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235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包括消音器筒体,消音器筒体为现有技术中的阻性消音器的外壳,此消音器的消音材料设置在贴近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壁处,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片滑槽,所述散热片滑槽由第一槽腔与第二槽腔构成,还包括数量与散热片滑槽数量相同的散热片,还包括与消音器筒体侧壁配合的圆环状散热片端盖。通过滑槽结构将散热片装入消音器侧壁,并且滑槽形状保证了散热片与消音器侧壁接触面足够稳固,散热片的翼片伸出滑槽增大了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导出行驶时消音器内壁设置的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 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有一种阻性消音器,其阻性消音材料设置在贴近消音器内壁的地方,机动车 长时间行驶后尾气的热气流带来的热量及阻性消音材料吸收的声波能量转化而成的内能 会导致阻性材料升温从而带来消声性能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该消音器开槽 散热机构能够有效导出行驶时消音器内壁设置的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 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包括消音器筒体,消音器筒体为现有技术中的阻性消音器的外壳,此消音器的消 音材料设置在贴近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壁处,所述消音器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 热片滑槽,所述散热片滑槽由第一槽腔与第二槽腔构成,
[0006] 所述第一槽腔处于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部,第一槽腔的轴向平行于消音器筒体的 轴向,第一槽腔的截面为扇形,此处扇形指的是图2所述截面图中所示第一槽腔的形状,由 两条与侧壁同心的弧形与半径所围成的形状,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靠外的弧形壁相 接,所述第二槽腔连通第一槽腔与消音器筒体外部,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的连接部分 处于第一槽腔弧形壁的内部,所述第一槽腔与第二槽腔的一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端面形成 散热片滑槽的入口,
[0007] 还包括数量与散热片滑槽数量相同的散热片,散热片包括散热片弧形底座,散热 片弧形底座外侧壁上延伸出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片弧形底座与散热翼片的形状分别于第一 槽腔、第二槽腔形状配合嵌入散热片滑槽内,所述散热翼片从第二槽腔中伸出筒体,所述散 热翼片伸出筒体外的部分上开有数个翼片槽,
[0008] 还包括与消音器筒体侧壁配合的圆环状散热片端盖,所述散热片端盖上开有第二 固定孔,所述消音器筒体侧壁在滑槽入口的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 固定孔内螺纹连接。
[0009] 上述基本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片滑槽结构将散热片装入消音器侧壁,滑槽的第一槽 腔、第二槽腔、散热片的底座、翼片的结构设计如第一槽腔的截面为扇形,此处扇形指的是 图2所述截面图中所示第一槽腔的形状,由两条与侧壁同心的弧形与半径所围成的形状, 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靠外的弧形壁相接,所述第二槽腔连通第一槽腔与消音器筒体外 部,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的连接部分处于第一槽腔弧形壁的内部,所述第一槽腔与第 二槽腔的一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端面形成散热片滑槽的入口等均用以实现这一功能,端盖 与其上的固定孔将散热片封入滑槽,并且滑槽形状保证了散热片与消音器侧壁接触面足够 稳固,散热片的翼片伸出滑槽增大了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导出行驶时消音器内壁设置的 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翼片上开有的数个翼 片槽进一步增大了散热表面积,且减轻了散热片的重量,增强了散热片效果。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器筒体上第二槽腔两侧开有连通散热器第一槽腔的散热片紧 固孔。散热片紧固孔中加装紧固螺母拧紧后使散热片与第一槽腔内壁接触更稳固紧密,防 止晃动保证散热效果。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滑槽与散热翼片的数量均为3个。此为保证散热效果的前 提下优选的散热翼片数量,但是实际可取数量并不仅限于此,1个、2个、4个、5个、6个等理 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滑槽的入口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排气端。入口端即可处于 排气端也可处于进气端,处于排气端更有利于散热的导出以及整体安装。
[0013]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通过滑槽结构将散热片装入消音器侧壁,并且滑槽形状保证了散热片与消音器侧 壁接触面足够稳固,散热片的翼片伸出滑槽增大了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导出行驶时消音 器内壁设置的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翼片上 的开槽进一步增大了散热表面积,且减轻了散热片的重量,增强了散热片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的各部件组装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的消音器筒体的截面图;
[0017]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8] 10-消音器筒体11-散热片滑槽111-第一槽腔112-第二槽腔12-第一固定孔 13-散热片紧固孔20-散热片21-散热片弧形底座22-散热翼片23-翼片槽30-散热片 端盖31-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 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为,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腔消音器的横向剖面 图,包括消音器筒体,消音器筒体为现有技术中的阻性消音器的外壳,此消音器的消音材料 设置在贴近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壁处,所述消音器筒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 片滑槽11,所述散热片滑槽11由第一槽腔111与第二槽腔112构成,
