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490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1、氮氧传感器,82、压差传感器,9、排气口,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3]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管路,尾气处理管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通过连接板3连接在一起,可实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之间的可靠固定;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首端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的首端位于相同侧。
[0034]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首端上设有进气口 11,进气口 11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座
12ο
[0035]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上沿尾气行进方向依次设有氧化催化转化器4和微粒捕捉器5 ;微粒捕捉器5的筒体的两端均通过卡箍6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上,通过将微粒捕捉器5的筒体设计成可拆卸式,方便了微粒捕捉器5定期清灰和维护。通过在第一温度传感器座12上安装DOC前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氧化催化转化器4前的温度,从而便于控制。
[0036]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上位于氧化催化转化器4和微粒捕捉器5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座13,通过在第二温度传感器座13上安装DPF前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微粒捕捉器5前部的温度,从而便于控制。
[0037]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尾端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的首端之间通过尿素混合管7连接在一起,尿素混合管7上设有尿素喷嘴安装座71,尿素喷嘴安装座71靠近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尾端设置;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设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的尾端上设有排气口 9。
[0038]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位于尿素混合管7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座21 ;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位于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和排气口 9之间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座22 ;通过安装SCR前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SCR后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来检测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前部和后部的温度,从而便于控制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内的温度。
[0039]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的筒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氮氧传感器81和压差传感器82的支架10,采用压差传感器82监测和判断微粒捕捉器5内部碳载量,通过支架10,提高了集成化程度。
[0040]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的筒体为双层筒体,有利于保温,提高了 SCR效率。
[0041]尾气在排放时,首先通过进气口 11进入第一尾气处理管路1,然后通过氧化催化转化器4和微粒捕捉器5来过滤颗粒及再生颗粒,尿素喷嘴安装座71上的尿素喷嘴喷出尿素,尿素经尿素混合管7混合后流向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在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上进行催化反应,将尾气中的NOJI除掉,最后经排气口 9排出。
[0042]经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可有效地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达到欧六及以上排放水平;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氧化催化转化器4、微粒捕捉器5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集成到一体,采用S型布局,可以缩短长度,使得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体积小巧。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包括尾气处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管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首端和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的首端位于相同侧,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首端上设有进气口(11),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上沿尾气行进方向依次设有氧化催化转化器(4)和微粒捕捉器(5); 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尾端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的首端之间通过尿素混合管(7)连接在一起,所述尿素混合管(7)上设有尿素喷嘴安装座(71),所述尿素喷嘴安装座(71)靠近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的尾端设置; 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设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⑵的尾端上设有排气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1)上位于所述氧化催化转化器(4)和所述微粒捕捉器(5)之间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位于所述尿素混合管(7)和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之间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座(21);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上位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和所述排气口(9)之间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座(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的筒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氮氧传感器(81)和压差传感器(82)的支架(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捕捉器(5)的筒体的两端均通过卡箍(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8)的筒体为双层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I)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2)通过连接板(3)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气后处理总成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尾气处理管路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的首端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上沿尾气行进方向依次设有氧化催化转化器和微粒捕捉器;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的尾端和第二尾气处理管路的首端之间通过尿素混合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尿素混合管上设有尿素喷嘴安装座,所述尿素喷嘴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一尾气处理管路的尾端设置;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上设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所述第二尾气处理管路的尾端上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达到欧六及以上排放水平。
【IPC分类】F01N3-28, F01N3-02
【公开号】CN204457948
【申请号】CN201420829304
【发明人】苗垒, 陶建忠, 王意宝, 王东升, 张晓丽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