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115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复位弹簧6。所述弹簧5位于弹簧座11与滚球体2之间,所述复位弹簧6位于阀芯7与弹簧座11之间,其始终给阀芯7 —个回位力。所述滚球体2采用钢球,并安装在滚球体安装孔44与阀座13上的定位孔1302之间,所述滚球体2可在滚球体安装孔44内滑动。
[0031]如图1所示,所述阀套10的右端内腔与弹簧座11套接固定,阀套10的左端内腔中安装有可相对于阀套10轴向直线滑动的阀芯7。在阀芯7相对于阀套10直线滑动过程中,其可将阀套10上的第二油孔103与第三油孔105之间接通或者阻断,也可将阀套10上的第一油孔101与第三油孔105之间接通或者阻断。所述第一油孔101与阀体3上的第二油通道38接通,所述第二油孔103与连接油道F相通,并与阀体3上的第一油通道37接通,所述第三油孔105与进油道E相通。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控制阀中,所述的阀套10与阀体3之间是间隙配合,以消除阀体3在安装拧紧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对阀套10产生影响,保证阀芯7相对于阀套10滑动灵活。在位于阀体3内腔的挡圈安装槽34中安装有限位挡圈8,所述限位挡圈8对安装在阀体3内部的零件阀套10进行轴向限位。为了防止阀套10与阀体3之间因发生相对转动而导致油道错位,如图6所示,可以在阀套10左端设置第二半圆球孔104,再在第二半圆球孔104与第一半圆球孔36之间安装定位球体9,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球体9优选钢球,并安装于由第一半圆球孔36与第二半圆球孔104组成的安装孔内。另外,如图1所示,可以在单向阀体4与弹簧座11之间设置弹性垫圈12,所述弹性垫圈12与单向阀体4上的凸台43套接,通过弹性垫圈12可以在单向阀体4与弹簧座11之间始终形成弹力,以消除安装于阀体3内部的零件之间的轴向间隙,防止零件窜动。
[0033]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位器具有带一个或多个叶片的转子,转子安装在凸轮轴的端部上,相位器壳体套装在转子上。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控制阀通过阀体3上的螺纹连接部31与凸轮轴直接组成螺纹活动连接,阀体3外圆部与相位器内孔以间隙配合方式套接。由于在阀体3上的凸肩30根部设置有让位槽33,通过让位槽33可以保证凸肩30端面与相位器安装端面相互贴合,有效地防止装配时阀体3与相位器安装孔口部发生干涉。因此,机油控制阀与相位器之间的距离更加近,缩短了控制油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稳定性,同时,由于机油控制阀不需要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因此省去了发动机缸盖安装孔及相应的油道,简化了发动机缸盖结构,降低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0034]如图8、图9所示,相位器壳体16具有与相位器转子叶片18对应的叶片腔,相位器转子叶片18将叶片腔分隔为第一调节腔17和第二调节腔19,机油控制阀通过第一转子油道I5与第一调节腔17连通,并通过第二转子油道20与第二调节腔19连通。机油控制阀通过调节叶片相位器改变凸轮轴与曲轴之间的相对角度,以达到控制角度的目的,从而改善发动机性能或减少排放物。具体而言:
[0035]当相位器转子叶片18需要向第二调节腔19调节时,如图8所示,机油从机油控制阀上的进油口 39进入,经滤网I过滤后进入集油腔14,在推开单向阀的滚球体2后穿过阀座13上的定位孔1302进入进油道E,然后,机油通过第三油孔105进入阀套10,并从第二油孔103流出阀套10后进入连接油道F,最后从阀体3上的第一油通道37流出并通过第一转子油道15进入第一调节腔17,开始在第一调节腔17建立机油压力,此时,第二调节腔19通过阀体3上的第二油通道38以及阀套10上的第一油孔101与出油口 35接通,第二调节腔19中流出的机油依次流经第二转子油道20、第二油通道38、第一油孔101进入阀套10,最后从阀体3上的出油口 35流出,从而实现在第一调节腔17的机油压力下推动相位器转子叶片18向第二调节腔19调节。
[0036]当相位器转子叶片18需要向第一调节腔17调节时,如图9所示,机油从机油控制阀上的进油口 39进入,经滤网I过滤后进入集油腔14,在推开单向阀的滚球体2后穿过阀座13上的定位孔1302进入进油道E,然后,机油通过第三油孔105进入阀套10,并从第一油孔101流出阀套10后进入第二油通道38,从第二油通道38流出阀体3的机油流经第二转子油道20进入第二调节腔19,开始在第二调节腔19建立机油压力,此时,第一调节腔17依次通过第一转子油道15、第一油通道37、连接油道F、第二油孔103与出油口 35接通,因此,从第一调节腔17中流出的机油在依次流经第一转子油道15、第一油通道37、连接油道F后从第二油孔103进入阀套10,最后从阀体3上的出油口 35流出,从而实现在第二调节腔19的机油压力下推动相位器转子叶片18向第一调节腔17调节。
[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包括单向阀、阀体(3)和阀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进油端设置螺纹连接部(31),所述单向阀安装在阀体(3)内腔中,包括阀套(10)、弹簧座(11)、弹簧(5)、单向阀体(4)以及滚球体(2)和阀座(13),所述阀套(10)为中空腔体,所述阀芯(7)安装在阀套(10)内腔中,在阀套(10)上设置第一油孔(101)、第二油孔(103)和第三油孔(105),所述单向阀体(4) 一端与阀座(13)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座(11)套接,在单向阀体(4)上设置滚球体安装孔(44),在阀座(13)上设置定位孔(1302),所述滚球体(2)安装在滚球体安装孔(44)与定位孔(1302)之间,所述弹簧(5)安装在弹簧座(11)与滚球体(2)之间,在阀芯(7)与弹簧座(1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体⑷上设置定位柱(41),所述阀座(13)上设置安装孔(1301),所述单向阀体(4)与阀座(13)之间通过定位柱(41)、安装孔(1301)相互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41)是由两个相对而立的半圆弹性柱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1),所述滤网⑴固定安装在阀体⑶内腔中且位于阀座(13)与阀体(3)的进油口(3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球体(9),在阀体(3)上设置第一半圆球孔(36),在阀套(10)上设置第二半圆球孔(104),所述定位球体(9)安装在第一半圆球孔(36)与第二半圆球孔(10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圈(8),在阀体(3)内腔中设置挡圈安装槽(34),所述限位挡圈(8)安装在挡圈安装槽(34)中。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⑶与阀套(10)之间是间隙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上设置凸肩(30),在凸肩(30)根部设置让位槽(33)。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体(4)与弹簧座(11)之间设置弹性垫圈(1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体(4) 一端设置第一油槽(42),所述第一油槽(42)与滚球体安装孔(44)相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包括单向阀、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进油端设置螺纹连接部,所述单向阀安装在阀体内腔中,包括阀套、弹簧座、弹簧、单向阀体以及滚球体和阀座,所述阀套为中空腔体,所述阀芯安装在阀套内腔中,在阀套上设置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第三油孔,所述单向阀体一端与阀座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座套接,在单向阀体上设置滚球体安装孔,在阀座上设置定位孔,所述滚球体安装在滚球体安装孔与定位孔之间,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与滚球体之间,在阀芯与弹簧座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地提高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稳定性,同时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IPC分类】F01L1/344, F01L9/02
【公开号】CN204921072
【申请号】CN201520561431
【发明人】谭建伟, 向明朗, 赵敬刚, 张金伟
【申请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