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38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的EGR冷却器,具体为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EGR冷却器失效的常见部位为挡板与散热管的焊接部位,其结构如图1和2所示,所述挡板1′上冲切有很多安装小孔11′用来装配散热管2′,并在两者的连接位置进行焊接。在实际中,由于受挡板1′产品结构及冲裁工艺的影响,一般挡板1′的壁厚仅为0.5~2mm之间,此壁厚尺寸使得安装小孔11′与散热管2′的连接接触面很小,焊接长度短,严重影响了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在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和高频振动下,很容易导致该部位焊接断裂而失效,而这将直接导致EGR冷却器的报废,严重时甚至导致发动机的失效。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挡板1′的壁厚,但挡板1′壁厚的增加将会给上面安装小孔11′的冲裁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其在安装小孔上设置外翻沿口或在挡板外侧设置增强连接板,并以此来成倍增加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保证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避免该处失效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挡板,连接挡板上冲裁有若干用于连接散热管的安装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小孔设有外翻沿口,外翻沿口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小孔等大。

进一步的,或所述连接挡板内侧设有一增强连接板,增强连接内侧与连接挡板固连,增强连接板上对应各安装小孔位置设有等大的连接孔。

以上外翻沿口或增强连接板结构,可成倍增加散热管与连接挡板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可保证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避免该处失效现象的发生,可有效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外翻沿口,直接在现有厚度的挡板基础上冲裁加工而成,其不会增加连接挡板上安装小孔的冲裁难度,且在基本上不增加耗材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连接挡板与散热管的连接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

而以上增强连接板,其与连接挡板分体加工而后组合固连,且增强连接板的厚度与连接挡板都差不多,这不会增加连接挡板上安装小孔的冲裁难度,也不会增加增强连接板上连接孔的冲裁难度,每增加一块增强连接板,即可成倍增加与散热管的连接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EGR冷却器中散热管与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挡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散热管为板状芯体组件结构时的挡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7、散热管为板状芯体组件时挡板设置增强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一种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挡板1,连接挡板1上冲裁有若干用于连接散热管的安装小孔11,所述安装小孔11设有外翻沿口111,外翻沿口111的大小与所述安装小孔11等大。

上述外翻沿口111的结构设置,可成倍增加散热管与连接挡板1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可保证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避免该处失效现象的发生,可有效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的外翻沿口11直接在现有厚度的挡板1基础上冲裁加工而成,其一方面不会增加连接挡板1上安装小孔11的冲裁难度,另一方面在基本上不增加耗材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连接挡板1与散热管的连接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在此,以上图示仅就圆形的安装小孔11进行了说明,在实际中以上安装小孔11也可设置成扁孔状,其如图5所示,该扁孔状安装小孔11用于散热管为板状芯体组件的结构连接。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挡板1内侧设有一增强连接板2,增强连接板2内侧与连接挡板1固连,增强连接板2上对应各安装小孔11位置设有等大的连接孔21。

以上增强连接板2结构,同样可成倍增加散热管与连接挡板1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可保证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避免该处失效现象的发生,可有效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而以上增强连接板2,其与连接挡板1分体加工而后组合固连,增强连接板2的厚度与连接挡板1都差不多,两者分体加工不会增加连接挡板1上安装小孔11的冲裁难度,也不会增加增强连接板2上连接孔21的冲裁难度。

在此,以上设置增强连接板2的结构同样适用于散热管为板状芯体组件的扁孔状安装小孔,其挡板结构如图7所示。

综上,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EGR冷却器散热管与挡板的增强连接结构,其在安装小孔11上设置外翻沿口111或在挡板1外侧设置增强连接板2,并以此来成倍增加与散热管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长度,保证两者的焊接强度和密封性,避免该处失效现象的发生,有效延长冷却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