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活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418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燃油活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燃油活化装置。壳体(1)一端的第一端盖(2)上有进油接头,另一端第二端盖(3)上有出油接头;壳体内的永磁筒体(4)上端设置密封环(5),下端设置密封板(6);连接在第一端盖(2)的射流管(8)位于油流区(7)内,射流管内端部有若干射流孔(8b);永磁筒体的外壁面与壳体的内壁面之间为油流通道(9);永磁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若干V形槽(4a);第二端盖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密封板(6)配合的第一凹槽(3b),壁体内有与油流通道(9)相通的径向油通道(3c);永磁筒体(4)的磁场强度为沿筒体轴线成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具有可提高燃油磁化效果、增强燃油的活性和动能、节油和减少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等特点。
【专利说明】燃油活化装置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燃油活化装置,具体是一种通过磁场作用对燃油分子进行活化、增强燃油动能的燃油活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申请号201010225778.4号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中披露了一种“燃油磁化处理器”,其结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连接设有进油接头的端盖,壳体的一端连接设有出油接头的端盖,壳体内设有成串联形式的两个磁化区,其称之为梯度磁场磁能辐射区,磁化区内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独立永磁体,相邻两永磁体之间和磁化区的中心空腔为磁化区的油流通道;永磁体上端由上支撑环连接,下端位于下支撑板的卡槽内;下支撑板内设有轴向油流孔和径向油流孔,径向油流孔的两端分别与轴向油流孔和磁化区的油流通道相通;燃油由进油接头进入,先后经轴向油流孔、径向油流孔进入一级磁化区进行一次磁化,然后由一级磁化区的上支撑环的内孔流出而进入二级磁化区,经二次磁化后的燃油经二次磁化区的上支撑环内孔流出,直至由出油接头流出;通过匀磁场对燃油的磁化作用,产生分子链的变化,获得内能,并使分子链断裂释放出更多的自由基,有利于燃油的燃烧及节油。其不足是:
1、由多层(至少两层)磁能辐射区构成的梯度磁场,虽然可以依次进行多级磁化,但由于均为匀磁铁形成的匀磁场,作用效果单一,匀磁场对增强燃油的活化有限。
[0003]2、由于各永磁体分别装于下支撑板的凹槽内,作业中由于高强压力作用,永磁体有沿凹槽发生错位移动的风险,且若干永磁体在装配或维修时的安装、拆卸操作较繁琐。
[0004]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提燃油活性效果的燃油活化装置,通过沿轴线方向变化的梯度磁强提高对燃油的磁化效果,提高燃油的活化效果,增强燃油的活性和动能,使燃油燃烧更为充分和节省燃油,有效减少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
[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参见附图:
包括壳体I,壳体一端连接第一端盖2,第一端盖2上设有进油接头2a,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3,第二端盖3上设有出油接头3a,参见图1 ;
所述壳体I内设置永磁筒体4,永磁筒体4上端设置密封环5,密封环5与第一端盖2的内壁面及壳体I的内壁面配合构成密封结构,永磁筒体4下端设置密封板6,构成永磁筒体4下端口的密封结构,参见图1 ;
所述永磁筒体4的内腔为油流区7 ;
所述第一端盖2上连接射流管8,射流管8与进油接头2a相通,射流管8位于所述的油流区7内,射流管8的内端有端板8a,射流管8内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油流区7相通的射流孔8b,参见图1、图8 ;
所述永磁筒体4的外壁面与壳体I的内壁面之间为油流通道9,参见图1、图2 ;
所述永磁筒体4的筒壁上设有若干V形槽4a,V形槽4a的底部与油流区7相通,V形槽4a的开口端与油流通道9相通,参见图1、图2 ;
所述第二端盖3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密封板6配合并构成密封结构的第一凹槽3b,第二端盖3的壁体内设有若干径向油通道3c,径向油通道3c分别与出油接头3a和油流通道9相通,参见图1、图6、图7 ;
所述永磁筒体4产生的磁场强度为沿筒体轴线成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在油流区7形成一次磁场7a,在V形槽4a形成二次磁场4b,并形成外侧的外磁场,参见图3至图5,作用于进入的燃油。
[0006]进一步的是:
所述射流孔8b为圆状孔,或锥状孔,或槽状孔等。
