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7813发布日期:2021-04-02 09:3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汽车的abs(antilockbrakesystem)系统通过abs阀体(三通电磁阀)的换向性能使刹车分泵的油压在增压、保压和泄压之间不断循环,车轮处于滑动和抱死的临界状态,使车轮有足够的附着力,从而防止汽车在制动时失控。

阀体的一侧设有两个低压蓄能器孔(lpa孔),阀体生产加工中,需对阀体的两个低压蓄能器孔的圆周孔壁(圆周侧壁)进行氧化,在圆周孔壁上形成氧化层,且圆周孔壁在氧化过程中需保证阀体的其他区域、包括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不被氧化,以提高abs阀体的使用寿命,改善汽车的刹车性能。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阀体的圆周孔壁氧化时,一般先将阀体侵没在电解液中使阀体整体氧化,然后在需氧化部位的低压蓄能器孔的圆周孔壁上涂覆保护油膜,再将阀体放入腐蚀液中,使阀体未涂覆油膜的暴露处的氧化膜腐蚀溶解掉,仅保留低压蓄能器孔的圆周孔壁上的氧化膜,实现对低压蓄能器孔的圆周孔壁的选择性氧化,此过程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设备的工装与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向储液腔内输送电解液,阀体和工装在通电时使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氧化,且阀体的其他区域不氧化,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所述阀体设有两个低压蓄能器孔,包括:工作台、工装、压紧机构、整流器、氧化液循环机构、清理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工作台的台面设有通孔,所述工装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所述通孔处;

所述工装用于放置所述阀体,并在所述工装与所述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且所述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与所述储液腔相隔离;

所述压紧机构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用于与所述整流器的正极电性连接;

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压紧所述阀体,且所述压紧机构在压紧所述阀体时使所述阀体与所述整流器电性连通;

所述工装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所述整流器的负极电性连接;

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和所述清理机构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工装连接,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用于向所述储液腔内输送电解液,所述电解液用于使所述阀体与所述工装在通电时电性导通,所述清理机构用于在氧化结束后排空并回收所述储液腔内的电解液;

所述压紧机构、所述整流器、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和所述清理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工装包括:底座和两根芯棒;

所述芯棒包括:固定段、内置段、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阴极丝;

所述固定段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段设有o型密封圈,且所述固定段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段的顶端设有多个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内置段位于所述固定段的上方,所述内置段的顶部设有密封垫片,且所述内置段的顶端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内置段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所述阴极丝盘绕在所述内置段上,且所述阴极丝穿过所述固定段,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设置在所述固定段上,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与所述空腔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用于与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内置段的顶端呈锥形,且所述内置段的锥形大端的外径与所述密封垫片的外径适配;

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内置段的锥形侧壁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包括:电解液槽和第一液压泵;

所述第一液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电解液槽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电解液槽连接;

所述第一液压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氧化液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二液压泵和冷水机;

所述电解液槽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电解液槽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冷水机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冷水机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电解液槽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压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气泵、储气罐、空压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空压机连接,所述储气罐用于存储所述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体;

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与所述储气罐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

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气泵通过第六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六管路上;

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第七管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七管路上;

所述第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位于所述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以及所述第七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之间;

所述气泵、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伸缩气缸和压板;

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压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推杆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推杆在伸出时带动所述压板压紧所述阀体;

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压板上。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绝缘隔板;

