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433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
长期以来,对于采用电潜泵采油的深井(深度大于3000m)由于电潜泵不能下入油层段,测试设备不能从油套环空通过电潜泵(生产套管与电潜泵之间的间隙小)下入到油层段直接测取地层的压力、温度等数据,电潜泵井地层压力、温度等数据的测取十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它是由悬挂接头1、连接杆2、夹板3、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组成。
悬挂接头1的结构与油管扶正器相同,其上部采用27/8″平式油管扣与电潜泵的电机尾部相连,下部采用1.315"平式油管扣与连接杆2相连,起扶正、连接作用;连接杆2的截面为方形,其上刨有半圆槽,与夹板3上的半圆槽配合夹持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连接杆2的下部采用3/4″抽油杆扣与减震加长杆4相连;减震加长杆4为3/4″抽油杆,扶正器5为弹簧片扶正器,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外面裹上橡胶环后捆绑在减震加长杆4与扶正器5上,以减轻电机的震动,避免损坏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


图1为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在井下安装示意图图2为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杆2的结构图图4为夹板3的结构图安装过程是测压设备的加重杆8、测压设备的扶正器7、测压设备(电子压力计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稳压筒)6悬挂在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下下入井内。地面绞车下放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下入设计的长度后,刹住绞车;用电机吊卡将电潜泵18的电机17吊到修井机平台上,将悬挂接头1接到电机17下部,将连接杆2、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依次连接好;将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夹在夹板3与连接杆2之间,上紧螺栓;将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裹上橡胶环,捆绑在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上;慢慢松开绞车的刹车,将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悬挂的重量转移到悬挂接头1。按常规作业下入保护器16、分离器15、离心泵14、单流阀13、泄油阀12、油管11,电潜泵动力电缆9与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分别捆绑在油管11的两边,每隔两根油管对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10单独打一道电缆卡子。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是1、采用夹持结构能够产生足够的力来悬挂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在抗拉强度实验中,拉断电子压力计电缆,但电子压力计电缆与夹板之间没有滑动现象。2、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较好的消除了电机的震动,配合减震橡胶环的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的损坏。3、悬挂接头1对悬挂装置起扶正、连接作用,方便井下设备的起下作业。此悬挂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由悬挂接头(1)、连接杆(2)、夹板(3)、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组成,其特征在于悬挂接头(1)与电潜泵的电机尾部采用丝扣相连接,连接杆(2)与夹板(3)夹持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利用连接杆(2)与夹板(3)所产生的夹持力来悬挂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及其下部的井下工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挂接头(1)上部采用丝扣与电潜泵的电机尾部相连,下部采用丝扣与连接杆(2)相连,起扶正、连接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的截面为方形,其上刨有半圆槽,与夹板(3)上的半圆槽配合夹持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外面裹上橡胶环捆绑在减震加长杆(4)与扶正器(5)上,以减轻电潜泵电机的震动,避免损坏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石油开采过程中,采用电潜泵采油的油井进行泵下测压时,电潜泵泵下测压设备的悬挂装置,由悬挂接头(1)、连接杆(2)、夹板(3)、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组成。它采用夹持结构夹持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能够产生足够的力来悬挂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减震加长杆(4)及扶正器(5)较好的消除了电机的震动,配合减震橡胶环的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电子压力计电缆(或毛细管测压系统的毛细管)的损坏。
文档编号E21B47/00GK2437855SQ00235040
公开日2001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17日
发明者饶文艺, 王梁民 申请人:饶文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