[0021] 所述第一槽腔111处于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部,第一槽腔的轴向平行于消音器筒 体的轴向,第一槽腔的截面为扇形,此处扇形指的是图2所述截面图中所示第一槽腔的形 状,由两条与侧壁同心的弧形与半径所围成的形状,所述第二槽腔112与第一槽腔111靠外 的弧形壁相接,所述第二槽腔连通第一槽腔与消音器筒体外部,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 的连接部分处于第一槽腔弧形壁的内部,所述第一槽腔与第二槽腔的一端处于消音器筒体 的端面形成散热片滑槽11的入口,
[0022] 还包括数量与散热片滑槽数量相同的散热片20,散热片20包括散热片弧形底座 21,散热片弧形底座外侧壁上延伸出散热翼片22,所述散热片弧形底座21与散热翼片22的 形状分别于第一槽腔、第二槽腔形状配合嵌入散热片滑槽内,所述散热翼片22从第二槽腔 22中伸出筒体,所述散热翼片伸出筒体外的部分上开有数个翼片槽23,
[0023] 还包括与消音器筒体侧壁配合的圆环状散热片端盖30,所述散热片端盖上开有第 二固定孔31,所述消音器筒体侧壁在滑槽入口的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孔12,所述第二固定孔 31与第一固定孔12内螺纹连接。
[0024] 上述基本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片滑槽结构将散热片装入消音器侧壁,滑槽的第一槽 腔、第二槽腔、散热片的底座、翼片的结构设计如第一槽腔的截面为扇形,此处扇形指的是 图2所述截面图中所示第一槽腔的形状,由两条与侧壁同心的弧形与半径所围成的形状, 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靠外的弧形壁相接,所述第二槽腔连通第一槽腔与消音器筒体外 部,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的连接部分处于第一槽腔弧形壁的内部,所述第一槽腔与第 二槽腔的一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端面形成散热片滑槽的入口等均用以实现这一功能,端盖 与其上的固定孔将散热片封入滑槽,并且滑槽形状保证了散热片与消音器侧壁接触面足够 稳固,散热片的翼片伸出滑槽增大了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导出行驶时消音器内壁设置的 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翼片上开有的数个翼 片槽进一步增大了散热表面积,且减轻了散热片的重量,增强了散热片效果。
[002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消音器筒体上第二槽腔两侧开有连通散热器第一槽腔 的散热片紧固孔13。散热片紧固孔中加装紧固螺母拧紧后使散热片与第一槽腔内壁接触更 稳固紧密,防止晃动保证散热效果。
[002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片滑槽11与散热翼片21的数量均为3个。此为 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优选的散热翼片数量,但是实际可取数量并不仅限于此,1个、2个、 4个、5个、6个等理论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002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散热片滑槽的入口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排气端。入口 端即可处于排气端也可处于进气端,处于排气端更有利于散热的导出以及整体安装。
[0028]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9] 通过滑槽结构将散热片装入消音器侧壁,并且滑槽形状保证了散热片与消音器侧 壁接触面足够稳固,散热片的翼片伸出滑槽增大了整体的散热面积,从而导出行驶时消音 器内壁设置的阻性消音材料中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阻性材料温度稳定消音效果,翼片上 的开槽进一步增大了散热表面积,且减轻了散热片的重量,增强了散热片效果。
[0030]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包括消音器筒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筒体 (10)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片滑槽(11 ),所述散热片滑槽(11)由第一槽腔(111)与 第二槽腔(112)构成, 所述第一槽腔(111)处于消音器筒体侧壁的内部,第一槽腔的轴向平行于消音器筒体 的轴向,第一槽腔的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二槽腔(112)与第一槽腔(111)靠外的弧形壁相 接,所述第二槽腔连通第一槽腔与消音器筒体外部,所述第二槽腔与第一槽腔的连接部分 处于第一槽腔弧形壁的内部,所述第一槽腔与第二槽腔的一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端面形成 散热片滑槽(11)的入口, 还包括数量与散热片滑槽数量相同的散热片(20),散热片(20)包括散热片弧形底座 (21),散热片弧形底座外侧壁上延伸出散热翼片(22),所述散热片弧形底座(21)与散热翼 片(22)的形状分别于第一槽腔、第二槽腔形状配合嵌入散热片滑槽内,所述散热翼片(22) 从第二槽腔(22)中伸出筒体,所述散热翼片伸出筒体外的部分上开有数个翼片槽(23), 还包括与消音器筒体侧壁配合的圆环状散热片端盖(30),所述散热片端盖上开有第二 固定孔(31),所述消音器筒体侧壁在滑槽入口的一端开有第一固定孔(12),所述第二固定 孔(31)与第一固定孔(12)内螺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消音器筒体上第 二槽腔两侧开有连通散热器第一槽腔的散热片紧固孔(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散热片滑槽(11) 与散热翼片(21)的数量均为3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开槽散热机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散热片滑槽的入 口端处于消音器筒体的排气端。
【文档编号】F01N13/00GK203847222SQ201420277862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汪庭文, 叶维敏, 张军, 何晓鸣, 杨军 申请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