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977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机型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于一般机车的引擎燃油供应系统设计中,主要是利用机车的供油系统将油箱的燃油输送至引擎的喷油器盖,再与空气混合后,于引擎的汽缸头内爆炸产生动力,推动活塞作高速往复运动,推动车轮旋转,达到行进的目的。请参阅图1是习知机车燃油供应系统的示意图,其燃油路径是经油箱80、燃油泵 81、燃油管82、喷油器盖83、喷油器84等元件,再进入汽缸头85的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后燃烧。至于空气的路径则外界空气经由进气管90、空气滤清器91、连结管92、节流阀体93、及进气歧管94等元件,与燃油混合后于汽缸头85的燃烧室燃烧,燃烧后的气体再经由排气管 95排出,其中,汽缸头85并覆盖有一汽缸头盖86。请参阅图2是习知的喷油器盖组设于进气歧管的立体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其喷油器盖83是与喷油器84密封相连,喷油器盖83上并具有一管接头831以与燃油管82连结,且喷油器盖83上另具有一固定片832,喷油器盖83是藉由一螺栓87锁附于固定片832,进而将喷油器盖83锁固于进气歧管94的一定位柱941上。因喷油器盖83的管接头831与固定片832为一体结构,故喷油器盖83与喷油器84密封相连后,螺栓87与喷油器盖83的管接头831所夹的角度则为固定,无法位意改变。然而,为了达成供油路径的顺畅性,习知喷油器盖83的设计并无法因应各种不同车型的需求,而需设计管接头831与固定片832不同夹角的喷油器盖83以因应不同夹角的车型需求。因此,习知喷油器盖的态样复杂,造成设计、管理与成本等方面的困扰,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以能改良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的共享性,以适用于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喷油器盖系采分离式的设计型式,将习知单一喷油器盖的结构改为二件式。详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是用以固定一喷油器于一物件上,其固定结构包括有一喷油器盖、一连结片、及一锁固件。上述喷油器盖包括有一与喷油器连接的出口端、一与一燃油管连接的入口端、及一定位部。另外,上述连结片的二端分别具有一贯孔、及一与喷油器盖的定位部相对应卡合的卡合部。至于锁固件则是用以对应穿设连结片的贯孔而锁固于物件上。此外,上述喷油器盖的定位部可为多角孔柱,如四角孔柱、六角孔柱、八角孔柱等结构,而连结片的卡合部则可为多角孔,如四角孔、六角孔、八角孔等结构,连结片的多角孔可对应卡合于喷油器盖的多角孔柱的外侧,以使喷油器盖与连结片二者定位成一体的结构。另外,上述喷油器盖的定位部可为多角孔柱,如四角孔柱、六角孔柱、八角孔柱等结构,而连结片的卡合部可为多角柱,如四角柱、六角柱、八角柱等结构,连结片的多角柱可对应卡合于喷油器盖的多角孔柱的内侧,以使喷油器盖与连结片二者定位成一体的结构。再者,上述锁固件可为螺栓、或其他等效的结构。而上述物件可为进气歧管的定位柱,且定位柱上并螺设有一螺孔以供螺栓锁附,以将喷油器盖与连结片固定于进气歧管的定位柱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连结片的卡合部与喷油器盖的定位部可相对应卡合,且定位部的形状是对称于该定位部的中心,亦即喷油器盖可旋转多种角度,而其定位部的形状仍为不变,可与连结片的卡合部对应卡合,因而喷油器盖的入口端与锁固件所夹角度是非特定的角度,可适用于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

[0014]图1是习知机车燃油供应系统的示意图。[0015]图2是习知的喷油嘴盖组设于进气歧管的立体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嘴盖组设于进气歧管的立体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盖与进气歧管的分解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盖与连结片的分解图。[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0]10喷油器盖101出口端[0021]102入口端103定位部[0022]20,60连结片201,601贯孔[0023]202,602卡合部30锁固件[0024]40喷油器50进气歧管[0025]51定位柱80油箱[0026]81燃油泵82燃油管[0027]83喷油器盖831管接头[0028]832固定片84喷油器[0029]85汽缸头86汽缸头盖[0030]87螺栓90进气管[0031]91空气滤清器92连结管[0032]93节流阀体94进气歧管[0033]941定位柱9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盖组设于进气歧管的立体图、及喷油器盖与进气歧管的分解图。