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694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外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所述内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内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单个子模块具有较小的结构尺寸、重量轻、安装与拆卸灵活方便;相邻子模块构成的孔与支板外型吻合良好,缝隙小,有效降低高温燃气对涡轮后机匣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涡轮后机匣是发动机承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件,通常为薄壁圆柱形结构,主要用于连接前后静子构件、传递相邻构件带来的各种载荷,涡轮后机匣通常由机匣外环、机匣内环和支板组成。由于来自前一构件的燃气温度较高,直接将涡轮后机匣内外环作为燃气通道的壁面,会大大降低机匣的强度,可能引气热应力、热变形、热冲击和热疲劳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高温环境下涡轮后机匣结构强度,特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外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所述内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内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
[0005]所述的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内外流道子模块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单个子模块具有较小的结构尺寸、重量轻、安装与拆卸灵活方便;相邻子模块构成的孔与支板外型吻合良好,缝隙小,有效降低高温燃气对涡轮后机匣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是流道结构未安装时涡轮后机匣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流道结构安装后涡轮后机匣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外流道示意图;
[0012]图4是外流道子模块示意图;
[0013]图5是内流道示意图;
[0014]图6是内流道子模块示意图;[0015]I为支板,2为涡轮后机匣外环,3为涡轮后机匣内环,4为外流道,5为内流道,6为外流道子模块,7为内流道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外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所述内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内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
[0018]所述的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包括外流道和内流道;所述外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外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所述内流道由若干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内流道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两侧各有一个半孔,孔的形状与支板外型相同,在子模块孔的两侧各有一排安装边,用于子模块间的连接,相邻两个子模块连接处的孔构成一个完整的支板外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涡轮后机匣用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模块数量与支板数量一致。
【文档编号】F01D25/24GK203499739SQ20132039066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田大可, 徐雪, 张德志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