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989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点火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汽油发动机的点火器。
目前汽油发动机上普遍使用的火花塞包括绝缘体、相互绝缘的中心电极和侧电极等,工作时带高电压的中心电极与侧电极高压放电产生火花,该火花使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燃烧,并迅速传播至整个燃烧室,使整个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爆燃,由此产生的高压气推动活塞运动。虽然该类火花塞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着因燃烧传播速度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发挥发动机功率,火花塞电极间易结碳和积淀油污而短路造成漏点火(即电极间不能产生火花)使得发动机功率下降以及废气排放量和油耗较高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火花塞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加速燃烧室内燃油爆燃速度、避免漏点火以及能降低废气排放量和油耗的汽油发动机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体和固定于绝缘体上并互相绝缘的电极,关键在于所述电极由2~8组组成,其中每组包括两个电极,各组电极通过导线串联于高压引入线和接地端之间,各电极的一端和导线密封于绝缘体内。所述电极的放电端可置于绝缘体端面上,也可置于绝缘体端面的凹槽内。
工作时将该实用新型代替传统的火花塞紧固于汽油发动机的气缸盖上;点火控制线路输出的高压使点火器输入端的第一组电极的其中一个电极带上高电位,由于该组的另一电极为低电位,于是产生电火花同时使该电极感应上高电位并通过导线传递到第二组电极中与之相连的一个电极上,第二组电极之间亦产生电火花,以此类推至最后一组电极产生火花。因电压传输速度极快,上述各组电极几乎在同一时间产生电火花。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电极同时产生电火花来点火,使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爆燃速度加快,缩短了混合气完全燃烧的时间,使其燃烧更充分;同时避免了传统火花塞电极结炭和积淀油污造成漏点火使发动机缺缸工作,将未燃烧的混合气排出污染环境。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加速性能,降低尾气排放量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等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A-A剖视图;图3为B-B剖视图;图4为使用状态图。
图中1、电极,2、导线,3、高压引入线,4、凹槽,5、绝缘体,6、接地端,7、点火器,8、气缸盖,9、燃烧室,10、活塞。
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解放104型汽油发动机,如图4示,点火器7采用耐高温、高压和耐冲击的陶瓷做成圆柱体,上部圆柱体直径为Φ40mm,高为20mm;在端面直径为Φ30mm的同心圆上均匀设置四个相同的圆柱形凹槽4,凹槽4直径为Φ10mm,深为15mm;在每个凹槽4内设置两个采用合金制成的电极1,电极1的下端密封于绝缘体5内并相互绝缘,上端与端面齐,用密封于绝缘体5内的导线2将四组电极串联于高压引入线3和接地端6之间,接地端6设置在上部的绝缘体5侧表面;点火器7下部圆柱体直径为Φ20mm,长度为50mm,高压引入线3密封于中心并引出;在气罐盖8内壁设置与上述点火器7配合的凹槽,将点火器与气缸盖紧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发动机点火器,包括绝缘体和固定于绝缘体上并互相绝缘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2~8组组成,其中每组包括两个电极,各组电极通过导线串联于高压引入线和接地端之间,各电极的一端和导线密封于绝缘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放电端可设于绝缘体端面上,也可设于绝缘体端面的凹槽内。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点火器,包括绝缘体和固定于绝缘体上的电极,所述电极由2~8组组成,每组包括两个电极,各电极通过导线串联于高压引入线和接地端之间,各电极的一端和导线密封于绝缘体内。该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发动机功率和加速性能,降低尾气排放量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
文档编号F02P3/12GK2419386SQ00222730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5日
发明者游煜高, 李三全 申请人:游煜高, 李三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