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064发布日期:2020-09-11 23:4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双燃料、气体机船舶的扩大应用,船舱惰性气体安全机器处所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广,目前大缸径双燃料发动机普遍采用共轨管为双壁结构、进气歧管安装燃气喷射阀的设计方式。共轨管多采用整体式,加工复杂、成本高、通用性差,也有部分采用单缸分段式的,即一个气缸对应一段共轨支管,共轨管由多段共轨支管组成,因安装相关的压力温度传感器且保证共轨管双壁结构,导致共轨管设计复杂化,同时单缸分段结构存在泄漏点多的问题。燃气喷射阀大都为单壁阀,需要制作阀箱包裹或者将喷射阀插入到各缸的进气歧管中,同时阀后燃气管路多采用加装引射管或者无引射管的直通方式,带有引射管的整体结构复杂,直通的混合不好甚至会使燃气进入进气总管,增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的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包括:共轨管、喷射阀和进气歧管,所述喷射阀和所述进气歧管分别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目相等,每个所述进气歧管分别固定设有与其连通的引射管,所述喷射阀固定连接且连通于所述引射管与所述共轨管之间,所述喷射阀与所述引射管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引射管一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共轨管包括至少两段同轴的共轨支管,相邻的所述共轨支管之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喷射阀固定于所述共轨支管,每个所述共轨支管连接的所述喷射阀数目相等。

优选地,每个所述共轨支管设有两个所述喷射阀。

优选地,所述共轨支管的管壁设有双层,所述共轨支管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共轨支管扫气道,所述喷射阀的阀体设有双层,所述喷射阀的双层阀体之间设有喷射阀扫气道,所述波纹管的管壁设有双层,所述波纹管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波纹管扫气道,所述共轨支管扫气道与所述喷射阀扫气道相连通,所述共轨支管扫气道与所述波纹管扫气道相连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进气歧管作为整套供气系统的支撑载体,进气歧管一体设置有引射管,喷射阀和共轨管固定安装于引射管,取消了燃气进气歧管和共轨管安装支架,共轨管、喷射阀和各缸的空气进气歧管直接连接,结构更简单、紧凑,集成度高;

(2)进气歧管集成燃气引射管,喷射阀喷射的燃气在进气歧管中与空气混合,增强混合效果,提高流速并大大提高安全性;

(3)每个共轨支管设有两个喷射阀,即共轨管采用两缸分段式设计,适用于六缸或者八缸发动机,通用性强,降低了制造成本,解决了单缸分段式漏点多的问题;

(4)共轨管、喷射阀和波纹管均采用双壁结构,内外层壁之间始终充满流动的空气,如果出现燃气泄漏,则被流动的空气带走,不会导致气体积累,确保安全;

(5)相邻共轨支管之间通过双壁波纹管连接,消除安装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共轨支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排气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轨支管;11-共轨支管扫气道;2-喷射阀;3-进气歧管;4-波纹管;5-引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4共同所示,一种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包括:共轨管、喷射阀2和进气歧管3,喷射阀2和进气歧管3分别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目相等,每个进气歧管3分别一体设有一与其连通的引射管5,喷射阀2固定连接且连通于引射管5与共轨管之间,喷射阀2与引射管5一一对应。



本技术:
利用进气歧管3作为安装载体,引射管5集成于进气歧管3,喷射阀2和共轨管安装于引射管5,从而取消了燃气进气歧管和共轨管支架,结构更加简单紧凑,集成度高。喷射阀2的的燃气进气口和燃气出气口同轴。

共轨管包括至少两段同轴的共轨支管1,相邻的共轨支管1之间固定连接有波纹管4,每个共轨支管1分别固定有两个喷射阀2,即共轨管采用两缸分段式设计,与现有技术采用单缸分段式设计相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能够满足大部分机型,降低了制造成本,解决了单缸分段式漏点多的问题。本申请中,共轨支管1共设有三段或四段,即应用于六缸或者八缸燃气发动机或双燃料发动机。

如图3所示,单线箭头表示空气流向,双线箭头表示燃气流向,共轨支管1的管壁设有双层,共轨支管1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共轨支管扫气道11,喷射阀2的阀体设有双层,喷射阀2的双层阀体之间设有喷射阀扫气道,波纹管4的管壁设有双层,波纹管4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波纹管扫气道,共轨支管扫气道11与喷射阀扫气道相连通,共轨支管扫气道11与波纹管扫气道相连通。在整个燃气供气过程中,扫气道内始终填充有流动的空气,如果出现燃气泄漏就会进入扫气道内,然后被空气带走,不会导致燃气在船舱内积累,确保安全。

使用时,燃气从共轨管进入喷射阀2,再由喷射阀2喷射进入引射管5中,由引射管5进入进气歧管3,在进气歧管3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气缸中燃烧。燃气直接进入进气歧管3中,取消了燃气进气歧管。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包括:共轨管、喷射阀和进气歧管,所述喷射阀和所述进气歧管分别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目相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气歧管分别固定设有与其连通的引射管,所述喷射阀固定连接且连通于所述引射管与所述共轨管之间,所述喷射阀与所述引射管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引射管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管包括至少两段同轴的共轨支管,相邻的所述共轨支管之间连接有波纹管,所述喷射阀固定于所述共轨支管,每个所述共轨支管连接的所述喷射阀数目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共轨支管设有两个所述喷射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轨支管的管壁设有双层,所述共轨支管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共轨支管扫气道,所述喷射阀的阀体设有双层,所述喷射阀的双层阀体之间设有喷射阀扫气道,所述波纹管的管壁设有双层,所述波纹管的双层管壁之间设有波纹管扫气道,所述共轨支管扫气道与所述喷射阀扫气道相连通,所述共轨支管扫气道与所述波纹管扫气道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质安全型发动机供气系统,包括:共轨管、喷射阀和进气歧管,所述喷射阀和所述进气歧管分别与发动机的气缸数目相等,每个所述进气歧管分别固定设有与其连通的引射管,所述喷射阀固定连接且连通于所述引射管与所述共轨管之间,所述喷射阀与所述引射管一一对应。利用进气歧管作为整套供气系统的支撑载体,进气歧管一体设置有引射管,喷射阀和共轨管固定安装于引射管,取消了燃气进气歧管和共轨管安装支架,共轨管、喷射阀和各缸的空气进气歧管直接连接,结构更简单、紧凑,集成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涛;曹靖;史艳军;王卓;李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