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118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气缸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头,特别是一种具有冷却风通路构造的发动机气缸 头。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上的发动机气缸头将发动机气缸上部封闭,并与活塞顶部及气缸壁 共同形成发动机的燃烧室。除燃烧室外,在气缸头上还开设有进气道、排气道和通风道,进 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位于气缸头的后部和前部,进气道和排气道与气缸头燃烧室相交贯,在 燃烧室表面形成进气孔和排气孔。气缸头在排气道旁侧开设有进风道,在远离正时链条室 相反的一侧开设通风道,通风道和进风道在燃烧室上方贯通形成L形冷却风道,从而将气 缸头的前部和侧部冷却,并同时冷却燃烧室。在通风道内还安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安装孔将 通风道和燃烧室贯通,其用于安装火花塞。这种公知的冷却风道只能冷却气缸头的前部、侧部和燃烧室顶部,从而冷却排气 道、火花塞和燃烧室,由于气缸头冷却不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于气缸头后部的进气道无法冷却,由于进气道温度高,造成气体受热膨胀,充气效 率低,影响发动机功率;2、燃烧室后侧方冷却不足,燃烧室冷却不均,无法进一步提高发动 机压缩比以提高燃烧效率,否则容易出现爆震;3、由于气缸头冷却不均勻,位于燃烧室四周 的安装螺栓孔也冷却不均,并且由于四个安装螺栓冷却不均,其温度和膨胀度不同,夹装在 气缸头和气缸体之间的密封垫片受压不均,容易提前失效,造成气缸密封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使得进气道、燃烧室和四个安装螺 栓孔都能得到充分、均勻冷却的发动机气缸头。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气缸头,所述气缸头上开设有燃烧室,进气道、排气道、通风道和火花塞安 装孔,所述进气道、排气道和火花塞安装孔与燃烧室相通,火花塞安装孔的另一端与通风道 贯通,气缸头在排气道侧开设有进风道,进风道与所述通风道相连通形成冷却风道,所述进 气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风道相通的第一、第二冷却风道,所述第一冷却风 道靠近所述火花塞安装孔,在所述第一冷却风道内或者是第一冷却风道与通风道的相交 处,设置有用于分配通风道和第一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一凸筋;
为了更好分配通风道和第一冷却风道的风量,所述第一凸筋的高度为第一冷却风道高 度的1/3 2/3 ;所述第一凸筋的侧端与风道侧壁间留有空隙;
为更好地分配通风道和第一冷却风道的冷却风量并起到导风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改进,所述第一凸筋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风道与通风道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凸筋与通风道 的侧壁大致平行,并且第一凸筋与该侧壁和顶壁间留有空隙;
为分配进入第二冷却风道的冷却风量,获得更优的冷却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冷却风道内设置有控制第二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 筋的截面积是该位置第二冷却风道截面积的1/4 3/4 ;
为结构紧凑,并使第二冷却风道获得适当的冷却风,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风道与所 述进风道相对,所述第二凸筋的顶端或底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的内壁间留有空隙;
为使冷却风更多地流向气缸头火花塞一侧,在所述进风道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分配进入 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三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凸筋的高度为冷却风道高度的1/3 2/3,第三凸筋指向所述通风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进气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冷却风道相通的 第一、第二冷却风道,即在现有的L形冷却风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却气缸头后部进气道的 两个风道,并且新增的两个风道分别位于气缸头后部左、右侧安装螺栓孔的旁侧,使得进气 道、燃烧室和四个安装螺栓孔都能得到充分、均勻的冷却,提高了充气效率和发动机功率, 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拟制爆震的出现,而且密封垫片受压均勻,保证密封垫片的正常 使用寿命和气缸的良好密封;另外,用于分配通风道和第一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一凸筋,易于 通过改变第一凸筋与所处风道的截面积,或者是高度、宽度之比,精确控制通过第一冷却风 道和通风道的冷却风量,从而使火花塞和进气道能够获得精确的冷却能量,控制火花塞和 进气道的温度,使其获得适当的工作温度,满足发动机性能的需求;此外,由于使用了凸筋 来阻风、导风,第一、第二冷却风道的截面积就可以适当加大,就不会因其与进气道之间的 壁厚过大而导致铸造缩孔现象,影响铸件合格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发动机气缸头,所述气缸头上开设有燃烧室1,进气 道2、排气道3、通风道4和火花塞安装孔5,所述进气道2、排气道3和火花塞安装孔5与燃 烧室1相通,火花塞安装孔5的另一端与通风道4贯通,气缸头在排气道3侧开设有进风道 6,进风道6与所述通风道4相连通形成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2的左右两侧分 别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风道相通的第一、第二冷却风道71、72,所述第一冷却风道71靠近所 述火花塞安装孔5,在所述第一冷却风道71内或者是第一冷却风道71与通风道4的相交 处,设置有用于分配通风道4和第一冷却风道71风量的第一凸筋711。