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24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中炼厂气回收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吸收解吸工艺流程---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炼厂气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各工艺装置所产气体(包括氢气和C1至C4的烷烃、烯烃以及少量C5)的总称。产生炼厂气的装置主要包括原油初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以及焦化、减粘裂化等热加工过程。工业上一般采用吸收与解吸的方法把气体中大于C3及小于C2的组分进行分离回收,即是一般炼厂中所采用的吸收解吸过程。
吸收解吸工艺流程目前广泛采用的有两种类型,单塔吸收解吸流程和双塔吸收解吸流程。前者的特点是吸收过程采用一个吸收-解吸塔,使得大于C3组分的吸收和小于C2组分的解吸过程在同一个吸收-解吸塔内进行。后者的特点是吸收和解吸在两个塔内进行,解决了单塔流程吸收与解吸过程在同一个塔内的相互干扰问题。单塔流程液态烃的收率只有60~70%,双塔流程则可达95%。天津大学在2005年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0510014443.7,名称为“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分步冷凝工艺及其复合工艺”的发明专利,采用双塔流程,将压缩富气、富吸收油和解吸气混合后直接进入平衡罐进行气液分离,然后再分步冷却凝缩油和不凝气,凝缩油稍加冷却后作为热进料进入解吸塔的中上部,而不凝气冷却到较低温度后作为冷进料进入解吸塔顶部。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在2001年申请了一项“一种炼油吸收稳定工艺”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01117638.5,采用的也是双塔流程,它是将经过提压和冷却的富气、吸收塔塔底的富吸收油、解吸塔顶的解吸气混合后冷凝冷却进入油气分离器,气相部分进入吸收塔底部,液相部分经换热升温进入解吸塔顶部,它在装置大部分设备不动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装置处理量,在处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装置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华南理工大学在1999年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99116296.X,名称为“催化裂化吸收稳定装置及其工艺流程”的发明专利,采用单塔流程,设一油吸收脱乙烷塔,塔顶设有一冷凝系统,塔上半部精馏段设有一至两个中间冷却系统,塔下半部提馏段设有一个中间再沸器系统,塔底设有一塔釜再沸器。它取消了现有装置的两股流量和原料量相当的返回物料、提高了产品回收率,降低了副产品量和操作费用。
国外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就采用了双塔流程。国内的气体回收装置大部分采用吸收与解吸塔分别安装的双塔流程。吸收塔的压力范围在0.7~2.1MPa(表压),采用的温度范围在32~49℃,一般控制在40℃左右。国外有些装置吸收塔温度低达10℃,在低温下进行吸收,丙烯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许多炼厂用未脱丁烷的催化裂化汽油作为贫油,用脱丁烷催化裂化汽油作补充,丙烯回收率达90%,丁烯及更重组分收率达99%。采用较低分子量的贫油,可减少贫油循环量。据文献记载,贫油分子量最好比所需吸收的组分大3~4个碳。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冷冻油的吸收方法”,专利号CN200410073169.6,它是以装置自产稳定轻烃为吸收剂的冷冻油吸收方法,能用较少的吸收剂,获得较高的轻烃回收率,适用于从油田伴生气或从天然气中回收液化气,且C3收率要求较高的回收工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选择吸收降低催化裂化干气中丙烯的方法”的专利,专利号CN200410037433.0,它用吸收剂吸收干气中的丙烯,然后用吹扫气体对吸收有丙烯的吸收剂进行解吸,解吸后的吸收剂可循环使用。
