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334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机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油机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机消声器的作用是降低噪音和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现有的通用汽油机 的消声器一般为包括前端盖、壳体、后端盖、和进气管,其中壳体内通过两个 隔板分成三个腔室,腔室通过气流孔连通,壳体内设置分别与三个腔室连通的 排气管,在进气管上设置有催化过滤机构,催化过滤机构一端支撑在隔板上, 另一端通过催化剂罩与进气管连接,催化过滤机构中有催化反应物质(即触媒) 用于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以达到欧标的EPA和CARB。所述结构虽然具有降低噪 音和净化废气的作用,然而催化反应物质(触媒)的价格非常昂贵,大大增加 了消声器的生产成本,并且触媒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催化剂会失效或者产生催 化剂中毒等,需要更换催化剂,这样又会增加其成本,该结构消声器消声效果 不明显。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不需要催化反应物质的消声器,这种汽油机消声器具有 上、下两个腔室,上、下两个腔室之间具有凸包,凸包的内腔为第三腔室,废 气依次通过三个腔室然后排放,这种结构虽然消声效果较好,但废气没有经过 处理而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它消声效果好,能较好 地清除消声器中的废气,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是上壳体包覆 在下壳体上,下壳体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上、下隔板位于壳体内,上、下隔 板相互重叠且把壳体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隔板上有连通上、下两个腔室的通气孔,下腔室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三个同轴的隔筒,三个隔筒 内形成三个同轴的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管连通,三个隔筒上下部交错设置有 连通各腔室的分流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隔筒内形成三个同轴的腔室,第一腔室与进 气管连通,第二、三腔室是隔筒对壳体腔分隔围成的腔室,第一、二、三腔室 之间通过上下交错设置的分流孔依次连通,废气在通过进气管进入消声器后, 先进入较大的第一腔室,然后通过分流孔依次进入较窄的第二、三腔室,再进 入较大的上、下腔室,通过下腔室排出。这样废气在消声器中通过腔室的大小
变化,气流经过反应器的迂回,气流的声音大大降低,起到消声作用;另外, 腔室多又迂回连通,废气在腔室中通过时间较长,增加了燃气在消声器中停留 的时间,使废气中的HC (HC是碳氢化合物的缩略语,是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 之一)和CO有足够的时间发生氡化反应和再次燃烧。在排气温度范围内,CO的 净化率提高了 20%, HC的净化率提高了 40%,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环保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催化应物质(即触媒),可以节约触媒等原材料,并且结 构简单,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l为进气管,2a、 2b、 2c、 2d、 2e为腔室,3为上壳体,4为上隔板, 5a、 5b、 5c为隔筒,6为隔板上的通气孔,7为下壳体,8为下隔板,9为出气 孔,IO为包边,11为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消声器由上壳体3、下壳体7连接而成,上壳体与下壳体 的连接处是上壳体包覆在下壳体上,以保证消声器上、下壳体之间的密闭性。 下壳体7的底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进气管与壳体通过过孔与壳体内
4腔连通,使废气可以通入壳体内部。壳体内腔设有上隔板4和下隔板8,上隔板 4与下隔板8位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为对角设置。上隔板4与下隔板8 的边缘嵌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内,上、下隔板相互重叠,把壳体腔分隔 为上腔室2d和下腔室2e,隔板上有连通上、下两个腔室的通气孔6,下腔室2e 与出气孔9连通,出气孔9设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的对角线上,上隔板4 与下隔板8在出气孔9处向两边凸起形成一通道,该通道的下隔板上有过孔连 通下腔室。在进气管1与壳体内腔连通的一面的壳体内设有三个同轴的隔筒5a、 5b、 5c,三个隔筒从连接有进气管1壳体的底面延伸至壳体的顶面,中间贯穿 了上、下隔板,即第三隔筒5c把壳体内腔分为隔筒内和隔筒外两大部分,隔筒 外壳体腔即为上腔室2d与下腔室2e,第三隔筒5c的直径为隔筒与壳体接触面 边长的1/2,使上、下腔室为比较大的腔室,三个隔筒内形成三个同轴的腔室 2a、 2b、 2c,第一腔室2a是圓柱状的,与进气管1连通,第二腔室2b与第三 腔室2c的截面是圆环状,即第二、三腔室2b、 2c为狭窄的环形腔室,使上、 下腔室2d、 2e为体积比第二、三腔室大的腔室。三个隔筒上下部交错设置有连 通各腔室的分流孔ll,即第一隔筒5a与第三隔筒5c上部周向设有分流孔11, 第二隔筒5b下部周向设有分流孔11,第一腔室的废气向上流动,到达顶部通过 分流孔ll进入第二腔室,然后向下,依次迂回通过后面几个腔室,最后通过出 气孔9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的工作过程为废气先进入较大的第一腔室2a,然后 依次进入相对较窄的第二、三腔室2b、 2c,再依次通过体积较大的上腔室2d和 下腔室2e,最后通过出气孔9排出。废气在消声器中通过腔室的大小变化,气 体的声音就大大减小,起到消声作用;腔室多又迂回连通,废气在腔室中通过 时间较长,使废气中HC和CO有较长的时间发生氧化反应和再次燃烧,减少废 气中的有害成分,另外,由于没有采用催化反应物质,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
权利要求1. 一种汽油机的排气装置,上壳体(3)与下壳体(7)的连接处由上壳体包覆在下壳体上,下壳体(7)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1),上、下隔板(4、8)位于壳体内,上、下隔板相互重叠且把壳体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2d、2e),隔板上有连通上、下两个腔室的通气孔(6),下腔室(2e)与出气孔(9)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三个同轴的隔筒(5a、5b、5c),三个隔筒内形成三个同轴的腔室(2a、2b、2c),第一腔室(2a)与进气管连通,三个隔筒上下部交错设置有连通各腔室的分流孔(1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筒(5c)的直径为隔筒与壳体接触面边长的1/2。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同轴的隔筒(5a、 5b、 5c)之间形成的第二、三腔室(2b、 2c)的截面为狭窄的环形腔室。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筒之外被隔板分隔的壳体腔形成的上、下腔室(2d、 2e)为体积比第二、三腔室大的腔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隔筒(5a、 5c)上部周向设有分流孔(11),第二隔筒(5b)下部周向设有分流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隔板(4、 8)边缘嵌在包边内,隔板为斜对角边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的排气装置,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是上壳体包覆在下壳体上,下壳体的下端连接有进气管,上、下隔板位于壳体内,上、下隔板相互重叠且把壳体腔分隔为上、下两个腔室,隔板上有连通上、下两个腔室的通气孔,下腔室与出气孔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三个同轴的隔筒,三个隔筒内形成三个同轴的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气管连通,三个隔筒上下部交错设置有连通各腔室的分流孔。本实用新型消声效果好,能较好地清除消声器中的废气,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F01N1/08GK201280964SQ20082010040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飞 何, 刘荣利 申请人: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