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7765发布日期:2019-04-29 11:5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裂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废塑料或废橡胶的处理办法,目前一般是通过将废塑料或废橡胶裂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经精馏制得汽油、柴油、液化气等,裂解处理是治理白色污染,处理废旧塑料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现有的裂解炼油反应釜不多为固定不动的模式,因此存在裂解受热不均匀,裂解效果差,以及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专利公告号为CN2422284Y,公告日为2001.03.0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废塑料油化的裂解炉,封闭的裂解炉内设有均布的火管,火管与燃烧器相连;裂解炉上设有催化剂加入口,裂解炉上部的接管内设有催化柱;裂解炉上还设有排烟口、进料口和排渣口。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裂解炉存在裂解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其能通过在裂解炉上设置进料管、出料管、永磁铁块、电磁单元以及热气单元的方式,达到废旧塑料有效裂解制油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裂解结构简单有效,裂解操作方便快捷,以及裂解稳定、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包括裂解炉,设置在所述裂解炉上的进料管以及出料管,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上的两个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出料管上的永磁铁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进而排斥顶起所述永磁铁块方式以用于往复旋转所述裂解炉的电磁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裂解炉上并用于对塑料进行加热裂解的热气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柱上端并用于卡合安放所述出料管的弧形槽,两个所述电磁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柱两侧位置处,所述出料管上两侧且位于所述电磁单元上方位置处分别设有所述永磁铁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侧面上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上并用于磁力排斥顶起所述永磁铁块的电磁铁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表面上并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部供电的直流干电池,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侧面上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电磁铁部和所述直流干电池的通电触发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磁铁部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开槽,粘结设置在所述开槽槽体内底面上的芯体,以及绕制在所述芯体上的螺线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若干个所述螺线圈之间串联,所述开槽上均设有一对导线腔道,所述芯体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嵌入设置所述螺线圈的螺旋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通电触发部包括触发框设置在所述触发框内侧面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柱,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旋转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板一侧的两个导电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转板另一侧并通过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分开两个所述导电板的永磁铁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板端角位置处设有用于所述永磁铁片之间进行贴合接触的旋转板斜边,所述旋转板上的所述导电板上设有导电板斜边,所述导电板上分别设有导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触发框开口上端位置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与所述触发框下端之间设有用于封盖保护和按压触发的橡胶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热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裂解炉内侧面上的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热气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热气腔体上并穿过所述裂解炉的进气管和出气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热气腔体为中部圆柱形,两端半球形的中空结构,所述热气腔体圆柱形中部的外环面上设有导热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裂解炉上设置进料管、出料管、永磁铁块、电磁单元以及热气单元的方式,达到废旧塑料有效裂解制油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裂解结构简单有效,裂解操作方便快捷,以及裂解稳定、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单元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线圈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通电触发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废旧塑料裂解再生制备燃油装置,包括裂解炉1,设置在所述裂解炉1上的进料管7以及出料管3,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进料管7和所述出料管3上的两个支撑架2,设置在所述出料管3上的永磁铁块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并通过通电后电生磁进而排斥顶起所述永磁铁块4方式以用于往复旋转所述裂解炉1的电磁单元5,以及设置在所述裂解炉1上并用于对塑料进行加热裂解的热气单元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单元5通电后产生与所述永磁铁块4相互排斥的磁场,向上顶起所述裂解炉1的一侧,完成对所述裂解炉1内塑料的翻滚搅拌操作,避免塑料在炉内分布不均,避免出现加热不足或加热过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所述热气单元6与热气炉连接,对预处理过的塑料进行传导加热,最终保证裂解制油效果。

所述支撑架2包括架体柱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柱201上端并用于卡合安放所述出料管3的弧形槽202,两个所述电磁单元5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柱201两侧位置处,所述出料管3上两侧且位于所述电磁单元5上方位置处分别设有所述永磁铁块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202的圆心角度数范围为200-250°,保证所述永磁铁块4接收排斥磁力旋转时,所述裂解炉1仅具有旋转效果,避免出现意外脱落现象。

所述电磁单元5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侧面上的安装板50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01上表面上并用于磁力排斥顶起所述永磁铁块4的电磁铁部50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01下表面上并用于向所述电磁铁部502供电的直流干电池5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501侧面上并用于通电连接所述电磁铁部502和所述直流干电池503的通电触发部504。所述电磁铁部502包括底板502a,设置在所述底板502a上的开槽502b,粘结设置在所述开槽502b槽体内底面上的芯体502c,以及绕制在所述芯体502c上的螺线圈502d。若干个所述螺线圈502d之间串联,所述开槽502b上均设有一对导线腔道502e,所述芯体502c外环面上设有用于嵌入设置所述螺线圈502d的螺旋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线圈502d通电后即可产生与所述永磁铁块4相互排斥的磁场,用于向上推动所述永磁铁块4,所述永磁铁块4连带所述裂解炉1旋转一定角度后排斥磁力减小,所述裂解炉1旋转到两个所述永磁铁块4一高一低的状态,此时另一侧的所述螺线圈502d再通电生磁,可以以反方向同样顶起旋转所述裂解炉1,最终完成所述裂解炉1内待裂解塑料的来回一次翻动,最终达到受热均匀,裂解稳定的优点。

所述通电触发部504包括触发框504a设置在所述触发框504a内侧面上的固定板504b,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04b上的安装柱504c,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柱504c上的旋转板504d,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04b和所述旋转板504d一侧的两个导电板504e,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04b和所述旋转板504d另一侧并通过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分开两个所述导电板504e的永磁铁片504f。所述旋转板504d端角位置处设有用于所述永磁铁片504f之间进行贴合接触的旋转板斜边504g,所述旋转板504d上的所述导电板504e上设有导电板斜边504h,所述导电板504e上分别设有导线。所述触发框504a开口上端位置处设有挡板504k,所述挡板504k下端与所述触发框504a下端之间设有用于封盖保护和按压触发的橡胶片504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电触发部504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初始时,两个所述永磁铁片504f相互吸引接触,两个所述导电板504e之间分开,形成所述螺线圈502d与所述直流干电池503电路上唯一一处断路位置;

第二,对应的所述电磁铁部502上方的所述永磁铁块4位于低位时,需要向上排斥顶起,以完成炉内塑料的一次翻动操作,此时隔着所述橡胶片504m按压所述旋转板504d上的所述导电板504e,去接触所述固定板504b上的所述导电板504e,整个电路接通,原本位于下方的所述永磁铁块4被顶起,此时松开手即可,所述永磁铁片504f之间会重新吸引拉动至原位,即所述导电板504e之间重回分开状态;

第三,所述橡胶片504m具有防尘保护,以及绝缘阻隔的双重优点;

第四,所述旋转板斜边504g以及导电板斜边504h的设置,使得相对应的所述永磁铁片504f和所述导电板504e具有整个面相接触的优点,保证前者磁力吸引、后者接触导电的效果得以顺利实现。

所述热气单元6包括设置在所述裂解炉1内侧面上的连接柱601,设置在所述连接柱601上的热气腔体602,以及设置在所述热气腔体602上并穿过所述裂解炉1的进气管603和出气管604。所述热气腔体602为中部圆柱形,两端半球形的中空结构,所述热气腔体602圆柱形中部的外环面上设有导热板6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605为空心板体,与所述热气腔体602连通,用于增大有效加热面积,提高热气的加热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