[0007]工作过程是,燃油由进油接头2a进入射流管8,在压力的作用下,经射流管内端部的射流孔8b形成射流状态,以改变燃油流向的形式进入油流区7内,进行一次磁化,然后经由永磁筒体4筒壁上的V形槽实现二次磁化,并流入油流通道9,再经第二端盖3壁体内的径向油通道3c由出油接头3a流出。燃油在进入射流管8直至由油通道3c流出的过程中,受到磁场的作用,燃油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分子链的变化,增强燃油的活性和流态动能等。
[0008]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永磁筒体4产生的磁场强度为沿筒体轴线成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相应的梯度磁场可使流态状燃油的内部质点产生相对位移和变化,有效促使和激化燃油分子的活性,以增强燃油分子链的变化,实现有效的磁处理,从而提高燃油分子的活性。
[0009]2、由于设置了射流管,射流管的管壁上设有射流孔,在压力的作用下,燃油流经射流孔时流速大,而油流区7的容积大则已处在其内的燃油的流速小,即在由射流孔进入油流区7内时改变了燃油流向,并使处在油流区7内的燃油发生快速扰动而形成瑞流,同时由于永磁筒体的梯度磁场作用,使得发生瑞流的燃油分子在磁场区内发生畸变扭曲或破坏,从而释放出原来被包裹着的杂质微粒而成为自由的晶核,以增强燃油分子活性,根据耦合场原理,磁场通过磁场力与位移场进行耦合,流场通过流体压力与位移场耦合,位移场是磁场与流场的桥梁,通过控制流体(燃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等位移场特征,可提高磁场对燃油流体(场)的作用,即利用流体、固体和磁场的耦合原理,从燃油的流速变化、流入(方向)角度变化及多场耦合等创新结构来提高燃油的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燃油的活化效果;此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燃油流体的瑞流可促进进入发动机中后燃料时与空气的混合,使燃油燃烧更充分,可节省燃油,同时,燃油的充分燃烧,可减少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0010]3、由于永磁筒体4产生的梯度磁场在V形槽4a形成二次磁场,燃油在V形槽4a内实现二次磁化,在燃油流经V形区域时,由于径向与轴向耦合的多维梯度磁场作用,燃油分子表面张力持续增大,而且,在经过两次梯度磁场时,燃油分子在外磁场的磁矩作用下同时获得附加磁矩,使燃油的瑞流特性进一步强化,从而使燃油的动能增大,燃油分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使得进入发动机后能更充分的与空气混合燃烧,实现燃油得以充分燃烧,燃油的充分燃烧,同时有利于提升发动机的转速与功率。
[0011]4、由于本发明永磁筒体4的两端分别为整体圈状体结构,即永磁筒体4为整体式结构,作业中,各磁极块的相对位置不会产生变化,消除了【背景技术】中独立永磁体可能产生偏移的风险,且便于装配或维修拆卸时的操作。[0012]本发明具有的其他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方案结构示意图,并确定为摘要附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视图;
图3为永磁筒体4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展示式其相应的磁极及磁力线状态;
图4为图3的B-B视图,示意展示永磁筒体4梯度磁场强度的状态;
图5为图3的俯视图,示意地展示其相应的磁极及磁力线状态;
图6为第二端盖3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射流管8内端部位的结构放大图,展示了射流管8内端部管壁上的射流孔Sb。【具体实施方式】
[0014]包括壳体I,壳体一端连接第一端盖2,第一端盖2上设有进油接头2a,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3,第二端盖3上设有出油接头3a,参见图1 ;实施中,壳体和端盖避免采用影响磁场作用的材质。
[0015]所述壳体I内设置永磁筒体4,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永磁筒体4为整体式结构,永磁筒体4上端设置密封环5,密封环5与第一端盖2及壳体I的内壁面配合构成密封结构,永磁筒体4下端设置密封板6,构成永磁筒体4下端口的密封结构,参见图1。所述永磁筒体4上端外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密封环5配合的凸台4c,永磁筒体4的上端位于密封环5的台阶孔内。所述密封板6上壁面设有第二凹槽6a,永磁筒体4下端位于第二凹槽6a内。
[0016]所述永磁筒体4的内腔为油流区7。
[0017]所述第一端盖2上连接射流管8,射流管8与进油接头2a相通,射流管8位于所述的油流区7内,射流管8的内端设有端板8a而构成封闭结构,端板8a与射流管8内端的连接可为焊接或螺纹连接等;射流管8内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油流区7相通的射流孔8b,所述射流孔Sb优选位于永磁筒体4梯度磁场的最强区域。所述射流孔Sb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为圆状孔,或锥状孔,或槽状孔等;当射流孔8b为锥状孔时,可为内锥形或外锥形结构;当射流孔8b为圆状孔或槽状孔时优选斜向结构,更进一步的优选是,为圆状孔或槽状孔的射流孔8b为向上方倾斜的结构,即其孔轴线与射流管8管轴线的相交角不为90度,图1和图8所示的射流孔Sb为向上方倾斜的槽状孔结构,图示为两个。
