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18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缸油道布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背景技术
润滑系统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 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 力、降低功率损失、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现有汽 油发动机其汽缸体和汽缸盖的运动部件都需要润滑油的润滑,特别是发动机缸盖所需要的 润滑油还需通过独立的外置管道输送,这样的结构导致结构不紧凑而且不利于发动机整机 的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通过 汽缸体内置的旁通油道,在不增加外部油管的前提下,实现缸盖的润滑,使发动机整机结构 简化、布置更紧凑。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包括内设 的主油道、缸套和用于与缸盖螺栓相连的螺纹孔;本汽缸体还包括旁通油道,所述旁通油道 连通所述主油道与所述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旁通油道包括第一旁通油道和第二旁通油道。所述缸套至少为两个,在两相邻所述缸套的连接部位设置与所述主油道相通的所 述第一旁通油道。所述第二旁通油道连通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和所述螺纹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旁通油道集成在汽缸体内,简化了汽缸体外围件的布置;2)省去主油道与缸盖之间的外置油道管;3)汽缸体结构更紧凑。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动机缸体与缸盖连接的外部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C-C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100,其包括内设的主油道1、缸套 2和用于与缸盖螺栓21相连的螺纹孔3 ;本汽缸体100还包括旁通油道(旁通油道包括第 一旁通油道41和第二旁通油道42),所述旁通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1与所述螺纹孔3。缸盖200经缸盖螺栓21固定于汽缸体100上,缸盖螺栓21与螺纹孔3螺纹连接 在一起,且二者之间有配合间隙。汽缸体100内的主油道1内流有润滑油,该润滑油经由旁 通油道进入螺纹孔3内,顺着螺纹孔3与缸盖螺栓21的配合间隙上升至缸盖部位,从而实 现了缸盖的润滑。所述旁通油道包括第一旁通油道41和第二旁通油道42,限于孔的制造工艺,将连 接主油道1和螺纹孔3的旁通油道设计成相互垂直的第一旁通油道41和第二旁通油道42。 特别是,所述缸套2至少为两个,在两相邻所述缸套2的连接部位设置与所述主油道1相通 的所述第一旁通油道41,连接部位即缸套之间的过渡区域。所述第二旁通油道42连通所述 第一旁通油道41和所述螺纹孔3。本实用新型由于旁通油道集成在汽缸体内,简化了汽缸体外围件的布置;其次,省 去主油道与缸盖之间的外置油道管;最后,汽缸体结构更紧凑。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包括内设的主油道、缸套和用于与缸盖螺栓相连的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本汽缸体还包括旁通油道,所述旁通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与所述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油道包括第 一旁通油道和第二旁通油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至少为两个, 在两相邻所述缸套的连接部位设置与所述主油道相通的所述第一旁通油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油道连 通所述第一旁通油道和所述螺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置油道的汽缸体,其包括内设的主油道、缸套和用于与缸盖螺栓相连的螺纹孔;本汽缸体还包括旁通油道,所述旁通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与所述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旁通油道集成在汽缸体内,简化了汽缸体外围件的布置;其次,省去主油道与缸盖之间的外置油道管;最后,汽缸体结构更紧凑。
文档编号F02F1/20GK201679574SQ2009201413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曾令全, 莫煜, 蓝志宝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