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856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线圈,尤其涉及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的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车用汽油机上,点火线圈都是在进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但是在增压发动机的应用中,由于在进气侧需要布置油气分离器5等零件,已经没有空间再布置点火线圈的接插件和线束了。如图4所示,虽然可以勉强安装点火线圈,但无法连接线束。现有技术中,一般考虑将接插件朝上或者将点火线圈设计成一体式,以满足空间设计的要求,但是接插件朝上或者一体式点火线圈存在着售后问题多,价格高,制造困难等弊病,并且会导致一系列的失效问题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紧凑形发动机对空间设计的要求、有效解决在增压汽油机上传统点火线圈失效问题多,价格高,制造困难等问题的点火线圈。本实用新型的点火线圈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包括:铁芯;依次缠绕在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以及和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所述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后段的接插件。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点火线圈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包括:铁芯;依次缠绕在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以及和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所述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后段的接插件,因此,可节约安装空间,并避开排汽侧的高温。另外,所述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的上方。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的上方,因此可大幅减少设计空间。另外,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和所述接插件位于排气侧。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和所述接插件位于排气侧,因此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另外,所述接插件的内部电路被折弯90度。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接插件的内部电路被折弯90度,因此可节省设计空间。另外,所述接插件的开口朝向进气侧。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所述接插件的开口朝向进气侧,因此接插件翻转180度,仍然朝向进气端,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另外,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收纳在壳体中。另外,点火线圈在排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点火线圈在排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因此接插件翻转180度,仍然朝向进气端,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的取下壳体后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点火线圈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装配在发动机上时的立体图。(符号说明)I 接插件2 点火线圈控制芯片3 初级线圈4 次级线圈5 油气分离器6 铁芯7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施方式保护范围的限定。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的主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点火线圈的取下壳体后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如图1、2所示,主要包括:铁芯6 ;依次缠绕在铁芯6外的初级线圈3和次级线圈4 ;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 ;以及和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初级线圈3及次级线圈4后段的接插件I。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的侧视图。如图1-3所示,接插件I设置于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的上方。而且,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和接插件I位于排气侧。另外,接插件I的内部电路被折弯90度,接插件I的开口朝向进气侧。如图2所示,点火线圈具有壳体,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收纳在壳体中。如图所示,点火线圈可在排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而完全不受油气分离器5的影响。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点火线圈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包括:铁芯6 ;依次缠绕在铁芯6外的初级线圈3和次级线圈4 ;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 ;以及和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初级线圈3及次级线圈4后段的接插件1,因此,可节约安装空间,并避开排汽侧的高温。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接插件I设置于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的上方,因此可大幅减少设计空间。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点火线圈控制芯片2和接插件I位于排气侧,因此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0040]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接插件I的内部电路被折弯90度,因此可节省设计空间。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接插件I的开口朝向进气侧,因此接插件I翻转180度,仍然朝向进气端,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点火线圈在排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因此接插件I翻转180度,仍然朝向进气端,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装配在发动机上时的立体图,图中圈出的部件就是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由图5可见,本实施方式的点火线圈可满足紧凑形发动机对空间设计的要求,且可避开排汽侧的高温,有效解决在增压汽油机上传统点火线圈失效问题多,价格高,制造困难等问题。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理解其中可作各种变化和修改,而在广义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以并非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例的变化、变形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点火线圈,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铁芯; 依次缠绕在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 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以及 和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所述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后段的接插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的上方。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和所述接插件位于排气侧。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的内部电路被折弯90度。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的开口朝向进气侧。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收纳在壳体中。
7.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点火线圈在排气侧和发动机线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用增压汽油机的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依次缠绕在所述铁芯外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点火线圈控制芯片;以及和所述点火线圈控制芯片形成为一体地并联于所述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后段的接插件。
文档编号F02P3/04GK202926507SQ2012203924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李健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