[0018]所述永磁筒体4的外壁面与壳体I的内壁面之间为油流通道9,参见图1、图2。
[0019]所述永磁筒体4的筒壁上设有若干V形槽4a,V形槽4a的底部与油流区7相通,V形槽4a的开口端与油流通道9相通,参见图1、图2,在燃油流经V形槽4a进入油流通道9时即可形成一定的射流状态,有利于增强燃油的动能。
[0020]所述第二端盖3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密封板6配合并构成密封结构的第一凹槽3b,第二端盖3的壁体内设有若干径向油通道3c,径向油通道3c分别与出油接头3a和油流通道9相通,参见图1、图6、图7 ;
所述永磁筒体4产生的磁场强度为沿筒体轴线成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在油流区7形成一次磁场7a,在V形槽4a形成二次磁场4b,并形成外侧的外磁场,作用于进入的燃油; 图3为永磁筒体4的示意结构,并示意展示其相应的磁极与轴向磁力线的状态;
图4以径向磁力线的形式示意展示了永磁筒体4梯度磁场的状态,径向磁力线密度大的即表示磁场强度大,如图所示的梯度磁场,下部强度大,往上逐渐变小;
图3俯视方向示意地展示了永磁筒体4磁极的设置及磁力线的状态,并展示了在油流区7形成一次磁场7a,在V形槽4a形成二次磁场4b,而且形成径向与轴向I禹合的多维梯度磁场;
如图4示意展示的梯度磁场,表明永磁筒体4下部磁性材料含量多,下部往上的磁性材料含量逐渐变少。实施例的方式是,永磁筒体4采用铁磁性粉粒(碳基铁磁粉及树脂碳基铁磁粉)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制作过程中,通过调整磁粉含量比例的方式,从上端到下端的铁磁性粉粒比例按线性规律逐步增多而绝缘介质比例逐步减少,从而形成沿轴线方向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种实施结构和在本发明方案基础上的任何变形结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燃油活化装置,包括壳体(I),壳体一端连接第一端盖(2 ),第一端盖(2 )上设有进油接头(2a),壳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端盖(3),第二端盖(3)上设有出油接头(3a); 其特征是: 所述壳体(I)内设置永磁筒体(4 ),永磁筒体(4 )上端设置密封环(5 ),密封环(5 )与第一端盖(2)及壳体(I)的内壁面配合构成密封结构,永磁筒体(4)下端设置密封板(6),构成永磁筒体(4)下端口的密封结构; 所述永磁筒体(4)的内腔为油流区(7); 所述第一端盖(2)上连接射流管(8),射流管(8)与进油接头(2a)相通,射流管(8)位于所述的油流区(7)内,射流管(8)的内端有端板(8a),射流管(8)内端部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与油流区(7)相通的射流孔(Sb); 所述永磁筒体(4)的外壁面与壳体(I)的内壁面之间为油流通道(9); 所述永磁筒体(4)的筒壁上设有若干V形槽(4a),V形槽(4a)的底部与油流区(7)相通,V形槽(4a)的开口端与油流通道(9)相通; 所述第二端盖(3)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密封板(6)配合并构成密封结构的第一凹槽(3b),第二端盖(3)的壁体内设有若干径向油通道(3c),径向油通道(3c)分别与出油接头(3a)和油流通道(9)相通; 所述永磁筒体(4)产生的磁场强度为沿筒体轴线成梯度变化的梯度磁场,在油流区(7)形成一次磁场(7a),在V形槽(4a)形成二次磁场(4b),并形成外侧的外磁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射流管(8)内端部管壁上的射流孔(Sb)位于永磁筒体(4)梯度磁场的最强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射流孔(Sb)为锥状孔。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射流孔(Sb)为圆状孔或槽状孔。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为圆状孔或槽状孔的射流孔(8b)为斜向孔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为圆状孔或槽状孔的射流孔(8b)为向上方倾斜的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6的任一一种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永磁筒体(4)上端外侧设有用于与所述密封环(5)配合的凸台(4c),永磁筒体(4)的上端位于密封环(5)的台阶孔内。
8.按照权利要求1-6的任一一种所述的燃油活化装置,其特征是:密封板(6)上壁面设有第二凹槽(6a),永磁筒体(4)下端位于第二凹槽(6a)内。
【文档编号】F02M27/04GK103821639SQ20141011170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葛凌志, 肖云华 申请人:湖南金安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