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860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正常运转工作时,其燃烧做工后形成的高温废气经排气歧管排出,这些高温废气携带着大量的热量,所以排气歧管温度较高,其会对周围零部件进行热辐射。随着增压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动机增压后一般比自然吸气具有更强动力,也更省油,但采用增压技术后排气系统所散发的热量会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安全,需要使用隔热罩将排气系统隔离开来,进行隔热处理。

由于增压技术的采用使得排气管路减短,从而造成隔热罩总成布置空间狭小,而保护区域扩大问题。比如CN204627717U公开的一种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及增压器隔热罩总成,其包括设置在排气歧管上部的排气歧管上罩、设置在排气歧管下部的排气歧管下罩、设置在三元催化器上部的三元催化器上罩、设置在三元催化器下部的三元催化器下罩,以及设置在增压器上部的增压器上罩,三元催化器上罩与三元催化器下罩之间通过活动连接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以对热量进行隔离。这种隔热罩总成同时也忽视了对气流的引导和周边零部件装配空间的避让,从而导致隔热效果不好并且装配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以在保证足够零部件装配空间的条件下,有效阻断热传递,同时保证隔热罩总成具有良好的NVH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包括与增压器、排气歧管连接且位于增压器、排气歧管上方的排气歧管上罩,与排气歧管连接且位于排气歧管下方的排气歧管下罩和安装在增压器上的增压器下罩。

所述排气歧管上罩由平直板、与平直板左右边缘以及后边缘联接的过渡弧面板和与过渡弧面板下边缘联接的后侧板构成,平直板的前边缘具有左右贯通的圆弧凸筋,平直板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口、左端开设有第一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用于与排气歧管连接)、右端开设有第二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用于与排气歧管连接),所述过渡弧面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三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用于与排气歧管连接)、右侧设置有避让凸起,所述后侧板的左部开设有卡箍避让切口、右部开设有回水管避让切口、下部开设有第四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用于与增压器连接)。圆弧凸筋不仅能够提高排气歧管上罩的模态,还能够在空间上避让排气歧管;透气口能保证在发动机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时,排气歧管上罩内的排气歧管和增压器等零部件不会因过多的热蒸气而超负荷;避让凸起向排气歧管上罩外侧凸出,在避让排气歧管的同时,也给增压器预留出了足够的使用空间,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排气歧管上罩的模态;卡箍避让切口主要用于在空间上避让卡箍,防止在装配时与卡箍发生干涉;回水管避让切口主要用于在空间上避让回水管,防止在装配时与回水管发生干涉。

所述排气歧管下罩的左端开设有第一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用于与排气歧管连接)、右端开设有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用于与排气歧管连接),排气歧管下罩的前侧设置有让位凹槽、后侧左部靠近第一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处设置有让位弧面、后侧右部靠近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处设置有避让弧面。让位凹槽和让位弧面可以在装配排气歧管时给装配工具腾出空间;避让弧面主要用来避让排气歧管上的法兰。

所述增压器下罩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下罩本体,所述下罩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增压器下罩安装孔(用于与增压器连接)、右侧开设有让位缺口、上侧右端设置有连接臂、下侧右端设置有三角连接板、下侧靠近三角连接板处设置有圆弧避让凹槽,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连接臂的右端,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用于与增压器连接),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三角连接板的右端,第二支架上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用于与增压器连接)。让位缺口用于在空间上避让进水管和进油管,有效解决进水管、进油管的装配和安全间隙,同时提高增压器下罩的刚度;圆弧避让凹槽用于装配时避让增压器。

所述排气歧管上罩的各个边沿均向内弯折(即向排气歧管侧弯折),形成上罩翻边,所述圆弧凸筋的前后侧设置有若干根加强凹筋,加强凹筋向排气歧管侧(即向排气歧管上罩内侧)凹陷,所述过渡弧面板的左端设置有加强凹槽。上罩翻边不仅能够保证排气歧管内部材料不脱落且边沿不形成锋利面,而且还能对最薄弱处进行加厚,使排气歧管边缘具有更好的模态;加强凹筋可以使排气歧管上罩具有更好的刚度,并且使得排气歧管上罩结构更加紧凑;加强凹槽为一个向排气歧管内侧凹陷的凹坑,主要用于加强排气歧管上罩在装配后其左侧部位模态,降低排气歧管上罩剧烈震动带来的异响。

所述排气歧管下罩的前侧设置有加强筋,排气歧管下罩的后侧左端具有第一凸缘、后侧右部靠近避让弧面处具有第二凸缘,加强筋以及第一、第二凸缘能提高排气歧管下罩的模态。

所述增压器下罩的上侧设置有弯折边,增压器下罩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条状凹筋。条状凹筋能够提高第一支架的强度和模态。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和第一、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以及增压器下罩安装孔的边缘两侧都设有减振垫,该减振垫通过金属上垫圈与金属下垫圈的配合而夹紧。增压器内部有高速旋转的零部件,会产生同步和次同步噪音,如果排气歧管上罩、增压器下罩直接通过金属上、下垫圈与增压器刚性连接,则会把同步和次同步噪音放大,而加减振垫则可以阻断振动的传递,解决增压器同步和次同步噪音问题。