所述绝缘隔板设置在所述压板与所述伸缩气缸的推杆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底座和所述芯棒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o型密封圈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三元乙丙橡胶。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通过设置工作台、压紧机构、工装、整流器、氧化液循环机构、清理机构和控制器,工装设置在工作台上,阀体放置在工装上,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插入工装,在工装与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且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与储液腔相隔离,压紧机构压紧阀体,且阀体和工装分别与整流器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由plc控制器控制,氧化液循环机构向工装与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之间的储液腔内输送电解液,使工装与阀体在通电时电性导通,实现对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的局部氧化,并使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以及阀体的其他区域不被氧化,氧化完成后,清理机构排空储液腔内的电解液,并使排出的电解液回收再利用,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工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芯棒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阀体与工装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阀体;11、低压蓄能器孔;12、第一倒角;13、第二倒角;2、工作台;3、工装;301、储液腔;31、底座;32、芯棒;321、固定段;3211、空腔;3212、第一通道;322、内置段;3221、第二通孔;3222、第二通道;323、第一接头;324、第二接头;325、阴极丝;3251、第二电极;326、o型密封圈;327、密封垫片;4、压紧机构;41、伸缩气缸;42、压板;43、绝缘垫板;5、整流器;6、氧化液循环机构;61、电解液槽;62、第一液压泵;63、第二液压泵;64、冷水机;7、清理机构;71、气泵;72、储气罐;73、第一电磁阀;74、第二电磁阀;75、第三电磁阀;76、第四电磁阀;81、第一管路;82、第二管路;83、第三管路;84、第四管路;85、第五管路;86、第六管路;87、第七管路;88、第八管路;881、气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工装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芯棒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的阀体与工装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阀体1(汽车用abs阀)呈立方体形,在阀体1的一侧面上设有两个低压蓄能器孔11(lpa孔),阀体1在加工过程中,需对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的圆周孔壁(圆周侧壁)做氧化处理,且圆周孔壁在氧化时需保证阀体1的其他区域不被氧化,包括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也不被氧化,而且,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部的第一倒角12处的侧壁(图7中虚线上方的侧壁)可以氧化,也可不氧化,低压蓄能器孔11的顶部的第二倒角13处的侧壁(图7中虚线下方的侧壁)也为可以氧化,也可以不氧化。

本实施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包括:工作台2、工装3、压紧机构4、整流器5、氧化液循环机构6、清理机构7和控制器。

工作台2的台面上设有矩形通孔,工装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2的台面上,位于工作台2的矩形通孔处。

工装3用于放置阀体1,阀体1放置时,使工装3插入到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内,在工装3与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301,且使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与储液腔301之间密封隔离,向储液腔301内输送电解液时,电解液与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不接触,使得低压蓄能器孔11的圆周孔壁在氧化时,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不会被氧化,当然,阀体1的其他区域也不会氧化。

压紧机构4设置在工作台2上,位于工装3的上方,阀体1放置在工装3上后,通过压紧机构4压紧固定。而且,压紧机构4上设有第一电极,压紧机构4上的第一电极与整流器5的正极电性连接,压紧机构4在压紧阀体1时,阀体1与压紧机构4电性连通,即压紧机构4在压紧时阀体1与整流器5的正极电性连通。

工装3上设有第二电极,工装3上的第二电极与整流器5的负极电性连接,整流器5供电时,使得阀体1形成阳极头,工装3形成阴极头。

工装3通过连接管路与氧化液循环机构6连接,工装3还通过连接管路与清理机构7连接。氧化液循环机构6向工装3与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之间的储液腔301内输送电解液,当阀体1和工装3在整流器5的作用下通电时,电解液使工装3与阀体1之间电性导通,通过电解液实现对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的局部氧化。氧化结束后,清理机构7向储液腔301内输送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体排空储液腔301内的电解液,并使排出的电解液回收再利用。

压紧机构4、整流器5、氧化液循环机构6和清理机构7分别与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控制压紧机构4、整流器5、氧化液循环机构6和清理机构7按照预设程序执行相应的预设动作。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通过设置工作台、压紧机构、工装、整流器、氧化液循环机构、清理机构和控制器,工装设置在工作台上,阀体放置在工装上,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插入工装,在工装与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且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与储液腔相隔离,压紧机构压紧阀体,且阀体和工装分别与整流器的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由plc控制器控制,氧化液循环机构向工装与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之间的储液腔内输送电解液,使工装与阀体在通电时电性导通,实现对阀体的低压蓄能器孔的孔壁的局部氧化,并使低压蓄能器孔的底壁以及阀体的其他区域不被氧化,氧化完成后,清理机构排空储液腔内的电解液,并对排出的电解液回收再利用,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工装3包括:底座31和两根芯棒32。

工装3的底座31呈方形板状,底座31的顶面设有矩形凹槽。底座31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工作台2的台面上,位于工作台2的矩形通孔处。

