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台车及其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6134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板台车及其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板台车及其模板底部支
撑装置。
背景技术
模板台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电、城市铁路等隧道施工中的大型钢结构模板系统。现有技术中的模板台车包括模板总成、和门架总成,其中门架是钢结构件,是整个模板台车的主要承重构件,模板总成包括两个边模和两个顶模,两个顶模与门架总成的上部连接,边模与门架总成的两侧通过支撑相连,其中边模底部支撑装置如下如图1所示,在门架总成的下纵梁01的侧面铰接第一丝杠千斤顶02,该第一丝杠千斤顶02的另一端与边模03铰接,在边模03上还铰接有第二丝杠千斤顶04,为了对第二丝杠千斤顶04的另一端的位置进行限定,通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在隧道地面06预先埋设锚件05,第二丝杠千斤顶04的另一端撑于锚件05与地面06之间的夹角内,这样通过第一丝杠千斤顶02、第二丝杠千斤顶04和锚件05即对边模03底部起到了支撑作用。隧道衬砌砼时,模板台车两侧的边模03受力极大,并且第二丝杠千斤顶04具有一定的角度,从而第二丝杠千斤顶04对埋设在地面06上的锚件05施加较大的斜向下的作用力,容易导致锚件05发生倾斜变形,还由于第一丝杠千斤顶02和第二丝杠千斤顶04的支撑角度也容易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边模03向隧道中线方向出现位移,浇筑过程中砼会从边模底部流出,成型后隧道形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如何提高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避免浇筑时隧道形状发生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以提高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避免浇筑时隧道形状发生变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下纵梁和边模上的第一丝杠千斤顶,还包括第二丝杠千斤顶、第三丝杠千斤顶和支座,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纵梁,所述第三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边模,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和所述第三丝杠千斤顶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支座。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下表面为平面。优选地,所述下纵梁具有与所述第一丝杠千斤顶铰接的第一铰接耳和与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铰接的第二铰接耳。一种模板台车,包括门架总成、与所述门架总成的上部连接的顶模和与所述门架总成的两侧连接的边模,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所述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铰接于边模和所述门架总成的下纵梁。[0011]优选地,所述门架总成与两侧的边模之间均铰接有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丝杠千斤顶、第二丝杠千斤顶、第三丝杠千斤顶和支座,第一丝杠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纵梁和边模,第二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下纵梁,第三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边模,第二丝杠千斤顶和第三丝杠千斤顶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支座。使用时,按照实际需要分别调节第一丝杠千斤顶、第二丝杠千斤顶和第三丝杠千斤顶的长度以确定边模的预定位置,待调节完毕后,支座支撑于地面上,将边模的侧压力转化为支座对地面的压力,此时,第一丝杠千斤顶、第二丝杠千斤顶和第三丝杠千斤顶的长度就一定,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形状就不会发生变化,即提高了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进而避免了边模向隧道中线方向出现位移,浇筑过程中砼就不会从边模底部流出,成型后隧道形状的误差也较小,并且相对于背景技术在施工中还避免了埋设锚件,进而减少了施工工序,同时还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以提高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避免浇筑时隧道形状发生变化。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目前模板台车一般包括门架总成2、与门架总成2的上部连接的顶模11和与门架总成2的两侧连接的边模12,在边模12的底部与门架总成2的下纵梁 21之间连接有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丝杠千斤顶31、第二丝杠千斤顶32、第三丝杠千斤顶33和支座34,第一丝杠千斤顶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纵梁21和边模12,第二丝杠千斤顶32的一端铰接于下纵梁 21,第三丝杠千斤顶33的一端铰接于边模12,第二丝杠千斤顶32和第三丝杠千斤顶3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支座34。使用时,按照实际需要分别调节第一丝杠千斤顶31、第二丝杠千斤顶32和第三丝杠千斤顶33的长度以确定边模12的预定位置,待调节完毕后,支座34支撑于地面4上,将边模12的侧压力转化为支座34对地面4的压力,此时,第一丝杠千斤顶31、第二丝杠千斤顶32和第三丝杠千斤顶33的长度就一定,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形状就不会发生变化,即提高了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进而避免了边模12向隧道中线方向出现位移,浇筑过程中砼就不会从边模12底部流出,成型后隧道形状的误差也较小,并且相对于背景技术在施工中还避免了埋设锚件,进而减少了施工工序, 同时还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一般情况对隧道进行衬砌砼之前,会对隧道的地面4进行初步的混凝土浇筑,此时隧道地面4较为粗糙,并且隧道地面4为平面,因此为了保证支座34与地面4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可以将支座34的下表面设置为平面。此外,为了第一丝杠千斤顶31和第二丝杠千斤顶32与下纵梁21铰接方便,一般可以在下纵梁21上设置第一铰接耳22和第二铰接耳23,第一丝杠千斤顶31与第一铰接耳 22铰接,第二丝杠千斤顶32与第二铰接耳M铰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板台车包括门架总成2、与门架总成2的上部连接的顶模11和与门架总成2两侧连接的边模12,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铰接于边模12和门架总成2的下纵梁21之间。 由于该模板台车采用了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支撑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进而避免了边模12向隧道中线方向出现位移,浇筑过程中砼就不会从边模12底部流出,成型后隧道形状的误差也较小,并且相对于背景技术在施工中还避免了埋设锚件,进而减少了施工工序,同时还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通常情况,隧道的两侧为对称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门架总成2与两侧的边模12之间均铰接有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一般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将门架总成2设置为钢结构门架,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设置为其它的形式,只要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可。本文对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进行了介绍,对于模板台车的其它部分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本文不再展开叙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包括两端分别铰接于下纵梁和边模(12)上的第一丝杠千斤顶(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丝杠千斤顶(32)、第三丝杠千斤顶(33) 和支座(34),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3 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下纵梁(21),所述第三丝杠千斤顶(3 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边模(12),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3 和所述第三丝杠千斤顶 (3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支座(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4)的下表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 (21)具有与所述第一丝杠千斤顶(31)铰接的第一铰接耳0 和与所述第二丝杠千斤顶 (32)铰接的第二铰接耳(23) 0
4.一种模板台车,包括门架总成0)、与所述门架总成的上部连接的顶模(11)和与所述门架总成⑵的两侧连接的边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所述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铰接于边模(1 和所述门架总成的下纵梁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总成( 与两侧的边模 (12)之间均铰接有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总成(2)为钢结构门^K 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一种模板台车及其模板底部支撑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丝杠千斤顶、第二丝杠千斤顶、第三丝杠千斤顶和支座,第一丝杠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下纵梁和边模,第二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下纵梁,第三丝杠千斤顶的一端铰接于边模,第二丝杠千斤顶和第三丝杠千斤顶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支座。使用时,由于第一丝杠千斤顶、第二丝杠千斤顶和第三丝杠千斤顶的长度一定,这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形状就不会发生变化,即提高了模板台车模板底部支撑装置的强度,进而避免了边模向隧道中线方向出现位移,成型后隧道形状的误差也较小,并且还避免了埋设锚件,进而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档编号E21D11/10GK202176342SQ20112025151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夏杰, 蔡晓春 申请人:夏杰, 蔡晓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