一种通过电照相方法的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含蜡的调色剂形成镜像的成像部件,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上的定影设备,和将反光材料层压到透明基底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上的层压部件。
18.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成像部件使用通过湿法生产的含蜡的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
19.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成像部件通过使用其中蜡基本上不暴露于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
20.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定影设备具有加热元件和压制元件,且无需涂布任何防粘剂到加热元件上,通过夹持和传送,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到透明基底上。
21.权利要求20的成像装置,其中定影设备具有用于除去粘合在加热元件上的蜡的清洗设备。
22.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装置具有用于涂布粘着剂或粘合剂的涂布设备,该粘着剂或粘合剂用于将反光材料粘着或粘合到透明基底上。
23.权利要求17的成像装置,其中成像部件具有通过层状多色图像叠加形成多色调色剂图像的多个成像单元。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通过调色剂,在透明基底上形成镜像,和b)通过粘着层或粘合层,层压透明基底的调色剂图像承载面与反光材料。
文档编号G03G9/08GK1920683SQ200510092758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1日
发明者冈本行雄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