本实施例是一种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是用以固定一喷油器40于一物件上,该固定结构包括有一喷油器盖10、一连结片20、及一锁固件30。如图所示,喷油器盖10包括有一与喷油器40连接的出口端101、一与一燃油管连接的入口端102、及一设于喷油器盖10顶部的定位部103。而连结片20是呈片体,连结片 20的二端分别具有一贯孔201、及一与喷油器盖10的定位部103相对应卡合的卡合部202。 另锁固件30是用以对应穿设连结片20的贯孔201而锁固于物件上。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30为螺栓,连结片20的一端则是藉由该螺栓而锁固于进气歧管50的定位柱51上,该定位柱51上螺设有一螺孔以供螺栓锁固。如图所示,喷油器盖10的定位部103的形状是对称于定位部103的中心,亦即喷油器盖10可旋转多种角度,而其定位部103的形状仍为不变,可与连结片20的卡合部202 对应卡合,因而喷油器盖10的入口端102与锁固件30所夹角度是非特定的角度,可适用于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喷油器盖10的定位部103为六角孔柱,且连结片20的卡合部202 为六角孔,连结片20的六角孔正好对应卡合于喷油器盖10的六角孔柱的外侧,使喷油器盖 10与连结片20 二者定位成一体的结构,再一起锁固于于进气歧管50的定位柱51上。请再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喷油器盖与连结片的分解图,并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本实施例的连结片60的二端分别具有一贯孔601、及一与喷油器盖10的定位部103相对应卡合的卡合部602,其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连结片60的卡合部602为六角柱,而喷油器盖10的定位部103仍为六角孔柱,连结片20的六角孔正好对应卡合于喷油器盖10的六角孔柱的内侧,使喷油器盖10 与连结片20 二者定位成一体的结构,再一起锁固于进气歧管50的定位柱51上。藉此,本实施例的喷油器盖10也可旋转多种角度,而其定位部103的形状仍为不变,可与连结片60的卡合部602对应卡合,因而喷油器盖10的入口端102与锁固件30所夹角度系非特定的角度,可适用于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是用以固定一喷油器于一物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喷油器盖,包括有一与该喷油器连接的出口端、一与一燃油管连接的入口端、及一定位部;一连结片,其二端分别具有一贯孔、及一与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相对应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一锁固件,是用以对应穿设该连结片的该贯孔而锁固于该物件上; 其中,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的形状对称于该定位部的中心,该喷油器盖的该入口端与该锁固件所夹角度是非特定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为多角孔柱,该连结片的该卡合部为多角孔,该多角孔对应卡合于该多角孔柱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的为六角孔柱,该连结片的该卡合部为六角孔,该六角孔对应卡合于该六角孔柱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为多角孔柱,该连结片的该卡合部为多角柱,该多角柱对应卡合于该多角孔柱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油器盖的该定位部为六角孔柱,该连结片的该卡合部为六角柱,该六角柱对应卡合于该六角孔柱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固件为螺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物件为进气歧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供油系统的固定结构,其是用以固定喷油器于一物件上,该固定结构包括有一喷油器盖、一连结片、及一锁固件。喷油器盖包括有一与喷油器连接的出口端、一与燃油管连接的入口端、及一定位部。连结片的二端分别具有一贯孔、及一与喷油器盖的定位部相对应卡合的卡合部。锁固件则是用以对应穿设连结片的贯孔而锁固于物件上。藉此,连结片的卡合部与喷油器盖的定位部可相对应卡合,且定位部的形状是对称于定位部的中心,因而喷油器盖的入口端与锁固件所夹角度是非特定的角度,可适用于不同车型的设计需求。
文档编号F02M61/14GK202091079SQ20112009452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吴嘉浓, 周柏宇, 周裕捷, 李进禄 申请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