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空气滤清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926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复合空气滤清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空气滤清器。本发明同时涉及一种包括该复合空气滤清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滤清器,有带专门减少降低噪音结构设计的,利用在壳体上焊接或其他工艺,固定另外一个零部件,该零部件上带有经过特殊声学目的而设计的多孔结构,使其与壳体见形成一个腔体,并能让流经空气滤清器内部的气流自由进出该腔体,例如专利号为201621307321.8名称为“空气滤清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车辆”的专利中,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滤壳体、空滤进气导管、空滤出气导管、滤芯和碳氢吸附装置。目前空气滤清器,还有带有碳氢化合物吸附装置结构设计的,碳氢吸附装置多为涂有活性炭的纸或无纺布,然后利用焊接或者粘贴方式固定在空气滤清器上壳体内部,例如专利号为201620755252.x名称为“一种车辆、发动机及其空滤器”的专利中,空气滤清器包括设置有滤芯的壳体,所述壳体位于出气口的一侧设置带孔隔板,并且所述带孔隔板与所述壳体形成用以供噪声进入并实现消声的消声腔,所述消声腔内设置吸音棉。

但还没有利用一个装置同时解决消音与减排功能的结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多孔板及吸附层,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密闭腔,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多孔板设置于所述上壳体顶部、使得所述多孔板与所述上壳体顶壁之间形成消音腔,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消音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舱内空间有限带来的降噪功能原件布置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六排放要求下碳氢泄露的问题,一举两得,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成六个大小不同的独立的消音空间,所述吸附层位于所述消音腔中部,所述吸附层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所述消音空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

优选地,还包括吸音棉及密封海绵,所述吸音棉固定设置于所述多孔板上表面,所述密封海绵设置于所述吸附层与所述吸音棉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的设置可以达到在一个非常宽的频率段内降低所有噪音幅,达到降噪的目的,密封海绵可以增强所述吸附层的固定效果,且可以缓冲震动对所述吸附层带来的冲击。

优选地,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层。

综上所述,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舱内空间有限带来的降噪功能原件布置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六排放要求下碳氢泄露的问题,一举两得,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复合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相应地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空气滤清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空气滤清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5、下壳体7、滤芯6、多孔板4及吸附层1,所述上壳体5与所述下壳体7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密闭腔,所述滤芯6设置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多孔板4设置于所述上壳体5的顶部、使得所述多孔板4与所述上壳体5的顶壁之间形成消音腔,所述吸附层1设置于所述消音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舱内空间有限带来的降噪功能原件布置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六排放要求下碳氢泄露的问题,一举两得,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若干隔板(图中未示出),若干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隔成六个大小不同的独立的消音空间,所述吸附层1位于所述消音腔中部,所述吸附层1的两侧各设置有三个所述消音空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

如图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吸音棉3及密封海绵2,所述吸音棉3固定设置于所述多孔板4的上表面,所述密封海绵2设置于所述吸附层1与所述吸音棉3之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吸音棉的设置可以达到在一个非常宽的频率段内降低所有噪音幅,达到降噪的目的,密封海绵可以增强所述吸附层的固定效果,且可以缓冲震动对所述吸附层带来的冲击。

如图所示,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附层1为活性炭层。

空气由下壳体7进入,经过滤芯6过滤后的干净空气,流经上壳体5内部时,经过孔h进入腔体a~f(消音腔的容积与其正下方对应的孔h的直径是经过计算得出的),在穿梭中消耗能量,降低主频率的噪音幅值。在多个主频率值之间的宽频噪音则采用吸音棉3普遍降低,这样达到在一个非常宽的频率段内降低所有噪音幅,达到降噪的目的。

而经各种方式扩算到空气滤清器中的hc蒸汽,会被吸附力强的活性炭吸附,当发动机工作时,空气被发动机形成的负压吸引时,就会冲洗活性炭中吸附的hc,使其重新具有吸附活性,以此循环,避免hc经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扩算到空气中。

综上所述,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舱内空间有限带来的降噪功能原件布置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六排放要求下碳氢泄露的问题,一举两得,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复合空气滤清器。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相应地具有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空气滤清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多孔板及吸附层,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密闭腔,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密闭腔内,所述多孔板设置于所述上壳体顶部、使得所述多孔板与所述上壳体顶壁之间形成消音腔,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消音腔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很好的解决了发动机舱内空间有限带来的降噪功能原件布置困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国六排放要求下碳氢泄露的问题,一举两得,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本较低,工艺性好,耐久性好,节能环保等优点。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配置有前述复合空气滤清器的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环;姚连泉;薄源;李丽萍;韩海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润邦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