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27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气化或热解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粉尘、HC和含硫气体(90%以上为H2S)等污染物,在使用之前必须予以净化。煤气作为燃料气使用时,含硫气体会对燃气轮机叶片等设备造成腐蚀;作为原料气则会使催化剂硫中毒,同时其燃烧转化为SO2释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在工艺过程中H2S等含硫物质的脱除是生活生产中的必要环节。现有的脱硫装置中,往往从底部引入煤气,然后煤气就直接由上往上流动,气体较为集中,脱硫效率不是很高。另外,目前基本上都是从上方设置安装喷水淋管,由上往下喷洒,经过长时间使用经验得取,由于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进入到罐体内后会迅速上升,虽然设置了两级或者三级喷淋机构,但是往往都有靠近罐体侧壁的部分煤气没有被喷洒完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硫效果较佳的煤气脱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煤气脱硫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底部设有进气口,罐体顶部设有出气口,罐体内由上往下设有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罐体外设有喷淋水箱,该喷淋水箱内填充有喷淋液,该喷淋水箱通过水泵和喷淋管路与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连接,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喷淋液回收槽,该喷淋液回收槽通过管路与喷淋水箱连接,罐体内设有位于上喷淋管上方的除雾器,下喷淋管连接有下侧喷淋管,该下侧喷淋管安装在罐体的侧壁且位于下喷淋管下方,上喷淋管连接有上侧喷淋管,该上侧喷淋管安装在罐体的侧壁且位于上喷淋管下方,罐体内还设有位于进气口上方的若干挡风板,该挡风板呈上下错位排列分布,相邻两块挡风板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下侧喷管和上侧喷淋管分别位于罐体内相对的侧壁上。

所述下侧喷淋管的上侧喷淋管的喷水口均设为向下倾斜的结构。

所述挡风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

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

所述下侧喷淋管由下喷淋管延伸形成,上侧喷淋管由上喷淋管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方和侧方的喷淋管同时喷淋,实现全方位的喷淋,并且利用挡风板,阻挡煤气的流动,使煤气有一个暂缓的流动过程,能够受到更加全面的喷淋,实现更好的脱硫,而且利用挡风板,可以将煤气中夹杂的一些颗粒杂质阻挡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煤气脱硫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设有进气口10,罐体1顶部设有出气口2,罐体1内由上往下设有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13,罐体1外设有喷淋水箱8,该喷淋水箱8内填充有喷淋液,该喷淋水箱8通过水泵7和喷淋管路6与上喷淋管4和下喷淋管13连接,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喷淋液回收槽9,该喷淋液回收槽9通过管路与喷淋水箱8连接,罐体1内设有位于上喷淋管上方的除雾器3,下喷淋管13连接有下侧喷淋管12,该下侧喷淋管12安装在罐体1的侧壁且位于下喷淋管13下方,上喷淋管4连接有上侧喷淋管5,该上侧喷淋管5安装在罐体1的侧壁且位于上喷淋管4下方,罐体1内还设有位于进气口10上方的若干挡风板11,该挡风板11呈上下错位排列分布,相邻两块挡风板之间具有间隙。

下侧喷管12和上侧喷淋管5分别位于罐体1内相对的侧壁上。下侧喷淋管12的上侧喷淋管5的喷水口均设为向下倾斜的结构。下侧喷淋管由下喷淋管延伸形成,上侧喷淋管由上喷淋管延伸形成。

挡风板呈向上凸起的弧形。并且该挡风板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倾斜设置,设置方式灵活多变。

本实用新型中,初始煤气由进气口引入罐体内,启动水泵,将喷淋液引入上喷淋管、上侧喷淋管、下喷淋管和下侧喷淋管中,上喷淋管和下喷淋管由上往下喷淋,上侧喷淋管和下侧喷淋管则从罐体侧壁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喷洒,并且上侧喷淋管和下侧喷淋管分别是从相对的两个方向喷淋,从而保证能够对煤气进行全方位的喷淋,起到充分脱硫的作用。煤气从进气口排出后,受到进气压力而向上抬升,受到挡风板的阻挡,从而对煤气的上升起到一个暂缓的作用,煤气从挡风板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由于煤气受到阻挡,因此可以被喷淋液更长时间的喷淋,而且煤气中如果有夹杂着颗粒物,则可以因被挡风板阻挡而下落,从而提高脱硫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