本发明在结构上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装配特性,并具有减振、导流作用,在保证足够零部件装配空间的条件下,有效阻断了热传递,同时保证了隔热罩总成具有良好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在排气歧管、增压器上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排气歧管上罩装配在排气歧管、增压器上的示意图。

图4为排气歧管下罩装配在排气歧管上的仰视图。

图5为增压器下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从A向看增压器下罩装配在增压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增压发动机隔热罩总成,包括与增压器6、排气歧管7连接且位于增压器6、排气歧管7上方的排气歧管上罩1,与排气歧管7连接且位于排气歧管7下方的排气歧管下罩2和安装在增压器6上的增压器下罩3。

如图3所示,排气歧管上罩1通过多副模具进行冲压成型,排气歧管上罩1由平直板1-1、与平直板1-1左右边缘以及后边缘联接的过渡弧面板1-2和与过渡弧面板1-2下边缘联接的后侧板1-3构成,平直板1-1的前边缘具有左右贯通的圆弧凸筋1-4,圆弧凸筋1-4的前侧设置有三根加强凹筋1-5,三根加强凹筋1-5一字排开,其间距离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圆弧凸筋1-4的后侧设置有四根加强凹筋1-5,四根加强凹筋1-5一字排开,其间距离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平直板1-1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口1-6,透气口1-6为通过模具冲压而成的一个边缘具有凸起的孔,平直板1-1的左端开设有与排气歧管7连接的第一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7,平直板1-1的右端开设有与排气歧管7连接的第二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8,过渡弧面板1-2的左侧开设有与排气歧管7连接的第三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9,过渡弧面板1-2的左端设置有加强凹槽1-15,过渡弧面板1-2的右侧设置有避让凸起1-10,后侧板1-3的左部开设有用于避让卡箍5的卡箍避让切口1-11,卡箍避让切口1-11为弧形切口,后侧板1-3的右部开设有用于避让回水管4的回水管避让切口1-12,回水管避让切口1-12为条形切口,后侧板1-3的下部开设有与增压器6连接的第四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13;排气歧管上罩1的各个边沿均向内弯折,形成上罩翻边1-14,第一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7、第二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8、第三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9、第四排气歧管上罩安装孔1-13的边缘两侧都设有减振垫11,该减振垫11通过金属上垫圈10-1与金属下垫圈10-2的配合而夹紧。

如图4所示,排气歧管下罩2通过多副模具进行冲压成型,排气歧管下罩2的左端冲压形成具有足够平面度的安装凸台,安装凸台上开设有与排气歧管7连接的第一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1,排气歧管下罩2的右端冲压形成具有足够平面度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上开设有与排气歧管7连接的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2,排气歧管下罩2的前侧设置有两个让位凹槽2-3以及加强筋2-6,排气歧管下罩2的后侧左部靠近第一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1处设置有让位弧面2-4,排气歧管下罩2的后侧左端具有第一凸缘2-7,排气歧管下罩2的后侧右部靠近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2处设置有避让弧面2-5,排气歧管下罩2的后侧右部靠近避让弧面2-5处具有第二凸缘2-8,加强筋2-6以及第一凸缘2-7、第二凸缘2-8都为弧形薄壁结构。第一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1、第二排气歧管下罩安装孔2-2的边缘两侧都设有减振垫11,该减振垫11通过金属上垫圈10-1与金属下垫圈10-2的配合而夹紧。

如图5、图6、图7所示,增压器下罩3通过多副模具进行冲压、装配成型,增压器下罩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和下罩本体3-3,第二支架3-2呈L形,下罩本体3-3的中部冲压形成具有足够平面度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上开设有与增压器6连接的增压器下罩安装孔3-4,下罩本体3-3的右侧开设有用于避让进水管8和进油管9的让位缺口3-5,下罩本体3-3的上侧设置有弯折边3-11,下罩本体3-3的上侧右端设置有连接臂3-6,下罩本体3-3的左侧下部设置有加强筋板3-12,下罩本体3-3的下侧右端设置有三角连接板3-7,下罩本体3-3的下侧靠近三角连接板3-7处设置有圆弧避让凹槽3-8,第一支架3-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连接臂3-6的右端,第一支架3-1上设置有条状凹筋3-13,第一支架3-1上开设有与增压器6连接的第一支架安装孔3-9,第二支架3-2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三角连接板3-7的右端,第二支架3-2上开设有与增压器6连接的第二支架安装孔3-10,增压器下罩安装孔3-4的边缘两侧设有减振垫11,该减振垫11通过金属上垫圈10-1与金属下垫圈10-2的配合而夹紧。

如图1、图2所示,在装配时,先将排气歧管下罩2安装在排气歧管7上,将增压器下罩3安装在增压器6上;然后将排气歧管7与增压器6装配一体,并将排气歧管上罩1安装在上述装配体上,相互配合形成隔热罩总成,保证排气歧管7和增压器6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有效阻断,同时减振垫11阻断增压器6产生的啸叫传递路径以及隔热罩总成抖动产生的异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