催化裂化干气作为干气制乙苯原料,丙烯浓度常在3%左右,在乙烯与苯的烃化反应的同时,伴随丙烯与苯的副反应,副产物丙苯的生成不但影响乙苯产品的纯度,而且增大了苯耗。实验证明,控制干气中丙烯含量在0.7%以下,可以有效抑制丙烯与苯副反应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工艺流程,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干气中丙烯含量在0.7%以下,可以有效抑制丙烯与苯副反应的发生。
它包括丙烯吸收部分、脱乙烯部分和脱丙烯部分,其特征在于催化干气经水洗塔(1)水洗脱出MDEA后进入干气分液罐(2)进入丙烯吸收塔(4),吸收剂罐(3)中吸收剂由泵抽出深冷后进入丙烯吸收塔(4)。催化干气与自上而下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吸收剂吸收了干气中的丙烯组分后,净化干气从丙烯吸收塔顶排出,塔底物料由泵抽出,分两路进入脱乙烯塔(4)。一路作为冷进料直接进入脱丙烯塔(5),一路作为热进料与脱丙烯塔底物料换热后进入脱乙烯塔(5)。吸收剂在脱乙烯塔(5)中解吸出其中的乙烯组分,循环干气从脱乙烯塔顶排出,返回至干气分液罐(2)分液后进入丙烯吸收塔(4)。脱乙烯塔底物料自压进入脱丙烯塔(6),解吸出其中的丙烯组分。脱丙烯塔顶油气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丙烯塔顶回流罐(7),气相部分深冷后,不凝气作为装置内燃料,进入燃料气分液罐,液相自流回脱丙烯塔顶回流罐(7)。脱丙烯塔顶回流罐(7)液体由泵抽出后返回脱丙烯塔顶作为回流液。脱丙烯塔底物料与脱乙烯塔热进料换热后进入循环吸收剂罐(3),与补充吸收剂混合后在系统内循环使用。
上述工艺流程中1)采用苯作吸收剂,吸收剂与干气的体积比为2~30;2)解吸后的吸收剂可在系统内循环使用,苯的纯度应达到95~99%;3)两段解吸,设两个解吸塔。第一段解吸乙烯组分,第二段解吸丙烯组分;4)第一段解吸气在系统内循环,解吸温度0~300℃,解吸压力0.1~4.0MPa;5)低温吸收,吸收条件操作温度-20~60℃,压力0.1~4.0MPa;
6)脱丙烯塔进料有冷、热两股进料,进料温度为0~200℃;塔顶不设冷却器,塔顶温度由冷进料量调节,解吸温度-10~200℃,解吸压力0.1~4.0MPa。
本发明的优点是以往工艺的原料处理部分是经脱硫、水洗后干气,直接进入反应系统。
本发明原料干气,经过一段吸收、两段解吸后,脱除了其中的丙烯组分,脱丙烯后干气丙稀含量只有150ppm~0.7%,有效减少了丙烯与苯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苯耗。具体特点如下1)本发明所用吸收剂为苯,苯为装置原料之一,节省大量吸收剂;2)本发明采用低温吸收工艺,吸收剂深冷到-10~40℃,更有利于吸收;3)本发明采用两段解吸工艺,乙烯收率可达98~99%,丙烯脱除率可达95~98%以上;4)本发明脱乙烯塔顶不设冷却器,脱丙烯塔顶温度靠冷进料量调节。
本发明的特点和积极效果可从下述的应用实例得以体现。


图1为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如图所示1是水洗塔,2是干气分液罐,3是吸收机罐,4是丙烯吸收塔,5是脱乙烯塔,6脱丙烯塔,7是脱丙烯塔顶回流罐。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的设备都为现有工艺中使用的设备,均可订购或采购到。本发明中根据设备大小苯吸收剂用量有所不同,但保证吸收剂与干气的体积比为2~30即可。
