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436发布日期:2019-02-19 19:04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碳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蒸汽吸附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碳罐。



背景技术:

碳罐一般安装在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用于贮存汽车在行驶或熄火时从油箱挥发出的汽油蒸汽,防止其挥发至空气中造成污染。

如公开号为CN20251025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碳罐及具有该碳罐的汽车。所述碳罐包括碳罐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碳罐本体上的吸附口、脱附口以及空气入口,所述碳罐本体内填充有活性炭。

上述碳罐中的活性炭与碳罐本体的空腔之间由于没有压实,因此存在较大间隙,导致部分汽油蒸气无法与活性炭接触而存在于间隙中,当汽油蒸汽充满空腔的间隙后,可能会沿大气口排出至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碳罐,其优点是将吸附材料压实在碳罐本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碳罐,包括壳体、顶盖以及底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分别固接在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内固接有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长分隔板,所述长分隔板上靠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面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长分隔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接,使其形成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连通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分别填充有吸附材料,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所述吸附材料的两端均设有毛毡,所述底盖与所述毛毡之间设有用于对吸附材料进行压实的压紧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毛毡的侧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密封抵接,可以防止碳粉从底盖与壳体连接处的缝隙中漏出,也可以防止碳粉从吸附口或脱附口漏出。碳罐组装好后,压紧组件将活性炭粉压实在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所述毛毡相抵接的压板以及位于所述压板和所述底盖之间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碳罐组装好后,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使其推动压板将活性炭粉压实在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弹簧的一端抵住压板,使其与活性炭粉压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空腔内固接有短分隔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汽油蒸汽被吸入腔体内部接触到短固定板时,会受到阻力,从而沿短固定板长度方向移动,用于增长汽油蒸汽流通的路径,以增加汽油蒸汽与吸附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碳罐的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内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集液腔和阻流腔,用于与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连通腔连通的导流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的外部固接有集液器,所述集液器包括箱体以及固接在箱体上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吸附口,所述吸附口与油箱连通,所述集液器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脱附口,所述脱附口与燃烧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的吸附材料为两种不同的活性炭粉,所述第一空腔内部填充的活性炭粉的工作能力强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的活性炭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周向固接有多个加强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加强壳体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面靠近所述顶盖的一端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伸出所述壳体一端,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板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上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接有多块肋板,所述肋板的上端与所述壳体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用于与车体上相对应的地方进行卡接,使碳罐在安装完毕后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压紧组件的设置,用于将吸附材料压实在碳罐本体的内部;

2、加强筋的设置,用于加强壳体自身的强度,从而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3、短分隔板的设置,用于延长汽油蒸汽流通的路径,从而增大汽油蒸汽与吸附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碳罐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顶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碳罐各部分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碳棒腔;111、大气口;12、长分隔板;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15、连接板;16、连通腔;17、短分隔板;18、加强筋;2、顶盖;21、集液腔;22、阻流腔;23、导流腔;24、脱附口;25、连接件;26、安装座;261、连接孔;3、底盖;4、吸附材料;5、集液器;51、箱体;52、吸附口;6、毛毡;7、压紧组件;71、压板;72、弹性件;8、卡接件;81、固定板;82、固定块;821、卡接口;9、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新型碳罐,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顶盖2和底盖3,顶盖2和底盖3分别固接在壳体1的两端。壳体1的一侧固接有碳棒腔11,用于放置碳棒,碳棒腔11远离底盖3的一端固接有大气口111,用于与外界连通。

如图1所示,壳体1上靠近底盖3一端的周向固接有多个加强筋18,用于加强壳体1自身的强度。如图2所示,壳体1内部固接有长分隔板12,长分隔板12的长度与壳体1相同,将壳体1内部分割成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用于填充吸附材料4(见图4)。长分隔板12上靠近第一空腔13的一面设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的长度小于长分隔板12的长度,由水平和竖直两部分弯曲而成,连接板15的一端与长分隔板12固接,另一端与壳体1固接,使其形成连通腔16,用于连通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13内固接有短分隔板17,当汽油蒸汽进入腔体内部与短分隔板17接触时,会受到阻力,从而沿短分隔板17长度方向移动,用于增长汽油蒸汽流通的路径,使其充分与吸附材料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顶盖2内部对应第一空腔13设置有集液腔21和阻流腔22,对应第二空腔14和连通腔16设置有导流腔23,使吸附时,汽油蒸汽只能沿集液腔21、第一空腔13、连通腔16、导流腔23、第二空腔14和碳棒腔11传递,脱附时,只能沿碳棒腔11、第二空腔14、导流腔23、连通腔16、第一空腔13和阻流腔22传递,而不能进入其他腔室。

如图3所示,顶盖2外表面的一端设有集液器5,包括与集液腔21连通的箱体51,箱体51上固接有与壳体1内部第一空腔13(见图2)连通的吸附口52,吸附口52的另一端与车体的油箱连通。

如图4所示,脱附口24的上方设有连接件25,连接件25与顶盖2固定连接,用于卡接车体中穿过的线束。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汽油易挥发,吸附口52的设置,使汽油蒸汽沿吸附口52依次进入集液腔21、第一空腔13、连通腔16、导流腔23、第二空腔14和碳棒腔11中,在流经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以及碳棒腔11的过程中被吸附材料4(见图4)吸附并贮存在壳体1中。

如图4所示,顶盖2上吸附口52的一侧设有脱附口24,脱附口24与顶盖2固定连接并与壳体1内部的第一空腔13(见图2)连通,脱附口24的另一端与车体内的燃烧室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外部空气由大气口111(见图5)被吸入,并沿碳棒腔11、第二空腔14、导流腔23、连通腔16、第一空腔13和阻流腔22进入壳体1内部,将吸附在吸附材料4中的汽油蒸汽带到脱附口24,并沿脱附口24进入进气歧管,然后进入车体的燃烧室参与燃烧。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内填充的吸附材料4可以为活性炭粉,活性炭粉的吸脱附性能比较强,可以有效地吸附汽油蒸汽,由于吸附口52和脱附口24都位于第一空腔13处并与第一空腔13直接接触,因此向第一空腔13中填充工作能力较强的活性炭粉,更能保证碳罐整体的吸附效果。

如图4所示,壳体1内部对应吸附材料4的两端均设有毛毡6,毛毡6的侧面与壳体1内壁之间密封抵触,毛毡6可以防止活性炭粉从吸附口52、脱附口24或大气口111漏出。底盖3和毛毡6之间设有用于对吸附材料4进行压紧的压紧组件7,压紧组件7包括与毛毡6相抵接的压板71以及位于压板71和底盖3之间的弹性件72,弹性件72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板71和底盖3相抵接,碳罐组装好后,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弹簧的弹力推动压板71将活性炭粉压实在壳体1内部。

如图5所示,碳罐的底盖3上固接有两个相同的安装座26,安装座26上开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连接孔261,如图4和图6所示,壳体1底面靠近顶盖2的一端设有卡接件8,卡接件8伸出壳体1一端,用于与车体上相对应的地方进行卡接,卡接件8包括固定板81以及一体连接于固定板81一侧的固定块82,固定块82上远离固定板81的一面开设有卡接口821,固定板81远离固定块82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接有多块肋板9,肋板9的上端与壳体1固接,肋板9的设置,使卡接件8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承受更大的强度。

工作过程:汽油蒸发后形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沿吸附口52依次进入集液腔21、第一空腔13、连通腔16、导流腔23、第二空腔14和碳棒腔11中,在流经第一空腔13、第二空腔14以及碳棒腔11的过程中被吸附材料4吸附并贮存在壳体1中,减少汽油蒸汽逸出至大气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