两根芯棒32竖直的设置在底座31上,芯棒32呈圆柱形,包括:固定段321、内置段322、第一接头323、第二接头324和阴极丝325。

底座31和芯棒32的棒体均为绝缘材质制成,即芯棒32的固定段321和内置段322为绝缘材质。

工装3的两根芯棒32与阀体1的两个低压蓄能器孔11对应,芯棒32的固定段321固定穿设在底座31的矩形凹槽内,固定段321的底面穿过底座31的底面,位于工作台2的矩形通孔处。固定段321的顶端的圆周外侧设有o型密封圈326,固定段321的内部设有环形的空腔3211,固定段321的顶部的圆周外侧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道3212,多个第一通道3212向下延伸与固定段321的内部的空腔3211连通,第一接头323设置在固定段321的底面上,第一接头323也与固定段321内部的空腔3211连通,即第一接头323与第一通道3212连通。

芯棒32的内置段322位于固定段321的上部,内置段322的外径小于固定段321的外径,且内置段322的外径小于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径。内置段322的顶部设有密封垫片327,密封垫片327粘贴在内置段322的顶面上,密封垫片327的外径与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径适配。内置段322的顶端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221,内置段322的内部设有竖直的第二通道3222,多个第二通孔3221与内置段322的内部的第二通道3222连通,第二接头324设置在固定段321的底部中心部位,第二通道3222向下延伸,穿过固定段321与第二接头324连通,即第二接头324与第二通孔3221连通。

芯棒32的固定段321设有竖直的通孔,阴极丝325呈导线状,盘绕在内置段322的外侧壁上,且阴极丝325的两端穿过固定段321上的通孔,从固定段321的端面伸出,在固定段321的下端面上形成第二电极3251。当然,阴极丝325也可呈套筒状,套设在内置段322的侧壁上,第二电极穿过固定段321上的通孔,与阴极丝325电性连接。第二电极3251用于与整流器5的负极电性连接,整流器5在供电时阴极丝325使芯棒32的内置段322形成阴极头。

如图4所示,阀体1放置时,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插在工装3的芯棒32的内置段322上,在芯棒32的内置段322的圆周外壁与阀体1的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液腔301,且固定段321上的第一通道3212的顶部出口位于内置段322与阀体1之间的储液腔301内,内置段322顶部的密封垫片327抵持在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上,使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与储液腔301之间密封隔离,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口的第二倒角13处的侧壁与o型密封圈326相抵持,使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口侧壁与芯棒32之间密封,第一接头323、空腔3211、第一通道3212、储液腔301、第二通孔3221、第二通道3222和第二接头324之间形成流体通道。芯棒32上的第一接头323和第二接头324通过管路分别与氧化液循环机构6连接,氧化液循环机构6向储液腔301内输送循环流动的电解液,当阀体1和阴极丝325通电时实现对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的局部氧化,且通过流动的电解液带走阀体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加易于阀体氧化温度的控制。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芯棒32的内置段322的顶端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内置段322的锥形大端(顶端)的外径与密封垫片327的外径适配,略小于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径,使得内置段322对密封垫片327形成完全的支撑,保证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与储液腔301之间相互隔离,即保证低压蓄能器孔11的底壁不被氧化。

内置段322上的第二通孔3221设置在内置段322的顶端的锥形侧壁上,即第二通孔3221位于储液腔301的顶端,阀体1氧化时,使得电解液在整个储液腔301内循环,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氧化的更均匀,且氧化结束后,清理机构7对储液腔301清理的更干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氧化液循环机构6包括:电解液槽61和第一液压泵62。

电解液槽61设置在工作台2的一侧,第一液压泵62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路与电解液槽61连接并连通,第一液压泵62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路81与芯棒32上的第一接头323连接,芯棒32上的第二接头324通过第二管路82与电解液槽61连接并连通。

第一液压泵6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泵62的启闭,第一液压泵62工作时,电解液槽61内的电解液经第一接头323输送到芯棒32与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壁之间的储液腔301内,在阀体1和阴极丝325通电时实现对低压蓄能器孔11孔壁的局部氧化,且电解液经第一接头323、储液腔301、第二通道3222和第二接头324形成的流体通道,经第二管路82流回到电解液槽61内,通过循环流动的电解液带走阀体1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方便控制阀体1在氧化时的温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氧化液循环机构6还包括:第二液压泵63和冷水机64。

电解液槽6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

第二液压泵63和冷水机64设置在电解液槽61的一侧,第二液压泵63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管路83与电解液槽61连接并连通,第二液压泵63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路84与冷水机64的进液口连接,冷水机64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路85与电解液槽61连接并连通。

