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6579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铝一维纳米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高热传导性和独特的光学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增强物、生物医学材料和光学材料等领域,其包括Y、θ或α相。α-Al2O3—维纳米材料常常作为增强相用来调控陶瓷、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添加纳米棒α-Al2O3增强相可以产生桥联增韧效应,能有效提高韧性、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α-Al2O3通常由其低温相Y或θ发生高温相变形成,该相变属于重建式相变,其形成过程是由成核和晶粒生长两个阶段组成。 α -Al2O3纳米棒材料制备难度在于要同时对相变过程中的成核、生长两个过程进行控制。 在α相的形核过程中,中间相(Y或θ )细晶粒会相互聚集,并逐渐粗化到临界尺寸( 30nm),形成α相形核粒子;生长过程是已经形成的α相形核粒子继续相互聚集并粗化,形成α-Al2O3粒子。成核与生长过程常常导致晶粒长大,同时高温煅烧也会促使相互接触的纳米颗粒形成烧结颈,出现团聚体;通常状态下α -Al2O3理想结晶形貌为六方板状或片状, 一维纳米材料需要促进一维方向生长,同时又要抑制其在二维片状方向的生长,因此获得一维纳米材料相对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较以往之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工艺条件苛刻,工艺复杂,产量低,不易于产业化等缺点。本发明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质量比的硝酸铝、尿素、生物多糖和添加剂并混合,加适量去离子水搅拌研磨成胶态物质Α,其中硝酸铝、尿素、多糖质量占胶体物质A总质量的90% 95%,去离子水占A总重量的2 5% ;添加剂质量占A总重量3 5%,硝酸铝、尿素摩尔比为1 1 2,生物多糖添加质量占胶态物质A总质量的8 12%。2)将步骤1)、所得的胶态物质A利用超声波处理器进行超声分散,分散时间为 30 60min ;
3)将步骤2)、所得分散体在400 450°C点燃,燃烧得到灰黑色前驱体;
4)将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50 1080°C环境下退火0.5 1小时,洗涤干燥,获得疏松的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得最到氧化铝纳米棒。所得氧化铝纳米棒为α相单晶,直径为 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所述干燥,其温度为100 200°C。干燥时间为2 4h。本发明采用生物多糖辅助低温燃烧合成法并通过加入部分添加剂,实现了对氧化铝形貌调控,降低了相变转变温度、避免高温团聚,同时又有效调控了晶面生长方向,为 α -Al2O3 一维纳米材料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溶性惰性盐作为阻聚剂引入溶液燃烧合
3成中,降低相变转变温度并解决高温条件下氧化铝粉体团聚问题,生物多糖作为模板剂诱导、调控晶面生长方向。该方法较以往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方法耗能高、 原材料昂贵,不易于产业化等缺点,可得到分散性较好、形貌可控的氧化铝纳米棒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可广泛应用于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增强物、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


图1为α -Al2O3样品的Χ-ray衍射(XRD )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氧化铝纳米棒形貌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清楚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
称取20g (0. Imol)九水硝酸铝、4. 8g (0. 15mol)尿素和2. 6g淀粉,Ig氯化钠,加Iml 去离子水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50°C点燃,得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80°C条件下退火0. 5小时,洗涤,150°C温度干燥池获得氧化铝纳米棒。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为单晶,其直径为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实施例2
称取20g (0. lmol)九水硝酸铝、6. 4g (0. 2mol)尿素、3g淀粉、1. 5g氯化钠和硝酸钠 (质量比1:1),加1. 5ml去离子水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00°C点燃,得灰黑色前驱体, 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80°C条件下退火0. 5小时,洗涤,100°C温度干燥池获得氧化铝纳米棒。如图2所示,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为单晶,其直径为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实施例3
称取20g (0. lmol)九水硝酸铝、6. 4g (0. 2mol)尿素和3. 5g纤维素,Ig硝酸钠,加Iml 去离子水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00°C点燃,得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80°C条件下退火0.5小时,洗涤,200°C温度干燥池获得氧化铝纳米棒。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为单晶,其直径为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实施例4
称取20g (0. lmol)九水硝酸铝、6. 4g (0. 2mol)尿素和3g纤维素,1. 5g氯化钠和氯化钾(质量比1:1),加1. 5ml去离子水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50°C点燃,得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80°C条件下退火0. 5小时,洗涤,150°C 温度干燥池获得氧化铝纳米棒。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为单晶,其直径为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实施例5称取20g (0. Imol)九水硝酸铝、6. 4g (0. 2mol)尿素、2. 5g淀粉和0. 5g纤维素,1. 5g 氯化钾和硝酸钠(质量比1 1 ),加1. 5ml去离子水研磨成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50°C点燃,得灰黑色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驱体在1080°C条件下退火0. 5小时, 洗涤,150°C温度干燥2h获得氧化铝纳米棒。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为单晶,其直径为15nm 25nm,长度为80nm 140nm,长径比为5 8。图1是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α -Al2O3样品的X_ray衍射谱图。根据衍射标准卡片(JCPDS)数据,本发明获得的样品特征衍射峰和卡片号为10-0173的数据一致,说明本方法获得的产品为纯α相的Α120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得氧化铝纳米棒透射电镜照片。照片显示样品形貌呈棒状,尺寸均勻。
权利要求
1.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硝酸铝、尿素、生物多糖和添加剂并混合,加去离子水搅拌研磨成胶态物质A,其中硝酸铝、尿素、生物多糖质量占胶体物质A总重量的90% 95%,去离子水占A总重量的 2 5%,添加剂质量占A总重量的3 5%,硝酸铝、尿素摩尔比为1 1 2,生物多糖添加质量占胶态物质A总质量的8 12% ;2)将步骤1)所得的胶态物质A利用超声波处理器进行超声分散,分散时间为30 60min ;3)将步骤2)所得分散体在400 450°C点燃,燃烧得到前驱体;4)将步骤3)中所得前驱体研磨后放置于高温炉中热处理,洗涤,干燥获得疏松的白色粉末状产物,即得到氧化铝纳米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的生物多糖原料为淀粉和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添加剂为NaN03、KCl、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热处理温度为1050 1080°C,保温时间为0. 5 1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 100 200°C,干燥时间为2 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纳米棒为α相单晶,直径为15 25nm,长度为80 140nm,长径比为5 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生物多糖辅助低温燃烧方法制备氧化铝纳米棒。其步骤是首先按比例称量硝酸铝盐、有机燃料尿素、生物多糖及微量添加剂,添加剂包括NaNO3、NaCl和K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加适量去离子水研磨至胶体,将所得胶体于400~450℃点燃后于1050~1080℃温度条件热处理0.5~1小时得到α-Al2O3纳米棒直径为15nm~25nm,长度为80nm~140nm,长径比为5~8。本发明工艺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制备的氧化铝纳米棒可广泛应用于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增强物、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中。
文档编号B82Y40/00GK102531012SQ20121000233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刘丞, 孟范成, 杨惠, 杨有利, 田中青, 黄伟九 申请人:重庆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