为了更好分配通风 道和第一冷却风道的风量,所述第一凸筋711的高度或宽度为第一冷却风道71高度或宽度 的1/3 2/3。另外,为更好地分配通风道和第一冷却风道的冷却风量并起到导风作用,所 述第一凸筋711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风道71与通风道4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凸筋711与通风道4的侧壁大致平行,并且第一凸筋711与该侧壁和顶壁间留有空隙。参照图5,为分配进入第二冷却风道的冷却风量,获得更优的冷却效果,在所述第 二冷却风道72内设置有控制第二冷却风道72风量的第二凸筋721,所述第二凸筋721的截 面积是该位置第二冷却风道72截面积的1/4 3/4 ;另外,为了结构紧凑,并使第二冷却风 道获得适当的冷却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72与所述进风道6相对,所述第二凸筋721的顶 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72的内壁间留有空隙。同时,为使冷却风更多地流向气缸头火花塞一侧,在所述进风道6出口处设置有 用于分配进入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三凸筋61 ;所述第三凸筋61的高度为冷却风道高度的 1/3 2/3,第三凸筋61指向所述通风道4。在实际的操作中,为了分配第一、第二冷却风道71、72的风量,也可以将其出风口 的截面面积缩小,从而减少第一、第二、第三凸筋711、721、61的设置,但是由于第一、第二 冷却风道71、72的截面面积缩小以后,进气道2附近的壁厚增加,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产品 成本,而且由于壁厚不均勻而出现铸造缩孔现象,并且对进气道2的冷却也带来不利的影 响。本发明在进气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冷却风道相通的第一、第二冷却风道 71、72,即在现有的L形冷却风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却气缸头后部进气道的两个风道,并且 新增的两个风道分别位于气缸头后部左、右侧安装螺栓孔8的旁侧,使得进气道2、燃烧室 和四个安装螺栓孔8都能得到充分、均勻的冷却,提高了充气效率和发动机功率,有利于提 高发动机压缩比,拟制爆震的出现,而且密封垫片受压均勻,保证密封垫片的正常使用寿命 和气缸的良好密封。另外,用于分配通风道4和第一冷却风道71风量的第一凸筋711,易于通过改变 第一凸筋711与所处风道的截面积,或者是高度、宽度之比,精确控制通过第一冷却风道71 和通风道4的冷却风量,从而使火花塞和进气道能够获得精确的冷却能量,控制火花塞和 进气道的温度,使其获得适当的工作温度,满足发动机性能的需求;此外,由于使用了凸筋 来阻风、导风,第一、第二冷却风道71、72的截面积就可以适当加大,就不会因其与进气道2 之间的壁厚过大而导致铸造缩孔现象,影响铸件合格率。
权利要求
一种发动机气缸头,所述气缸头上开设有燃烧室(1),进气道(2)、排气道(3)、通风道(4)和火花塞安装孔(5),所述进气道(2)、排气道(3)和火花塞安装孔(5)与燃烧室(1)相通,火花塞安装孔(5)的另一端与通风道(4)贯通,气缸头在排气道(3)侧开设有进风道(6),进风道(6)与所述通风道(4)相连通形成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风道相通的第一、第二冷却风道(71、72),所述第一冷却风道(71)靠近所述火花塞安装孔(5),在所述第一冷却风道(71)内或者是第一冷却风道(71)与通风道(4)的相交处,设置有用于分配通风道(4)和第一冷却风道(71)风量的第一凸筋(7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711)的高度 为第一冷却风道(71)高度的1/3 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711)的侧端 与风道侧壁间留有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711)位于所 述第一冷却风道(71)与通风道(4)的相交处,所述第一凸筋(711)与通风道(4)的侧壁大 致平行,并且第一凸筋(711)与该侧壁和顶壁间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意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冷却 风道(72)内设置有控制第二冷却风道(72)风量的第二凸筋(721),所述第二凸筋(721)的 截面积是该位置第二冷却风道(72)截面积的1/4 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72)与 所述进风道(6)相对,所述第二凸筋(721)的顶端或底端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72)的内壁 间留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意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道(6) 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分配进入冷却风道风量的第三凸筋(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筋(61)的高度 为冷却风道高度的1/3 2/3,第三凸筋(61)指向所述通风道(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头,所述气缸头上开设有燃烧室,进气道、排气道、通风道和火花塞安装孔,所述进气道、排气道和火花塞安装孔与燃烧室相通,火花塞安装孔的另一端与通风道贯通,气缸头在排气道侧开设有进风道,进风道与所述通风道相连通形成冷却风道,所述进气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冷却风道相通的第一、第二冷却风道,所述第一冷却风道靠近所述火花塞安装孔;该设计使得进气道、燃烧室和四个安装螺栓孔都能得到充分、均匀的冷却,提高了充气效率和发动机功率,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压缩比,拟制爆震的出现,而且密封垫片受压均匀,保证密封垫片的正常使用寿命和气缸的良好密封。
文档编号F02F1/28GK101936237SQ2010102705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日
发明者冯伟健, 林健明 申请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