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液压泵6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检测电解液槽61内的电解液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当电解液槽61内的电解液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液压泵63启动,电解液经第四管路84送入冷水机64,经冷水机64冷却后再经第五管路85从冷水机64回流到电解液槽61内;当电解液槽61内的电解液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液压泵63关闭。通过冷水机64的冷却,使电解液槽61内的电解液温度保持在工艺温度范围内,以控制阀体1的氧化温度。

进一步的,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清理机构7包括:气泵71、储气罐72、空压机、第一电磁阀73、第二电磁阀74、第三电磁阀75和第四电磁阀76。

储气罐72与空压机(图中未画出)连接,空压机产生高压空气,储气罐72存储空压机产生的高压空气。

气泵71设置在工作台2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路与储气罐72连接。

第一电磁阀73设置在芯棒32上的第一接头323与第一液压泵62连接的第一管路81上,且第一电磁阀73靠近第一液压泵62的一侧设置。

第二管路72与气泵71的出气口之间通过第六管路86连接,第二电磁阀74设置在第六管路86上。

第一管路81与第二管路82之间通过第七管路87连接,且第七管路87与第一管路81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电磁阀73与第一接头323之间,第七管路87与第二管路82的连接点位于第六管路86与第二管路82的连接点和电解液槽61之间,第三电磁阀75设置在第七管路87上。

第四电磁阀76设置在第二管路82上,且第四电磁阀76位于第六管路86与第二管路82的连接点以及第七管路87与第二管路82的连接点之间。

气泵71、第一电磁阀73、第二电磁阀74、第三电磁阀75和第四电磁阀76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分别控制气泵71、第一电磁阀73、第二电磁阀74、第三电磁阀75和第四电磁阀76的启闭。

本实施例中,当阀体氧化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73和第四电磁阀76开启,同时控制气泵71、第二电磁阀74和第三电磁阀75关闭,电解液经第一管路81和第一接头323输送到芯棒32与阀体1之间的储液腔301内,并经第二接头324和第二管路82流回到电解液槽61内;当阀体氧化结束后,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73和第四电磁阀76关闭,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阀74和第三电磁阀75开启,气泵71开启使高压气体经第六管路86、第二管路82和第二接头324输送到芯棒32与阀体1之间的储液腔301内,使储液腔301内的电解液经第一接头323、第一管路81、第七管路87和第二管路82流回到电解液槽61内,排空储液腔301内的电解液,同时使排出的电解液回收到电解液槽61内;而且,高压气体经储液腔301顶部的第二通孔3221进入,电解液从储液腔301底部的第一通道3212排出,使残留的电解液排出的更加彻底,储液腔清理的更干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压紧机构4包括:伸缩气缸41和压板42。

伸缩气缸41通过支架设置在工作台2上,位于工装3的上方。伸缩气缸41的进气口通过第八管路88与气泵71的出气口连接并连通,优选的,在第八管路88上设有气动阀881。

压板42与伸缩气缸41的推杆固定连接,第一电极(图中未画出)设置在压板42上,第一电极与整流器5的正极电性连接。伸缩气缸41的推杆伸缩时带动压板42升降,压板42在下降时将阀体1压紧固定在工装3的芯棒32上,且压板42在下降压紧阀体1时,阀体1与整流器5的正极也电性连通,整流器5供电时使阀体1形成阳极头。

伸缩气缸4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41的推杆的伸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压紧机构4还包括:绝缘隔板43。

绝缘隔板43设置在压板42与伸缩气缸41的推杆之间,绝缘隔板43使得压板42与伸缩气缸41之间的电性不导通,整流器5给压紧机构4的压板42和阀体1通电时,通过绝缘隔板43的隔离,使得伸缩气缸41不带电,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工装3的底座31和芯棒32的棒体的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ptfe),利用聚四氟乙烯的耐腐蚀、耐高温、绝缘、不吸水等特性,保证阀体和阴极丝在通电时,工装不带电,也使得工装不被电解液腐蚀。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用局部阳极氧化设备,工装3的芯棒32上的密封垫片327和o型密封圈326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者为三元乙丙橡胶,聚四氟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均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保证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底与芯棒之间、低压蓄能器孔11的孔口与芯棒之间保持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