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712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适用于提高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和高压油泵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当发动机更换燃油滤芯或者管路密封失效后,滤清器后端管路会产生大量气体集聚,上述无法排出的气体将会使得油泵柱塞和柱塞腔壁产生穴蚀,从而降低高压油泵的可靠性,因此需要进行排气处理。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531940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1月1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溢流阀。包括阀体和柱塞,柱塞滑动设置在阀体内,阀体左端为进油孔,且阀体左端依次设置有阀盖和挡圈,在阀体左端的外侧设置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右侧的阀体上设置溢流孔,溢流孔位于挡圈右侧,柱塞运行于挡圈和右侧阀体构成的腔体内,柱塞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压簧,压簧两端分别顶接柱塞和阀体右端,阀体右端还设置有排气孔。虽然该结构可排除系统中的空气,但其需要在油压大于0.4Mpa的条件下才能开启,而在发动机启动阶段,柱塞腔前端的燃油中混有大量气体,气体聚集会导致油腔内的油压无法建立,因此溢流阀无法开启,发动机启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和高压油泵的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和高压油泵的可靠性的发动机溢流阀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包括一端开口的阀体、与阀体的开口端相配合的堵头,所述阀体与堵头围合形成阀腔,该阀腔与阀体上开设的排气孔和回油孔相通,且堵头上开设有与阀腔相通的燃油通道;

所述阀腔中设置有与堵头密封配合、且可轴向移动的浮销,所述浮销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一端通过燃油通道与阀体前端油腔相通,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依次通过阀腔、排气孔与发动机回油通道相通。

所述阀腔内还设置有弹簧体,所述弹簧体的两端分别与阀腔的内壁、浮销的一端开设的弹簧定位口相抵接,浮销的另一端为锥形部,该锥形部的外壁与燃油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排气孔、回油孔均位于阀体的侧部,且排气孔远离开口端设置,回油孔近开口端设置,排气孔与弹簧定位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浮销的行程。

所述浮销上近锥形部处开设有泄油槽,所述燃油通道通过泄油槽与回油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中浮销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一端通过燃油通道与阀体前端油腔相通,另一端依次通过阀腔、排气孔与发动机回油通道相通,在发动机启动阶段油压无法建立时,聚集的空气和少量燃油可依次通过排气通道、阀腔、排气孔进入发动机回油通道,当空气排空之后,油压逐渐上升,溢流阀开启,燃油通过回油孔正常回油,该结构实现了发动机启动阶段的自动排气,不仅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而且可降低高压油泵柱塞和柱塞腔壁形成穴蚀的风险,从而改善高压油泵的可靠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和高压油泵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中排气孔、回油孔均位于阀体的侧部,且排气孔远离开口端设置,回油孔近开口端设置,排气孔与弹簧定位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浮销的行程,该结构使得浮销在移动过程中可实现排气孔的通断,即通过阀座的开启位移实现排气和回油通道的自动切换,不仅方便装配,而且简化了低压油路,降低了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低压油路,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开口端11、阀腔12、排气孔13、回油孔14、堵头2、燃油通道21、浮销3、排气通道31、弹簧定位口32、锥形部33、泄油槽34、弹簧体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包括一端开口的阀体1、与阀体1的开口端11相配合的堵头2,所述阀体1与堵头2围合形成阀腔12,该阀腔12与阀体1上开设的排气孔13和回油孔14相通,且堵头2上开设有与阀腔12相通的燃油通道21;

所述阀腔12中设置有与堵头2密封配合、且可轴向移动的浮销3,所述浮销3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31,该排气通道31的一端通过燃油通道21与阀体前端油腔相通,排气通道3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阀腔12、排气孔13与发动机回油通道相通。

所述阀腔12内还设置有弹簧体4,所述弹簧体4的两端分别与阀腔12的内壁、浮销3的一端开设的弹簧定位口32相抵接,浮销3的另一端为锥形部33,该锥形部33的外壁与燃油通道21的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排气孔13、回油孔14均位于阀体1的侧部,且排气孔13远离开口端11设置,回油孔14近开口端11设置,排气孔13与弹簧定位口32之间的距离小于浮销3的行程。

所述浮销3上近锥形部33处开设有泄油槽34,所述燃油通道21通过泄油槽34与回油孔14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启动稳定性,同时降低高压油泵柱塞和柱塞腔壁产生穴蚀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自动排气功能的发动机溢流阀总成,其将排气结构集成在溢流阀体内部,同时具有燃油通道和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燃油泵的回油通道相通,燃油泵前端的气体进入柱塞泵经排气通道进入回油集油腔,并随回油回到整车油箱内。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发动机启动阶段,经滤清器过滤后的燃油进入柱塞泵腔前端油腔内,燃油中的空气聚集导致油腔内压力无法建立,此时溢流阀阀座处于关闭状态,空气和少量燃油通过依次通过燃油通道21、排气通道31、排气孔13进入发动机回油通道。当气体排空后,阀体前端油腔内油压逐渐上升,浮销3上移,一部分燃油进入柱塞泵腔,另一部分燃油则通过燃油通道21后由排气孔13和回油孔14回油,随着油压逐步增大,浮销3继续上移至排气空13关闭,燃油通过回油孔14正常回油。

本实用新型所述阀体前端油腔是指柱塞泵与发动机缸体上集成的柱塞泵安装孔之间的间隙,柱塞泵腔是指柱塞本体上的油腔。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发动机溢流阀总成,包括一端开口的阀体1、与阀体1的开口端11相配合的堵头2,所述阀体1的侧部开设有排气孔13、回油孔14,且排气孔13远离开口端11设置,回油孔14近开口端11设置,阀体1与堵头2围合形成阀腔12,所述阀腔12中设置有弹簧体4、可轴向移动的浮销3,所述弹簧体4的两端分别与阀腔12的内壁、浮销3的一端开设的弹簧定位口32相抵接,所述浮销3的另一端为锥形部33,该锥形部33的外壁与堵头2上开设的燃油通道21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浮销3的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31,该排气通道31的一端通过燃油通道21与阀体前端油腔相通,排气通道3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阀腔12、排气孔13与发动机回油通道相通,所述浮销3上近锥形部33处开设有泄油槽34,燃油通道21通过泄油槽34与回油孔14相通,所述排气孔13与弹簧定位口32之间的距离小于浮销3的行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