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的卡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9403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管的卡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油管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油管路的卡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燃油管路的端部通常采用油管镦头以便于密封连接,但油管端部采用镦头结构容易因质量、工艺等问题,引起密封不严、漏油现象。也有在油管端部采用卡套式结构的,但因工艺等问题,卡套容易松脱进而造成密封不严,导致出现漏油现象;若是采用钎焊把卡套直接焊死在油管上,则会导致卡套发生变形,也会造成密封不严, 导致出现漏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管的卡套结构,将卡套的安装孔设为阶梯孔,使阶梯孔的孔肩在连接时受力紧紧卡住油管,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这种卡套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与成本,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系列类型发动机的油管。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油管的卡套结构,为金属筒状结构,该金属筒状结构的孔为与油管外表面焊接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为阶梯孔,该卡套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锥面,该阶梯孔的孔肩设置在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二阶孔,该二阶孔的孔肩设在与卡套前端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所述前端锥面为卡套上靠近油管端部的锥面。优选地,所述前端锥面的端面与油管端面的距离不大于2mm。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中部是小孔两端均是大孔的三阶孔,该三阶孔的两个孔肩分别设在与卡套前端锥面、后端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所述后端锥面为卡套上距离油管端部较远一端上的锥面。优选地,所述孔肩的过渡角为尖角结构,该过渡角为阶梯孔内小孔部分向大孔部分过渡所形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的孔肩设在卡套与锥面对应的内表面上,当油管端部与接口装置连接时,通过拧紧接口螺母使卡套的前端锥面与接口装置的锥形孔密切配合形成密封连接,前端锥面受力挤压孔肩,使孔肩紧紧卡住油管,这样不仅加强了卡套与油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也使得前端锥面与接口装置的锥形孔配合更密切,进而增强了前端锥面与接口装置的密封性能。2.本实用新型在后端锥面对应的内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孔肩,当油管端部与接口装置连接时,拧紧接口螺母也能使接口螺母挤压后端锥面,使后端锥面对应的孔肩也紧紧卡住油管,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卡套与油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3.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孔的孔肩过渡角为尖角结构,不做倒角或倒圆角处理,这样能使孔肩受力时能更紧密的卡住油管,防止松脱,增强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为二阶孔时与油管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油管结构与接口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孔为三阶孔时与油管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卡套,2-油管,11-前端锥面,12-后端锥面,13-二阶孔,131-孔肩,14-三阶孔, 141-前端孔肩,142-后端孔肩,3-接口螺柱,31-锥形孔,4-接口螺母,41-螺母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实施例一图1是本实施例的卡套与油管2的连接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卡套1为金属筒状结构,卡套1的安装孔为二阶孔13,该卡套1由真空钎焊焊接在油管2外表面。在卡套1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锥面,靠近油管2端部的锥面为前端锥面11,距离油管2端部较远一端的锥面为后端锥面12,该二阶孔13的孔肩131设在与卡套1前端锥面11所对应的卡套1内表面上,卡套1前端锥面11的端面与油管2端面的距离A不能大于2mm,以免油管2端部过长导致与接口装置连接时密封不严。图2是本实施例的卡套与接口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接口装置包括有一个接口螺柱3和一个接口螺母4,该接口螺柱3端部设有一个锥形孔31,该接口螺母4 内表面设有螺母锥面41,在连接时,先将油管2穿过接口螺母4,再将卡套1通过真空钎焊焊接在油管2端部,焊接时要注意油管2端面与卡套1前端锥面11的端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焊接完成后,将带卡套1的油管端部插进接口螺柱3,并将接口螺母4螺接在接口螺柱3上,通过拧紧接口螺母4,使螺母锥面41紧压卡套1的后端锥面12,进而使卡套1的前端锥面11与接口螺柱3的锥形孔31紧密配合,前端锥面11与锥形孔31紧密配合时受力挤压孔肩131,使孔肩131处应力集中进而紧紧卡住油管2外表面,这样不仅能使卡套1内表面与油管2外表面充分贴合密封效果更好,也能使前端锥面11通过形变与锥形孔31配合的更密切,进而增强密封性能。为了使孔肩131与油管2外表面卡的更紧以防止松脱,该孔肩131必须留有尖角。实施例二图3是本实施例的卡套与油管2的连接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卡套1的安装孔为中部是小孔两端均是大孔的三阶孔14,该三阶孔14有两个孔肩,靠近前端锥面11的为前端孔肩141,靠近后端锥面12的为后端孔肩142,前端孔肩141和后端孔肩142分别设在与卡套1前端锥面11、后端锥面12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这种卡套与实施例一所述的卡套相比,与接口装置连接时,前端孔肩141和后端孔肩142都能紧紧卡住油管2外表面,使卡套内表面与油管2外表面密封连接性能更好,除此以外,本实施例所述的卡套的结构、功能、 连接方式均勻实施例的完全一致,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部分,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的任何变动,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油管的卡套结构,为金属筒状结构,该金属筒状结构的孔为与油管外表面焊接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为阶梯孔,该卡套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锥面,该阶梯孔的孔肩设置在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的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二阶孔,该二阶孔的孔肩设在与卡套前端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所述前端锥面为卡套上靠近油管端部的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的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两端均为大孔中部为小孔的三阶孔,该三阶孔的两个孔肩分别设在与卡套前端锥面、后端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所述后端锥面为卡套上远离油管端部一侧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管的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锥面的端面与油管端面的距离不大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管的卡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肩的过渡角为尖角结构,该过渡角为阶梯孔内小孔部分向大孔部分过渡所形成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的卡套结构,为金属筒状结构,该金属筒状结构的孔为与油管外表面焊接的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孔为阶梯孔,该卡套两端的外表面均设有锥面,该阶梯孔的孔肩设置在锥面所对应的卡套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将卡套的安装孔设为阶梯孔,使阶梯孔的孔肩在连接时受力紧紧卡住油管,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这种卡套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与成本,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系列类型发动机的油管。
文档编号F02M55/02GK202012425SQ2011200710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廖升友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