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52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连接在主油箱的下游的预热油箱、和设置在预热油箱内的加热装置。本发明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燃油的主油箱和用于预热燃油的预热油箱,主油箱中的燃油进入预热油箱后被加热装置加热,以使燃油达到发动机所需要的正常燃油温度,经过加热的燃油从预热油箱流出,被供应给发动机,这样即使外界环境温度很低,供应给发动机的燃油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温度,使得发动机能够正常启动与运行,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专利说明】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载具中,供油系统将燃油供应给发动机,使发动机正常启动和运行,输出动力。但是若燃油温度过低,则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或运行。例如冬天时,许多车辆都存在启动困难的现象,燃油温度过低就是原因之一。由于某些燃油在低温条件下粘性增加,所以即使发动机已经启动并处于运行装载,但若供应给发动机的燃油依然温度过低,也会造成发动机出力不足等现象,降低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载具,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由于燃油温度过低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连接在主油箱的下游的预热油箱、和设置在预热油箱内的加热装置。
[0005]进一步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传热加热装置,传热加热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外壳体上且位于预热油箱的下游,传热加热装置将发动机的热量传递给燃油并加热燃油。
[0006]进一步地,传热加热装置设置在发动机的尾喷管的外壁上。
[0007]进一步地,加热装置是电加热装置。
[0008]进一步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泵体,设置在预热油箱和传热加热装置之间,用于将主油箱内的燃油泵入发动机。
[0009]进一步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预热油箱设置在主油箱的外壁上。
[0011 ] 进一步地,预热油箱的容积小于主油箱的容积。
[00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载具,包括发动机,载具还包括上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
[0013]进一步地,发动机是润轮发动机。
[0014]本发明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燃油的主油箱和用于预热燃油的预热油箱,主油箱中的燃油进入预热油箱后被加热装置加热,以使燃油达到发动机所需要的的正常燃油温度,经过加热的燃油从预热油箱流出,被供应给发动机,这样即使外界环境温度很低,供应给发动机的燃油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温度,使得发动机能够正常启动与运行,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和发动机的示意图;以及
[0017]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的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10、发动机;11、尾喷管;20、主油箱;30、预热油箱;40、加热装置;50、传热加热装置;60、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如图1和2所示,该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20,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连接在主油箱20的下游的预热油箱30、和设置在预热油箱30内的加热装置40。
[0021]本发明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燃油的主油箱20和用于预热燃油的预热油箱30,主油箱20中的燃油进入预热油箱30后被加热装置40加热,以使燃油达到发动机10所需要的的正常燃油温度,经过加热的燃油从预热油箱30流出,被供应给发动机10,这样即使外界环境温度很低,供应给发动机10的燃油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温度,使得发动机10能够正常启动与运行,保证发动机10的可靠运行。
[0022]优选地,当外界环境温度小于O摄氏度时,加热装置40能够在6分钟内将预热油箱30中的燃油提高27至45摄氏度。这样供应给发动机10的燃油将能够达到20摄氏度以上,从而使得发动机10正常启动与运行。
[0023]优选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加热装置40电连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不同,人员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40的输出功率,以调节预热油箱30内的燃油温度与加热时间。例如外界环境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并且需要紧急启动发动机10,则将加热装置40的输出功率调节到最大,以满足发动机10对于燃油的温度要求。
[0024]优选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传热加热装置50,传热加热装置50设置在发动机10的外壳体上且位于预热油箱30的下游,传热加热装置50将发动机10的热量传递给燃油并加热燃油。当发动机10已经启动并处于运行状态时,会燃烧燃料而发出大量的热量,于是本发明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10的外壳上的传热加热装置50,以利用发动机10发出的废热加热燃油,这样就可以关闭加热装置40,以节省能源。
[0025]优选地,传热加热装置50能够将燃油的温度提高8至12摄氏度。若主油箱20内的燃油提高约10摄氏度后能够满足发动机10的需要,则关闭燃油预热供油系统的加热装置40,单独依靠传热加热装置50为燃油加热。若环境温度很低,例如达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单独依靠传热加热装置50不能将燃油加热到发动机10的需求温度,则打开加热装置40,继续为预热油箱30内的燃油加热。
[0026]优选地,传热加热装置50设置在发动机10的尾喷管11的外壁上。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10是涡轮发动机,高温尾气从尾喷管11喷出,尾喷管11的温度会很高,所以传热加热装置50就利用尾喷管11的热量加热燃油。若发动机为活塞发动机,则传热加热装置50也可以设置在发动机的壳体上,以利用活塞缸产生的废热加热燃油。[0027]优选地,加热装置40是电加热装置。
[0028]优选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泵体60,设置在预热油箱30和传热加热装置50之间,用于将主油箱20内的燃油泵入发动机10。泵体60将燃油泵入发动机10内,并且还用于将燃油泵向传热加热装置50,避免燃油在传热加热装置50长时间滞留而导致温度过高,避免发生危险。
[0029]优选地,如图2所示,预热油箱30设置在主油箱20的外壁上。优选地,预热油箱30的容积小于主油箱20的容积。因为主油箱20容积大,所以若直接加热主油箱20内的燃油不仅燃油升温效果不明显,而且还耗费大量能量。所以设置容积较小的预热油箱30,利用较少的能量将预热油箱30内的燃油迅速升温,以达到发动机10的启动需求。
[003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载具,包括发动机10,载具还包括上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
[0031]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所以发动机10能够在低温下正常启动和运行,使得载具能够适应多种苛刻的环境,例如高海拔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可以在6分钟内使得燃油达到发动机10启动的要求温度,并在发动机10启动后继续加热燃油,保证发动机10的正常运行。
[0032]优选地,发动机10是涡轮发动机。
[0033]优选地,发动机10所使用的燃料是航空煤油或柴油。
[0034]优选地,载具是车辆。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包括主油箱(20),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油箱(20)的下游的预热油箱(30)、和设置在所述预热油箱(30)内的加热装置(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传热加热装置(50),所述传热加热装置(50)设置在发动机(10)的外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预热油箱(30)的下游,所述传热加热装置(50)将所述发动机(10)的热量传递给燃油并加热所述燃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加热装置(50)设置在所述发动机(10)的尾喷管(11)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0)是电加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泵体(60 ),设置在所述预热油箱(30 )和所述传热加热装置(50 )之间,用于将所述主油箱(20)内的燃油泵入所述发动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预热供油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4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油箱(30)设置在所述主油箱(20)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油箱(30)的容积小于所述主油箱(20)的容积。
9.一种载具,包括发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油预热供油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0)是涡轮发动机。
【文档编号】F02C7/224GK103573482SQ20131057465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农斌, 易翔, 郭安琪, 刘丽莎, 王琳, 赵林 申请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