0.6~1.0MPa、40℃的催化干气自系统进入水洗塔1洗涤,水洗水为新鲜水循环使用(其中有补充),脱出干气中大部分MDEA,水洗后的干气MDEA浓度降至1PPM以下。水洗后的干气进入干气分液罐2与脱乙烯塔5顶循环干气混合后经干气压缩机压缩后在1.2~1.4MPa、40℃进入丙烯吸收塔4。塔顶净化后的干气在1.2MPa、15℃与乙苯产品换热至126℃后进入烃化反应器。丙烯吸收塔4塔底富吸收剂在1.25MPa、22.5℃经泵加压后分两路进入脱乙烯塔5,一路冷进料在1.67MPa、22.5℃直接进入脱乙烯塔顶,另一路与脱丙烯塔底贫吸收剂换热至120℃后进入脱乙烯塔5。脱乙烯塔塔顶气体在1.0MPa、40℃返回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塔底液在1.02MPa、168℃进入脱丙烯塔。脱丙烯塔顶油气在0.35MPa、100℃经冷凝冷却至40℃后进入脱丙烯塔顶回流罐7,气相部分深冷至10℃,其中的气相为富丙烯干气,作为本装置加热炉燃料在0.3MPa、10℃进入燃料气分液罐,液相自流回脱丙烯塔顶回流罐,由泵抽出后在0.76MPa、40℃返回塔顶作为回流液,塔底解吸液在0.4MPa、131℃与丙烯吸收塔底液换热至40℃返回吸收剂罐,作为循环吸收剂返回丙烯吸收塔。
权利要求
1.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流程,它包括丙烯吸收、乙烯解吸和丙烯解吸三部分,其特征在于在反应部分前增加原料的脱丙烯工艺,经脱硫的催化干气自系统进入装置后,先进入水洗塔洗涤,脱出其中的大部分MDEA,水洗后的干气将MDEA浓度降至1PPM以下,合格干气进分液罐分液后,进入丙烯吸收塔,与自上而下冷却到-10~40℃的吸收剂逆流接触,将其中的丙烯组分和部分乙烯组分吸收下来;净化干气从丙烯吸收塔顶排出,分三路进烃化反应器,丙烯吸收塔底物料经泵加压后一路作为冷进料直接进入脱乙烯塔,一路与脱丙烯塔底物料换热至10~300℃左右作为热进料进入脱乙烯塔,将其中的乙烯组分解吸出来,富乙烯气从脱乙烯塔顶排出,返回干气分液罐分液后在丙烯吸收塔和脱乙烯塔之间循环,脱乙烯塔底物料自压至脱丙烯塔,将吸收剂中的丙烯组分解吸出来,塔顶油气冷凝冷却后进入脱丙烯塔塔顶回流罐,冷凝液打入脱丙烯塔塔顶作为回流,不凝气进入冷凝器冷凝至-10~200℃,富丙烯气体从塔顶排出,作为装置内燃料,液相自流入脱丙烯塔塔顶回流罐,脱丙烯塔塔底物料贫吸收剂与丙烯吸收塔底物料换热至10~200℃左右后自压至吸收剂罐,吸收剂再从吸收剂罐抽出,经泵加压后冷却至-10~40℃进入丙烯吸收塔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1)工艺中吸收剂采用苯,吸收剂与干气的体积比为2~30;2)解吸后的吸收剂可在系统内循环使用,苯的纯度应达到95~99%;3)两段解吸,设两个解吸塔,第一段解吸乙烯组分,第二段解吸丙烯组分;4)第一段解吸气在系统内循环,解吸温度0~300℃,解吸压力0.1~4.0MPa;5)低温吸收,吸收条件操作温度-20~60℃,压力0.1~4.0MPa;6)脱丙烯塔进料有冷、热两股进料,进料温度为0~200℃;塔顶不设冷却器,塔顶温度由冷进料量调节,解吸温度-10~200℃,解吸压力0.1~4.0MP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催化干气制乙苯原料预处理部分工艺流程,它减少了丙烯与苯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苯耗。它包括丙烯吸收、乙烯解吸和丙烯解吸三部分,在反应部分前增加原料的脱丙烯工艺,经脱硫的催化干气进入装置后,先洗涤脱出其中的大部分MDEA,合格干气进分液罐分液后,进入丙烯吸收塔,将其中的丙烯组分和部分乙烯组分吸收下来;净化干气从丙烯吸收塔顶排出,分三路进烃化反应器,一路作为冷进料直接进入脱乙烯塔,一路与脱丙烯塔底物料换热至10~300℃左右进入脱乙烯塔,将其中的乙烯组分解吸出来,富乙烯气从脱乙烯塔顶排出,返回干气分液罐分液后在丙烯吸收塔和脱乙烯塔之间循环,将吸收剂中的丙烯组分解吸出来。脱除了其中的丙烯组分,脱丙烯后干气丙稀含量只有150ppm~0.7%。
文档编号C10G70/04GK1923973SQ200610046750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金月昶, 曾蓬, 房晶, 付会娟, 金熙俊, 康久常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